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2008年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西方左翼学者纷纷从马克主义的视角对危机进行研究,对资本主义展开批判。本文对这些日益庞大的马克主义著述进行了考察,并重点关注了戴维·麦克纳利的《全球衰退》一书。在肯定这部著作对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的基础上,本文对书中的许多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并进一步探讨了新自由主义蓬勃发展的动力、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制度性根源和周期性演变以及金融资本主义兴起所带来的许多重要变化。最后,本文还就近年来日益高涨的反资本主义运动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 新自由主义 经济危机盈利能力
  • 简介:海德门始终以马克主义者自居,但却多次受到马克、恩格斯的批评和谴责.海德门与马克的交往过程及其关系破裂原因值得后人进一步探究.虽然海德门与马克的关系最终走向破裂,并因此备受批判,但他仍对马克大加贊扬,尊称其为“十九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并高度认可、广泛宣传马克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

  • 标签: 海德门 马克思 阶级斗争学说 剩余价值理论 唯物史观
  • 简介:2018年5月5日,正值马克诞辰200周年纪念日,第二届世界马克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世界五大州30多个国家的1100多名国内外学者参加了大会,就与马克马克主义相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专题演讲并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对中国马克主义研究富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学者 当代世界 专题综述 中国 马克思主义研究 国外
  • 简介:清华大学马克主义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12月,旨在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凝聚校内外马克主义研究与教学力量,努力实现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的有机统一,建设高水平的马克主义研究与教学阵地。该中心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实体机构,实行研究人员专兼职结合、开放式的运行机制。中心主任由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再兴教授兼任。

  • 标签: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 硕士 博士
  • 简介:<正>(一)众所周知,在1982年10月28日西班牙的大选中,工人社会党在议会中单独超过了半数,在结束佛朗哥独裁仅仅第七个年头的第三次大选中掌握了政权。事情很明显,工人社会党政权是在1981至82年欧洲一系列社会党政权的诞生及复活的潮流中出现的。这些政权能否实现划时代的改变人类文明史的政策,各个执政党作为人民的领袖,将会给现实社会的各个领域留下什么变化,还要看今后的动向。

  • 标签: 工人社会党 马克思主义 西班牙 执政党 现实社会 文明史
  • 简介:本文对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认为其主要与资本过剩积累相关。固定资本的上升和可变资本的下降导致有机构成的增长,从而促使利润率下降、失业率攀升、有效需求不足。文章还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进行了阐释,认为信息革命、货币革命、生态革命和人口革命极大地激化了系统矛盾及系统性危机,而目前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即对金融赢利进行简单限制,并不能真正解决危机问题,应当采取替代方案促进资源的全球共享,将投资在金融领域的资金更多地用于发展就业和公共服务领域。

  • 标签: 金融危机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利润率
  • 简介:93岁高龄的英国马克主义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出版了新书《如何改变世界——马克马克主义的故事》(HowtoChangetheWorld:TalesofMarxandMarx.ism,LittleBrown&Company,2011)。在接受英国新锐历史学者、工党下院议员特里斯特拉姆·亨特(TristramHunt)采访之际,霍布斯鲍姆畅谈了他对马克、学生运动、新左翼和米利班德家族等问题的看法。本文刊载于英国《卫报》2011年1月16日,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霍布斯鲍姆 世界 LITTLE World 历史学家
  • 简介:马克主义的道德和公正看做反剥削不仅是狭隘的做法,而且得出的结论与马克主义的道德观相对立.马克主义的道德观归根到底取决于一种底蕴深厚的自由思想,最好根据异化的观点来理解马克的剥削概念,而不能只把剥削理解为无酬的剩余劳动和物质剥夺.马克反对那些以权利为基础的主张,但如果以马克自己的推理,他本来会接受某些权利.马克有合理的理由来反对某些"资产阶级"权利,他认为它们是异化的根源.因此,如果我们接受马克对作为自由对立面的异化的批判,那么我们所提出的权利就必须避免或克服异化.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自由道德观 生产公正 自由 分配制度 平等原则
  • 简介:英刊《国际观点》2010年10月号刊登了俄国学者韦伯瑞特对法国著名左翼思想家丹尼尔·本萨义德的访谈,题为《马克主义,理论:昨天和今天》。丹尼尔·本萨义德回答了韦伯瑞特的如下提问:马克主义的遗产哪些部分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了,哪些部分今天仍然一如既往地重要?马克主义者在今天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有哪些?

  • 标签: 马克思主义者 丹尼尔 当代化 德论 左翼思想家 2010年
  • 简介:罗伯特·C.塔克(RobertC.Tucker,1918—2010)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苏联问题专家,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其撰写的《卡尔·马克的哲学与神话》(PhilosophyandMythinKarlMarx)是20世纪中期西方学界试图根据新出版的马克手稿重新诠释马克马克主义的经典著作。该书在1961年第一次出版,随后10年间重印8次,1972年在重写结语大部分内容后出版第二版,2001年出版第三版;中译本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 神话 天津人民出版社 卡尔 述评
  • 简介:为了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进一步推动马克主义中国、时代、大众,深入探讨、宣传和普及马克主义中国的丰硕成果和丰富经验,加强全国马克主义理论界的交流,第九届全国马克主义论坛暨中国马克恩格斯研究会年会拟于2012年11月2日至3日在河南大学举行。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恩格斯 年会 论坛 启事 河南大学
  • 简介:当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同生产方式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时,那么这一时期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观念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这一观点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可以这样说,这是马克主义观察社会生活的方法。这同时也是一个...

  • 标签: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马克思主义者 教条主义者 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
  • 简介:今年是恩格斯诞辰190周年。恩格斯的一生是创立共产主义学说、实践共产主义事业和做一名忠实的共产主义者的一生。作为马克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和现代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参与了马克主义创立、论证和发展的全过程,对马克主义作出了全面、独特和卓越的贡献。

  • 标签: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独特地位
  • 简介:战争性质问题是马克主义确定对待战争正确态度的客观依据。要正确认识当代战争性质,坚持马克主义关于战争性质的基本观点,包括从马克主义立场出发认识战争性质、根据政治目的区分战争性质、依据具体情况区分战争性质、依据时代特点多视角判定战争性质。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战争性质 政治目的 正义性
  • 简介:<正>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十几年,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在我们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束缚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诸多因素。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而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既要坚持马克主义,更要发展马克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一方面,用马克主义去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实践,赋予马克主义以新的内容、生机和活力,使其得到丰富和发展。

  • 标签: 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改革 政治体制 深化改革 生产力发展
  • 简介:美网站www.16beavergroup.org2006年11月15日发表了西雅图一家报社在华盛顿大学对阿兰.巴迪乌(AlainBadiou)所作的访谈文章,介绍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在巴迪乌思想发展中的影响,以及巴迪乌对当前政治和国际形势的看法。文章主要内容如下。记者:我想请您谈谈60年代中期以来您的政治生涯和研究生涯。您对政治革命、马克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看法后来有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巴迪乌:在我参加政治活动的最初几年,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事件。一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阿尔及利亚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通过这场斗争,我知道了政治信念不是数量上的问题。因为在战争开始时,只有少数人反对这场战争。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教训:当你认为必要,并且认为那个事情正确时,就去做,不必在意有多少人同意你的看法。第二个事件是1968年的五月风暴。在五月风暴中,我了解到我们必须建立知识分子和工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我们不能只通过党派、社团等的中介作用来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直接在政治活动中建立这种联系。我对毛泽东思想以及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那一阶段的文化大革命的兴趣在于:一种政治信念,它在知识分子和工人之间建立了某种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这里有...

  • 标签: 阿兰·巴迪乌访谈 革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阿兰·巴迪乌
  • 简介:吸纳社会性别研究,是发展马克主义妇女理论的一条有效路径。一方面要借鉴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另一方面要整合社会性别研究的关注点。具体而言,社会性别研究的一些特有概念对于马克主义妇女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社会性别研究对于马克主义原有概念内涵的扩大,可以丰富马克主义妇女理论的内容;社会性别研究对于马克主义已有理论内容的扩展和补充,将促进马克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

  • 标签: 社会性别 马克思主义 妇女理论
  • 简介:马克主义诞生以来,如何有效传播马克主义和推进其大众进程始终是经典作家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经典作家关于推动马克主义大众的实践方略主要有:以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国际组织为主体推动马克主义大众,以时刻关注和维护广大工人群众的利益及其诉求为立足点推动马克主义大众,以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交锋和斗争为手段推动马克主义大众,以报刊书籍等多种媒体为依托载体推动马克主义大众,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教育形式推动马克主义大众。我们应准确把握经典作家推动马克主义大众的内容实质和科学方法,切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主义大众进程。

  • 标签: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实践方略
  • 简介:《21世纪国外马克主义研究译丛》(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以下简称《译丛》)被遴选为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本《译丛》的主编和译者立足于21世纪国外马克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精选有重要影响的国外马克主义研究专家的最新研究著作,力图从新的角度反映马克主义在当代国外的发展状况,向读者展现国外马克主义发展和研究的独特维度。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研究 21世纪 国外 新书介绍 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