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英国青年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从业人员积极创新,摸索出丰富多样的工作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主要有团体工作法、青年导师法、同辈教育法、青年交换活动和流动工作法。这些方法的探索体现出英国青年工作坚持以青年自愿参加为前提,遵循参与赋权的基本原则,并贯彻对青年进行非正式教育的根本宗旨。

  • 标签: 英国 青年工作 方法 特点
  • 简介:在二战中,英国保守党功勋卓著,但在二战后的大选中却落败.此后,保守党有过数次长期执政的辉煌历史,也曾长期在野,1997年以来则一蹶不振,持续低迷.通过对英国保守党二战以来几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的考察,我们可以从保守党的思想、政策、组织、财政、领袖等方面探索其兴衰成败的原因.

  • 标签: 英国 保守党 执政 经验教训
  • 简介:劳资关系立法是政府协调劳资利益最直接的途径.战后英国劳资关系立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5-1979年战后共识政治时期;1979-1997年'撒切尔改革'时期;1997年至今布莱尔政府时期.本文分别概括了三个时期的劳资关系立法,并分析了二战后英国劳资关系立法的实质.

  • 标签: 二战后 英国 劳资关系立法
  • 简介:英国学者杰克逊评生态女权主义继红摘编英国学者西塞尔·杰克逊在《新左派评论》1995年第210期上发表题为《生态女权主义的神话》的文章,批判了以玛丽亚·梅伊丝和范德纳·西娃为代表的生态女权主义。她批评了生态女权主义制造的四个神话:一、关于自主权利自由的...

  • 标签: 生态女权主义 杰克逊 第三世界妇女 自主权 自我利益 利他主义
  • 简介:本世纪的前十年,在新工党政治的领导下,英国政府针对英国青年的现实状况和青年工作出现的问题,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青年工作的法案和政府报告,对青年工作进行规范和引导,提出了新时期青年工作的原则、目标和应对挑战的具体措施。英国青年工作呈现出部门整合和量化管理两大趋势。整合化模式和指标化管理不仅有相同的理论逻辑,还反映出互通的实践路径,在不断推进青年工作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对青年工作的传统观念带来了冲击。

  • 标签: 英国 青年工作 发展趋势 影响
  • 简介:2014年英国的"特洛伊木马"事件震动了社会各界,促使英国政府大力推行英国价值观。但英国人对其价值观的忧思并非始于此次事件,早在工党政府执政的13年间,推行英国价值观就已成为一项重要政策。从表面上看,英国政府进行价值观建设是为了对抗极端主义思想观念,应对恐怖袭击;但从更深层次来说,推行英国价值观旨在解决多元文化带来的困境,加强国家认同,增强国际影响力。在理论建构上,工党政府和卡梅伦联合政府对英国价值观的阐释基本上围绕自由、民主、法治、宽容、责任、公平、平等以及尊重英国历史、文化、制度、遗产等内容展开。在具体实施上,英国政府把学校教育视为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但在推行价值观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如何恰当地通过历史传统彰显其英国特性、如何较好地保持价值观的融合统一与多样性之间的平衡等问题。

  • 标签: “特洛伊木马”事件 英国价值观 公民教育 国家认同
  • 简介:“后撒切尔主义”时期英国保守主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意识形态的不确定性,其原因既与英国保守党内部的分歧有关,也与英国工党对保守主义发展空间的挤压有关。本文对保守主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保守党内关于如何使保守主义走出困境的两种主流观点加以剖析,进而指出,由右翼转向中间对“后撒切尔主义”时期的保守党来说是较为可行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英国保守主义 保守党 后撒切尔主义 工党 中间路线
  • 简介:英国普通法在中世纪的发展产生了法律职业阶层,并随之形成了进行法律教育的律师公会。英国律师公会以其严格的教学和管理垄断了学徒晋升法律职业阶层的通道。一代又一代从中诞生的法律人拥有共同的法律思维和利益,形成了法律职业共同体。他们在罗马法席卷欧陆的浪潮中捍卫了普通法传统,又在专制王权的侵袭下维护了司法独立。

  • 标签: 普通法 律师公会 法治传统 法律教育
  • 简介:本文从现代英国政治发展的角度来探索布莱尔“第三条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文章第一部分考察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历史特点,探讨了战后英国福利国家和共识政治实践的遗产;第二部分分析了从“撒切尔主义“到“布莱尔主义”的转换历程;第三部分指出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是建立在工党党内存在的温和路线和撒切尔夫人实践的基础上的,但布莱尔的思想并不是对“撒切尔主义”的后果的简单适应,它不仅扬弃“老左派”的理论,而且扬弃“新右派”——“撒切尔主义”的理论。

  • 标签: 英国 政治发展 “第三条道路” 布莱尔
  • 简介:1999年12月出版的英国《国际社会主义》季刊第85期刊登了迈克尔·拉瓦列特和格里·穆尼写的题为《新工党,新伦理主义——布莱尔领导的新工党的福利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文章,对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的思想基础和社会福利政策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意识形态 新工党 政治 英国 “第三条道路” 社会福利政策
  • 简介: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工党党内关于欧洲问题的争论并不激烈,战后欧洲联合运动并未成为工党政策的中心。工党优先关注在国内实现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革,在国际上承担一种全球责任,因此其内政的重点就是实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工党的“社会主义”政策,在外交上则以维护西欧安全为原则,积极推动美国插手欧洲事务,带头响应

  • 标签: 英国工党 党内 内政 外交 社会主义 欧洲联合
  • 简介:英国这个所谓“几口威士忌就能让绅士变暴徒”的国家,青少年犯罪愈演愈烈。在2011年8月的伦敦骚乱中尤甚:无所事事的街头少年成为打砸抢烧暴力活动的主角。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英国 人性化 社会 风格 监狱
  • 简介:英国亨德里希教授论等级民主和人民民主英国知名政治哲学家,伦敦大学哲学系主任特德·亨德里希教授在1994年第204期《新左派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等级民主”的长篇文章。亨德里希在该文中详细评述了目前西方流行的三种民主观,着重论述了等级民主和人民民主。...

  • 标签: 民主观 平等原则 人民民主 利益团体 平等主义 政治权力
  • 简介:<正>社会民主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党的性质问题长期以来是研究世界社会主义问题中的重大难题,又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英国工党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中是历史悠久、占有特殊地位的老党,在资本主义国家和国际舞台上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党。在社会党和民主社会主义的研究中,英国工党经常是人们褒贬的对象,对

  • 标签: 地位和作用 英国工党 英国社会 政治生活 英国资本主义 工人阶级
  • 简介:英国第二届工党政府的历史思考陈晓律1929年,英国工党第二次上台执政,由于这届政府的政绩乏善可陈且结局不佳,所以历来不是史家研究的重点,但纵观英国现代史,这届工党政府在当代英国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却并非无足轻重。因为它不仅暴露出工党组织结构上的一些弱点...

  • 标签: 工党政府 保守党 自由党 英国 国民政府 政党政治
  • 简介:<正>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邀请,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政府系高级讲师迈克尔·弗里曼于1996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来我院进行讲学。12月2日和4日,弗里曼先生在院活动中心分别就“国际政治中的‘国家主权’观”和“欧洲少数民族问题”举办了两次讲座。12月3日,他还和我院部分青年教师就亚洲的人权价值观进行了座谈。在上述

  • 标签: 弗里曼 高级讲师 人权价值观 少数民族问题 国家主权 国际政治
  • 简介:英国传统上形成的单选区相对多数制度并非政党政治时代的产物,由此导致其根本缺陷——无法有效反映政党的实力与影响。尽管该选举制度有助于保证统治的有效性,但由于总是有利于少数大党,选举结果往往很不公正。对这一制度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改革呼声也日渐高涨。改革者们提出了一些替代性改革方案,各党从自身利益出发也倾向于不同的选项。2010年大选,强烈要求改变选举制度的自民党与保守党联合执政;但2011年由其主导举行的关于选举制度改革的全民公决却被否决。这一结果是英国政党政治结构、国民政治心态、选举制度本身几个层面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共同造成的。此后,英国选举制度改革的前景在短期内变得黯淡,但是改革的需求仍然存在,各方争议犹存。

  • 标签: 英国选举制度 政党政治 胜者全得制 代议民主
  • 简介:文章通过梳理英国在战后、特别是近20年来实行的福利制度改革,分析了英国如何从“福利国家”发展成为“后福利国家”。英国政府通过福利制度改革,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等社会子系统融合起来,打破了这些系统之间的界限,采取了一种全新的、综合的、交互的综合治理方式。然而,这种福利制度改革不仅没有增加社会福利,反而侵害了公民自由,很难分清它是在进行“社会关怀”还是“社会控制”。文章认为,社会福利制度的问题在根本上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

  • 标签: “大社会”理念 福利国家 后福利制度 社会政策
  • 简介:英国共产党总书记罗伯特·格里菲斯于2008年9月28日在英共网站www.communist.party.org.uk上发表文章《近期的国有化不是社会主义的原因》,指出近期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有化措施是垄断资本主导的资本主义性质的。英国共产党国际秘书约翰·福斯特于2008年10月15日撰文《人民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当前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并提出了英共的解决方案。现将两篇文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 金融危机 共产党 英国 资本主义性质 社会主义 内容介绍
  • 简介:英国政府针对工业革命时期的空气污染实行整体治理,成功解决了严重的空气问题,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中国首都是空气污染的'重灾区',不仅危害公共健康,社会正常经济活动也受到影响,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治理。空气的流动性使得污染的外部来源与内部污染相融合,因此跨域合作治理是解决空气污染的必然选择。在过去的治理实践中,大气污染虽有好转,但总体趋势依然不容乐观。本文以北京地区的跨域治理为研究对象,分析空气污染跨域治理遇到的问题,借鉴英国成功治理的经验,探索出跨域治理公共事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为我国治理空气污染提供更普遍的建议。

  • 标签: 空气污染 跨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