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学界对劳动力状况的研究呈现数量、结构、质量并重的局面。本文利用2012年CLDS数据,对中国劳动力群体进行了基于雇员、雇主、自雇、务农四种从业状态的人口学描述,并分析了四种从业状态的劳动力群体在人力资本、工作时间与场所、收入与社会保障、工作评价、工作价值观及社会阶层认同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相关劳动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标签: 劳动力 从业状态 差异
  • 简介:<正>老年妇女生育指的是既往生育史,属于历史人口学研究范畴,在生育率统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某一批老年妇女完全生育率观察值的分析,直接描述出该批妇女经历年龄的生育水平和特点,并用以与不同时期、非同批妇女生育率和同批妇女不同时期生育率的比较研究,探索生育率变动的基本规律。本文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为依据,对60岁以上老年妇女生育状况作一初步分析。一、老年妇女生育率的基本特点生育率就其发展状态而言,大体可分为自然生育率和抑制生育率两类。所谓自然生育

  • 标签: 生育率变动 老年妇女 妇女生育 抽样调查 老年人口 生育水平
  • 简介:<正>在利用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深入分析城乡人口迁移时,必须充分注意这次普查关于迁移人口调查统计口径的限定,尤其不能忽视以下两点:1、这次普查登记的迁移人口是指1985年7月1日常住地与1990年7月1日常住地比较.发生跨县、市变动的人.即不包括县、市内特别是县内城乡迁移人口.但以往有关调查研究表明.80年代中国城乡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村人口向市镇的迁移已经转为以向镇的迁移为主,而在向镇的迁移中又以就近迁入县内小城镇为主。这次普查因口径限定,未能充分显示这一重要特点。2、在城乡迁移人口普查数据的汇总表中,迁移人口的原常住地即迁出地按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类型“城市街道、镇、乡”划分,而现住地即迁入地按“市、镇、县”划分,由于“市”中除城市街道外还含有市辖镇和市辖乡,因此,上述迁出地与迁入地划分中的三类相应地域并非严格的同地域口径。在非同地域口径基础上求得的城乡人口净迁移数量难免会有一

  • 标签: 城乡人口迁移 农村人口 迁移人口 态势分析 人口迁移增长 城镇化
  • 简介:中国性教育的现状及未来,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了开展性教育的对策。从微观角度看,我们提出了根据教育对象不同年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分时间、分阶段的适宜、适时、适度的循序渐进的开展性教育工作,并详细介绍了在不同阶段性教育应该讲授的内容和方法。同时还分析了每一种方法的特点及优势。最后我们还提出开展性教育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是政府和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我们又从宏观角度论述了政府在性教育中的职责,并要求对媒体影视作品实行分级,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为他们提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 标签: 阶段性教育 历史现状 新中国 微观角度 宏观角度 社会环境
  • 简介:根据对再婚率指标的考察,我国不同可再婚人口群体的再婚可能性存在一定差异性.总体而言,女性再婚可能性大于男性,低文化程度女性再婚可能高于高文化程度女性,高文化程度男性有相对较高的再婚可能.上述差异性可能与初婚市场上的婚姻挤压、再婚市场上的婚姻梯度以及高文化程度男性参与初婚市场上婚姻资源的分配有关.

  • 标签: 再婚 婚姻挤压 婚姻梯度
  • 简介:<正>杨子慧,河北省怀安县人,1937年出生,大学毕业后曾在文化教育系统和计划生育部门工作。由于工作成绩显著,曾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从60年代中期开始,杨子慧兼职新闻和编辑工作,先后被《人口与经济》《理论信息报》、《婚姻与家庭》、《人口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报刊、新闻单位聘为通讯员、特约通讯员、兼职编辑、特邀编辑等职,先后为各报刊所采用的新闻报道共200余篇。1974年他所写的“北京郊区妇

  • 标签: 中国人口科学 计划生育管理 编辑部主任 人口科学研究 编辑工作 技术经济研究
  • 简介: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仅用30年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是政策力、经济力、文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文化力对生育率的下降起着推动力、导向力、凝聚力和鼓舞力的作用.在文化力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中国城乡育龄夫妇生育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且这种变化还远没有完成.

  • 标签: 文化力 生育率 人口文化
  • 简介:<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现已确认的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人口9,120.03万人(1990年),占全国总人口的8.04%。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大部分居住在祖国边疆,解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光辉旗帜下,各民族间不仅建立和发展了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关系,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民族教育事业也空前繁荣。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人口文化程度 中国少数民族 构成比 少数民族人口 民族教育
  • 简介:如果仅仅从艾滋病防治的工作职责上看,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是合乎艾滋病防治需求的合理模式。但是,一旦从机构设置上看,却不难发现它依然是政府已有工作模式的重复,只是在职责分配上强调了多部门的合作与协调。由于这些部门原来都有各自的运作模式,因此艾滋病预防任务作为附加的工作,很难被纳入各部门的工作框架,从而导致流于政令形式的合作。正是由于该模式没有摆脱传统的政府行政工作框架,没有充分考虑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社会预防行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因此,其缺陷是明显的:

  • 标签: 艾滋病防治 综合防治 示范区 中国 艾滋病预防 艾滋病病毒
  • 简介:我国城乡生育水平、发展趋势及差异程度的对比研究对于人口发展问题意义重大。首先通过运算,得出了城乡总和生育率指标数值,呈现出2000年以来十年间城乡生育状况,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细致的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十年中生育水平呈现波动状态,但农村总和生育率一直都低于1.8,城镇则低于1.3,差异近几年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城乡生育水平差异主要来自二孩生育率的差异,二孩生育率近十年来有微弱上升趋势;一孩生育率受民俗等因素影响较大,城镇波动大于农村;平均生育年龄推迟现象在城镇、农村一直都在缓慢持续。

  • 标签: 生育水平 发展趋势 总和生育率 年龄别生育率
  • 简介:本文构建了一个由家庭形态为基础、家庭禀赋为支撑力和家庭政策为外部支持的家庭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含21个具体评价指标,并运用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对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家庭适应变迁、抵御风险能力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显示地区间家庭承载能力的分布差异很显著,东部沿海地区的家庭承载能力较中西部地区强,中西部家庭的承载能力主要来源于传统的家庭规模大、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东部地区的家庭承载力主要依靠经济收入、人力资本方面的明显优势.人口流动通过家庭规模、家庭稳定性、代际关系和家庭收入形成各地家庭形态指数的分布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家庭禀赋指数的强弱,现有的家庭政策对家庭发展能力的支持作用有限.

  • 标签: 家庭承载力 家庭形态 居住模式 公共政策
  • 简介: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作为中国首部反家暴法,该法律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了国法可依。新法落地为遭受家暴之苦的受害人提供了有力保护,与此同时,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 标签: 中国 反家暴法 受害人 法律保护
  • 简介:<正>一早在1935年,著名人口学家胡焕庸先生根据对1933年全国各省、县人口数的分析,提出了爱辉——腾冲线,用以描述中国人口分布的东西格局。当时,该线以东部分面积占全国的36%,而人口则占全国的96%;该线以西(包含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部分面积占全国的64%,人口仅4%(见表1)。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人口的东西分布有什么变化呢?由表1我们看到,在近60年的历

  • 标签: 人口分布 土地承载力 西部地区 人口密度 中国人口 西部人口
  • 简介:生育传承希望,关怀伴随和谐。五月,充满绿色、充满希望,“生育关怀我尽力”活动,犹如和煦的春风吹拂江淮大地。就在这个时候,我们潜山县天柱山中心学校初中101班女孩汪惠彬意想不到地攀上了上海大都市的“亲戚”,让她那无助的小脸绽开了笑容。

  • 标签: 天柱山 科学研究院 关怀 生育 上海 蒲慕明
  • 简介: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新移民大量涌入欧洲,尤其是欧盟国家(本文专指前欧盟15国),形成了自中国人移民欧洲以来,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分布最广泛的一次移民潮,显示出与以往欧洲的华侨华人移民不同的特点与规律。由于新移民的增加,给欧洲华侨华人社会注入了新的血液,成为欧洲华侨华人新的增长点。

  • 标签: 欧盟国家 中国大陆 新移民
  • 简介:<正>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性别比均在100以下,女性多于男性。中国第一、二、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大陆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性别比分别为81.75,75.50,86.75。1987年抽样调查为89.20。表明了与世界相同的表现。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我们发现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的一个客观规律:在横穿中国大陆的北纬40度线以北的省、自治区老年人口性别比均在100以上;临近该线的省在100左右;该线以南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在100以下;沿海省分,从广东到辽宁,基本上形成了阶梯型增高趋势。总的看来,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呈现了南低北高的规律性特征(图1)。参照1987年1%人口抽查时的数字大体相同,趋势是一致的。

  • 标签: 人口性别比 中国老年人口 人口普查资料 性特征 东北地区 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