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解决经济活动中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冲突,谋求两者的和谐与协调之途,是经济伦理学的基本任务。、人的生存方式与活动方式、经济活动的主观目的性和无限性与经济资源的客观制约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性,是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对立的历史根源;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则是其认识论根源。这种对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最为尖锐、紧张。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伦理学的繁荣则要求经济主体必须谋求两者的有机统。两者统、整合而形成种基本的经济伦理:“考虑整体的经济价值”,即经济价值的创造行为要有兼顾道德价值的创造行为,经济决策要有兼顾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和顾虑。在解决两者的冲突、保持和谐与合作方面,它是种合适的经济伦理。

  • 标签: 经济价值 道德价值 对立 统一
  • 简介:<正>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杂志《东岳论丛》,自一九八一年开辟《精神文明与伦理学》专栏以来,每期发表伦理学的文章三几篇不等,到一九八三年第二期,已发有关伦理学文章二十九篇。总观这些文章,有以下几个特点:、《东岳论丛》虽然是地方性刊物,但伦理学文章的作者并不限于山东,这样,不仅保证了所发论文的质量,而且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伦理学研究的些成果或侧面。

  • 标签: 伦理学研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科学杂志 山东省
  • 简介:在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哲学思潮中,较之于学者们普遍重视的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传统,相对受到忽视的休谟的情感主义传统反倒更有可能为我们提供种德性伦理学在当代复兴的思想源泉,在与儒家德性论会通的语境之下尤其如此。当代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印证了休谟的移情观念,而这移情观念又可以用来对道义论进行种情感主义的辩护,即种建基于移情观念的当代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

  • 标签: 德性伦理学 情感主义 理性主义 休谟 移情
  • 简介:<正>在古代道德俗文化中,《增广贤文》是颇为引人注目的。自明清以来至建国前,它流传很广,影响极大,几至风行全国。当时在乡土市井、士商农工中,略通文墨之人,谁不知几句贤文。“读了贤

  • 标签: 古代人 教化 《增广贤文》 知几 文墨 缩头
  • 简介:我国当前往往将医疗差错归因于医务人员的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够等主观方面并按照“谁出错、谁负责”的原则对医务人员进行惩戒。这种归因和治理模式对医疗差错发生根源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认知不足,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度组织化、社会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归因上的偏倚取决于用以观察、评估医疗差错的知识框架。这种以个人负责为特征的归因和治理模式源于当前以个体理性为基础的临床伦理学,它将焦点集中在医务人员个人的道德修养上,忽视了组织结构等因素的伦理性。应当适时更新医学伦理观念,通过引入组织伦理的视角,将关注的对象转向医疗服务的组织、系统、制度和结构,进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医疗差错治理路径。

  • 标签: 医疗差错 临床伦理 组织伦理
  • 简介:中专卫校教材本值得推荐的《医学伦理学》金刚作为名医务工作者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固然是十分重要的,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品德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在当前,些医生和医疗单位职业道德下滑的情况下,人们更深感建设医德医风的重要性。作为以培养...

  • 标签: 《医学伦理学》 中专卫校 医务工作者 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 生命伦理学
  • 简介:在生态伦理学研究中,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围绕自然存在物有无道德地位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种争论的不可调和性及其观点的不可公度性,意味着生态伦理学自身发生了严重的形而上学危机.如何摆脱这危机,使生态伦理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项重要任务.黑格尔关于人的自由意志是个否定之否定过程的观点为走出这种争论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界完成本质统的思想亦为消解这种对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生态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 简介:康德的自然观直受到广泛误解,“人是创造的终极目的”这命题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二元论哲学框架也被指责为人与自然对立的罪魁祸首。然而人们只注意到康德对理性主体的高举,却忽视了他在美学和历史哲学中关于“自然主体性”的阐发;在其中,自然不但不是僵死的、对象性的东西,而且被认为在人之成为人的过程中以及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康德所努力探索的是种现代版的“天人合”蓝图,使得自然科学和人类自由都得以保全。

  • 标签: 康德 自然观 现代 天人合一
  • 简介:问题的提出:道德治理究竟"治什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此后,道德治理问题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进步指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由此,道德治理问题更成为学术界和实践工作部门共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 标签: 道德治理 内在统一 范式 伦理 经济 极端个人主义
  • 简介:R·B·培里的般价值论及其伦理结论□朱文秋R·B·培里(1876-1957)提出了兴趣价值说这个系统的、完备的般价值理论,是自然主义和认识主义的典型代表,在价值学说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也被认为是元伦理学的流派之。但国内对培里的价值论著作只有片断的...

  • 标签: 一般价值论 相对主义 培里 认识主义 最高善 自然主义
  • 简介: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是并未为其“民主的和平观”提供种比较令人信服的证明,同时,他在证成其民主的和平观的过程中,在经验层面的论证方法和规范层面的论证方法之间进行较为随意的取舍,取舍的标准在于哪种论证方法有利于自己的论证;二是所使用的“法外国家”这概念不甚恰当,对法外国家提出的战争理由并不是充分的;三是非常关注开战正义和作战正义,但是并未给予战后正义应有的重视,这也是当今关于正义战争观研究的个普遍缺陷。

  • 标签: 正义战争观 法外国家 万民法
  • 简介:社会公共伦理作为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以及维持社会稳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共伦理建构中,却存在种伦理需求与道德供给之间的深刻矛盾,即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伦理的缺乏与道德日益多元化、个体化之间的矛盾。面对如此困境,在实际操作层面,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种思考或尝试也许能为当代中国社会公共伦理的建构打开另外扇窗户。

  • 标签: 公共伦理 个体 角色
  • 简介:与西方哲学家由于要限制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改善处境较差的社会成员的生存状况而讨论正义问题的初衷不同,俄罗斯思想家却是鉴于平均主义民族心理在俄罗斯的根深蒂固和平均主义社会思想在俄罗斯的广泛传播而讨论正义问题的,因此,俄罗斯思想家的正义观总是透露着对人的个性和独特性的凸显与强调。作为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伊万·伊里因(1883-1954)对正义思想的表达鲜明地体现了俄罗斯正义思想这独特性。伊里因的正义观以其精神哲学为基础,着重于强调人的独特性,提出作为差别化艺术的正义思想,由此表达出种批判平均主义、强调要尊重人的个性和独特性的社会建设方向。相较于西方的正义理论,伊里因的正义观不失为讨论正义问题的另个面相,同时,对于我们远离平均主义的误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定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 标签: 正义 精神 人的独特性 差别化的艺术
  • 简介:公私之辨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伦理学的诸多问题都与此相关或由此衍生。耙梳中外伦理思想上的公私之论,能够发现在不同的文化谱系中对公私问题理解与措置上的统和差异,这对于我们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合理地处理公私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公私之辩
  • 简介: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非自愿收治是个富有争议的问题,它体现了公共利益和个体权利、医学模式和公民自由、家长主义和个体自主等不同价值间的矛盾和冲突。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结合我国精神卫生立法的历史和现状,对非自愿收治的合理性、非自愿收治的标准与程序等问题进行了论证。惟有建立以患者权利为导向的精神卫生体系,才能真正保障患者和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避免精神病学非自愿收治的滥用。

  • 标签: 非自愿收治 反精神病学运动 标准 程序 患者权利
  • 简介:<正>最近,我有幸读到陈延斌和任越两位同志合撰的《伦理学通论》书。此书分总论、规范、修身三篇,共十四章,近30万字。199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本教材有不少新意,值得向读者推荐。首先,作者把道德、伦理放在社会文明总体中进行考察,在导论中专设节详加论述,从而揭示了研究伦理学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

  • 标签: 伦理学 通论 礼貌行为 礼节 社会主义道德 研究伦理学
  • 简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对家庭负责的意识、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意识以及对全人类负责的意识。从整体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我国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是认同的,关心国家、社会和自我的发展,也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但是在大学校园中也存在着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其原因有: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方法;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影响。为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教育内容上应当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在教育方法上应当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与社会结合。

  • 标签: 大学生 责任 责任意识
  • 简介:作为政治学的重要范畴,契约观念与政治生活中的正当性问题紧紧交织在起。这范畴有特定的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背景,并在不同时代语境之中有其不同的内涵和特质。在西方政治发展的不同阶段,契约观念分别与政治服从的必要性、政治权威合法性和政府行为的范围与限度等问题密切相关。契约政治观念体现了人类实现自我治理的理想。更多还原

  • 标签: 契约 政治服从 合法性 政府行为
  • 简介:提高劳动报酬是个涉及劳资关系交换和社会财富分配的复杂正叉问题。劳资关系的交换正叉是否“合乎公平的正义”是个充满现实纠结的社会问题。社会财富的分配正义旨在建构种保障、拓展和超越交换正义,普惠民生的大劳动报酬观。方面,通过劳动要素资源均衡化,实现劳动报酬与人的再生产需求的全面协调发展;另方面,通过承认和尊重民生权利,以彰显提高劳动报酬的民生逻辑。大劳动报酬观的正当性与权威性需要劳动者、企业和政府三方协同联动,以建构个和谐共融的行动共同体。

  • 标签: 大劳动报酬观 交换正义 分配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