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恩师是我国德高望重的大和尚;十几年来,担任举世闻名的普陀山佛协会长,勤恳工作一生,直至圆寂。

  • 标签: 妙善大和尚 普陀山佛协会长 中国
  • 简介: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活跃着一支特殊的义工团队,队中成员皆是年轻优秀、品尝兼优的在校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的笑脸为孤寡弱势群体带来一丝温暖的慰藉,为家贫寒的高考中榜学生带来继续求学的勇气和希望。

  • 标签: 学生义工 善行 在校大学生 弱势群体 咸安区 咸宁市
  • 简介:引言关于导所说的忏悔,已有很多先行研究,各自皆有重要的发现。不过,关于导所说忏悔的背景及其时代性,虽多见指出其与天台智颉及道绰、迦才之接点,但与其他文献之接点却不大有所指出。此外,多见以《往生礼赞》及《般舟赞》为依据之梳理,而关于《观经疏》所说之忏悔,则尚未进行详细分析。因此,本文概观与导几乎同时代的道世之《法苑珠林》所说忏悔说之特征,在此基础上,就导《观经疏》所说忏悔之内容及其独特性,试作考察。

  • 标签: 忏悔 法苑珠林 时代性 往生
  • 简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六届委员,七届、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舟山市委员会一届、二届、三届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舟山市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全山住持妙大和尚,因病治疗无效,于2000年2月26日14时38分在普陀山圆寂,享年92岁。

  • 标签: 妙善大和尚 追悼会 悼词 普陀山
  • 简介: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唯其具真信切愿方有笃行,祸害迫切便能诚恳,优游无事便宽缓,此凡夫通病也。然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但未烧至其身;转瞬则全体炽然,遍界无逃避处,尚犹悠忽度日,不能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

  • 标签: 佛教 印光大师 净土宗 修持方法
  • 简介:《老子》传世,历时悠久,从战国以至于今,以其蕴义精湛,素为中外有识者所赞赏,引发的议论亦纷呈多彩,各执己见亦各循其是。余浅学哲典,无能深研,仅在诵读之余,稍有所思。我以为《老子》旨趣渊博,关涉广泛,而其中之最为扣人心弦者,厥为其真挚深沉的“民本”情怀与闪耀智慧之光的“不争胜”之道。

  • 标签: 《老子》 “民本” 情怀 旨趣 人心 智慧
  • 简介:几年前.人们对“雾霾”还比较陌生。但当前越来越严重的雾霾,足以让人闻霾色变,乃至成为大都市避之不及、挥之不去的心病,蓝天白云、月朗风清甚至变成了一种“奢望”。肆虐的雾霾.不仅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伤害,也使亿万人的“中国梦”面临严峻的考验。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探究雾霾等种种污染背后的根本原因。

  • 标签: 净土 身心健康 生活方式 大都市 中国梦
  • 简介:任法融(个人)100万元北京白云观300万元北京火神庙100万元上海城隍庙100万元上海白云观30万元上海市道教协会23万元上海钦赐仰殿20万元上海财神庙5万元上海崇福道院3万元上海诸翟关帝庙2万元上海十泽道院2万元上海松江东岳庙2万元上海朱家角城隍庙2万元上海青浦城隍庙2万元上海白鹤施相公庙1万元上海社庄庙1万元

  • 标签: 个人捐款 单位个人 善慈善
  • 简介:对于东方文明之象征——儒、释、道的精髓,有人概括为"生命之学",有人概括为"和文化",有人概括为"包容精神",有人概括为"内求修身、克己谦让"之理念,如此等等,都有启人哲思之益。比丘本性今拟以"大"来统合东方文明,尤其东方文明中的伦理与道德,即东方文明是教人舍恶从之道,是关于的追求与实践之道。在东方文明中,,是天地宇宙之理,是人性人心之本,是一切人生存生活的立身处世之基。

  • 标签: 东方伦理道德 东方文明 包容精神 哲思 大乘佛教 佛教思想
  • 简介:为能深化教会所有成员对圣体圣事的认识,增进对“圣体圣事是教会生活和传教事业的源泉与颠峰”的理解;激发和巩固所有基督徒对圣体的敬礼和热爱,圣教会决定自2004年10月10日至2005年10月29日,为普世教会的“圣体圣事年”。

  • 标签: 圣教会 基督徒 传教事业 决定 生活 理解
  • 简介:我们无比敬爱的妙公大和尚,为普陀山佛教复兴事业呕心沥血,走完了他爱国爱教、济世益民的人生旅程,怀着对百废俱兴的慰藉和美好明天的期许,悄然离开了我们。

  • 标签: 中国 佛教 工作业绩 妙善大和尚 浙江
  • 简介:2月26日下午,我在杭州接到普陀山打来的电话,惊悉我们的老会长、普陀山全山方丈妙大和尚圆寂。我无法接受这一不幸的事实。霎时间,热泪纵横,悲痛不已!在此后很长的日子里,我总是哀思不断,大和尚的慈容和他生前与我相处的往事常浮现脑际,印象良深,怀念无尽。

  • 标签: 妙善大和尚 普陀山 普陀山全山方丈
  • 简介:济世利人、劝人向善是道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既是道教世代相承的优良传统,也是道教服务当今社会的重要途径。太上道祖垂训“三宝”,第一日“慈”,主张“常救人,故无弃人”。

  • 标签: 中国道教协会 慈善基金 倡议书 公益慈善活动 道教教义 “慈”
  • 简介:广东潮州开元镇国禅寺过去创办的“岭东佛学院”,曾经造就了不少僧材。今年五月二十八日,该寺由定然老法师接任方丈,他为了培养爱国爱教、具有一定佛学知识和管理寺庙能力的青年僧尼人材,办“岭东佛学院”。

  • 标签: 岭东佛学院 镇国 广东潮州 老法师
  • 简介:2004年2月18日(正月廿八),中国佛协原研究部研究员、著名诗僧、书画家、重建证果寺住持释圆彻,在汕头市龙湖区证果寺内,以吉祥卧安然示寂,终年76岁。24日上午举行追思法会,中国佛协常务理事释心印读祭文,福

  • 标签: 圆彻法师 佛教文化 生平 人格修养
  • 简介:任法融1,000,000.00元辽宁大连市道教协会56,000.00元湖南南岳大庙150,000.00元山东泰安泰山灵应宫霍怀虚等16人9,800.00元山东泰安泰山碧霞祠张诚达30,000.00元上海市道教协会2,000,000.00元山东省道教协会390,000.00元吉林省宗教团体服务中心591,135.95元

  • 标签: 个人名单 单位个人 善慈善
  • 简介:“菩萨二十四戒”有多种说法,敦煌本《佛说信菩萨二十四戒经》、《大方等陀罗尼经》、敦煌本《菩萨二十四戒》残本都涉及“菩萨二十四戒”。虽然同属大乘戒律,但三部经之间的关系却存在诸多疑问,敦煌本《佛说信菩萨二十四戒经》套用《大方等陀罗尼经》的首尾部分内容和语言模式,添加了内容不同的二十四条戒文,编撰的痕迹非常明显,应属伪托之作。而敦煌本《菩萨二十四戒》残本仅存独特的六戒内容,与《佛说信菩萨二十四戒经》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从其内容分析亦出自中国人之手。敦煌发现的这两部大乘戒经反映了隋唐时期大乘戒律在敦煌地区的发展特点和流传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标签: 菩萨二十四戒 善信菩萨二十四戒 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