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为及时准确地了解我国流动人口随迁、留守子女接受教育的近期发展变化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而为有效解决规模近亿的随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使用原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原始数据,对该群体接受教育的现状、类型、途径费用等重点领域进行考察。研究结论认为: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5年内显著改善,仍面临辍学、入学途径等困难;全国应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工作实效存在较大地区差异;该群体受教育现状呈现出不可忽视的差异性,以上现象均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的实现。

  • 标签: 随迁子女 留守子女 教育状况
  • 简介:<正>二次大战后,香港于1961、19711981年进行了三次人口普查,并于19661976年作了两次抽样调查。香港人口普查与统计处(以下简称统计处)利用这五次资料及每年统计资料,对香港人口发展趋势作了五次预测。每次都先按一定的假设条件,分别推算未来分年龄、性别的出生、死亡迁移人口,再预测总人口。由于普查是年初数,因此预测时先把普查数据按当时发展水平修正为年中数据再行推算。

  • 标签: 人口预测 假设条件 预测死亡率 香港 统计处 总和生育率
  • 简介:<正>传统的人口分布图,往往采用点值法分级统计图法。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在同一密度等级内的差异性就不能得到反映。为此,我们实现了在IBM-AT微机、HIPID数字化仪和HP7475A绘图仪硬件支持下,用MAPEDIT、地理图形输入系统、AG专题制图系统自行研制的矢量栅格立体制图系统等软件,绘制任意视角、可调比例尺的更形象直观、更准确反映人口密度空间差异的立体人口密度图。输出样本有上海市中心区(分别以区街道为绘图单元),上海浦东新区上海普陀区等立体人口密度图分级统计晕线图。用计算机编制人口密度图,是人口地图编制的新突破,这一首创性工作,为研究人口分

  • 标签: 人口密度图 立体图 分级统计图法 人口分布 制图系统 绘图仪
  • 简介:2006年8月,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实施了第六次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下同)人口计划生育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采取三阶段、与规模成正比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120个统计监测县(市、区)进行,对全国有较好的代表性。共调查1200个村(居)委会,

  • 标签: 中国 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 人口调查 人口数量
  • 简介:婚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然而,伴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外出打工,留守妇女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夫妻长期分居,一些留守妻子出现精神出轨行为出轨现象。这些留守妇女看似稳定的婚姻事实上已经处于失序状态,婚姻作为丈夫妻子之间一种合约的作用受到削弱。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8个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剖析,采用叙事性表达方式,深入揭示婚姻合约弱化的本质及其产生的社会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维护留守妇女婚姻合约、促进社会稳定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留守妇女 精神出轨 行为出轨 婚姻合约
  • 简介: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e;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e;自然增长率为5.17%e。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

  • 标签: 2007年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人口数量
  • 简介:<正>本文就我国城镇迁入与迁出人口在迁移时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考察城市化过程中城镇迁入迁出人口的异同及其原因,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和某些反常现象,希望能为制定有关的城乡社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材料。一、迁入迁出人口数量的年际变化比较根据抽样调查数据,1949到1986年城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分别相当于样本总人口数的38%6.16%。由于调查设计的缘故,迁出人口有一部分不能进入样本,数字看上去小了一点,但仍不失为全国宏观分析的依据。

  • 标签: 人口迁移 迁入迁出 对比分析 中国城镇 总人口数 迁移量
  • 简介:<正>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的CPR/P50项目协议,我所于1986年下半年在广东省特大城市—广州市,中等城市—肇庆市,经济特区—珠海市,小城镇—德庆县德城镇等四个不同类型的市镇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抽样调查,共抽取样本户2000户,8310人(其中家庭户1981户,8234人,集体户19户,76人)。调查时限从建国以来至1986年6月30日止。本文拟就广州市区的调查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 标签: 人口迁移 广州市区 流动人口 抽样调查 人口研究 非移民
  • 简介:一、我看马寅初先生马寅初先生是享有崇高国际声望的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和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也是公认的我国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家之一。他一生横跨清朝、中华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与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同呼吸、共命运,亲历了中华民族从贫弱挨打到站起来走向富强的艰辛历程。他走过的道路就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社会发展和斗争进步的缩影。

  • 标签: 《马寅初全集》 浙江人民出版社 人口学家 书评 人格魅力 经济学家
  • 简介:一、杭州的环境保护状况随着全社会对环境保护认识的逐步提高,环境保护已逐步融入经济发展中。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工作力度逐年加大。近年来,杭州市县(市、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政策。2000年市、县两级政府决定关停、转迁300余家矿山小型水泥厂;富阳市市区先后设立了排污有奖举报电话;临安市为创建生态城市关停、转迁了多家经济效益明显的企业;

  • 标签: 杭州市 环境保护 污染治理 环保意识 环境质量 环保产业
  • 简介:<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形态的基本轮廓。实现这个社会蓝图的根本途径是经济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近10年来,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机制的作用下,一方面消除了一部分原有的人口问题,另一方面又产生了一部分新的人口问题。新旧人口问题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忽视的因素。当前,许多社会问题,是以某种形式的

  • 标签: 人口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问题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 生产方式
  • 简介:本文利用2003-2015年的有关自杀的统计数据分析青年人(15-34岁)自杀的现状变动趋势.研究发现:从2015年数据来看,在整个年龄段中青年人自杀率较低,但自杀却是青年人排名前列的死因;青年人自杀存在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农村青年人的自杀率要高于城市,男性的自杀率要高于女性,25-34岁是青年人自杀的高危年龄段.从2003-2015年中国青年人自杀率的变化趋势来看,自杀率的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村自杀率下降很快.在2010年左右,中国青年男性的自杀率超过女性.青年人自杀率具有队列上的稳定性,男性在15-24岁间存在自杀率的突涨期.中国青年人的自杀率在国际社会中处于较低水平,女性相较于男性还有下降空间.

  • 标签: 青年人 自杀率 变动趋势 队列分析
  • 简介:计划生育协会自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已发展成为我国组织规模最大、会员数量最多的群众团体之一。多年来,计生协会动员组织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计划生育形势的发展、工作的不断深入,计生协会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协会作用。本文以浦江县为例,对协会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一些粗浅想法。

  • 标签: 计划生育协会 自身素质 中国 浙江 管理体制
  • 简介:一、引言1998年,中国计生协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全国基层协会作用发挥得好的占30%,作用一般的占40%,而基本不发挥作用的占30%。全国基层协会发展很不平衡,工作水平参差不齐,而在乡村两级基层协会中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现状,中国计生协于当年5月份召开的全国100个协会工作先进县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提出,要用3—5年的时间,允期分批对基层协会组织普遍进行一次组织整建。为指导推动这项工作,中国计生协又在当年12月召开的第四届第四次全国理事会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村(居)协会建设的意见》。

  • 标签: 村级计划生育协会 整建工作 低生育水平 中国 以人为本 人口问题
  • 简介:政府行为在人口控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人口控制中政府行为的含义及必要性,同时阐明了对人口控制中政府行为的规范原则评价标准。

  • 标签: 人口控制 政府行为 规范原则 评价标准
  • 简介:<正>近年来,广东省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对设市建镇,加速城市化的进程;解决城镇居民的住宅问题进一步实施“安居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广东省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繁荣,有必要对其历史及其与人口、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

  • 标签: 房地产业 经济发展 广东省 住宅建设 人口增长速度 相关系数
  • 简介:<正>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鼓励人口生育国家。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375美元,估计人口数为2亿8千9百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0%,人口翻番时间为68年。粗出生率为20‰,粗死亡率为10‰,总和生育率为2.5。城市人口占66%。婴儿死亡率为25‰,产妇死亡率为10万分之48。平均预期寿命为69岁,平均每270人中有1名医生。有6%婴儿出生时不足重量。6—17岁人口实行免费义务教育,65%男人和58%女人受过中专以上教育,有21%大学生获得过学位。妇女识字率为98%,75%的妇女实行避孕。

  • 标签: 婴儿死亡率 产妇死亡率 平均预期寿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总和生育率 婴儿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