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外源添加Mo2种价态砷(As(Ⅲ)As(Ⅴ))胁迫下水稻吸收积累MoAs影响。结果表明,这2种价态As水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As(Ⅲ)比As(Ⅴ)水稻毒害更明显,添加Mo可缓解As水稻毒害。As添加可影响水稻根系茎叶Mo吸收积累,但是不同价态AsMo积累量影响不一致。同时,Mo添加也可以显著地降低水稻根系茎叶2个价态As吸收积累。在100μmol·L^-1As(Ⅲ)处理,添加0.10.5mg·L^-1Mo可导致水稻根系As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38.8%52.8%,茎叶As积累量分别降低5.1%10.6%;当As(V)浓度为100μmol·L^-1时,添加0.10.5mg·L^-1Mo可导致水稻根系As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15.4%62.4%,茎叶As积累量分别降低11.9%23.7%。Mo添加还能显著地降低2种价态As在水稻根系茎叶中富集系数。因此,通过施用适量Mo肥可以用来防治农田As污染,降低As人体健康危害。

  • 标签: MO AS 水稻 胁迫作用 富集系数 根长
  • 简介:移动互联网技术下不断出现一些新教学模式如慕课、同步课堂、翻转课堂、专递课堂,教师职业主次颠倒,建议采取教师职业再造、教学过程再造、课程模式再造教学管理再造应对策略.参19.

  • 标签: 移动互联网技术 教师职业 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 再造
  • 简介: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物理化学性质,不仅其自身具有毒性,还会与共存污染物相互作用,影响彼此迁移转化毒性效应。文中总结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几种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量子点零价金属)重金属或有机物复合时造成生物毒性,包括不同层次毒性指标响应(生物整体、生物积累、大分子水平)毒性机制探讨,展望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领域今后发展方向亟待研究重要问题。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毒性 复合效应
  • 简介:水体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够影响鱼类性别决定过程,鱼类产生明显雌、雄性化效应.为深入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鱼类性别决定影响及其机制,论文介绍了鱼类性别决定基因SRYDMY基因在鱼类性别决定中作用,以及Sox、DMRT、CYPVasa、Dax1、Foxl2鱼类性别决定相关基因鱼类性别决定调控作用,综述了各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引起鱼类雌、雄性化效应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影响鱼类性别决定作用机制,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 标签: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鱼类 性别决定 基因
  • 简介:环境癌症发生密切相关.低氧微环境主要受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调控.近年研究表明,低氧微环境HIF-1α可在癌症中高表达,参与癌细胞生长繁殖、侵袭/迁移、新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等过程.研究主要围绕肝癌、乳腺癌胃癌HIF-1α关系进行讨论.参32.

  • 标签: 低氧微环境 缺氧诱导因子-1Α 肝癌 乳腺癌 胃癌
  • 简介:抗生素在环境残留已引起广泛关注。随着对地下水污染报道日益增多,抗生素对地下水系统潜在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地下水中抗生素来源、污染水平及迁移转化规律,总结了抗生素对地下水微生物群落影响以及抗生素诱导产生抗性基因潜在污染趋势。因地下水赋存隐蔽,一旦污染难以及时察觉,抗生素进入地下水系统后易长期残留。目前,针对抗生素及抗性基因在地下水系统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据此指出了当前形势开展相关研究必要性,并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抗生素 抗性基因 地下水系统 环境行为 生态效应
  • 简介:为探讨截干施肥檀香紫檀(Pterocarpussantalinus)、大果紫檀(P.macrocarpus)囊状紫檀(P.marsupium)促萌条影响,设置4种截干高度(30cm、50cm、70cm90cm)3种施肥方式(复合肥、尿素复合肥+尿素)其促萌芽条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截干高度萌芽条数量为7.4个/株-19.0个/株,芽长为26.8cm-48.7cm;3种施肥方式萌芽条数量为8.6个/株-19.6个/株,对照组15.4个/株,芽长为26.6cm-51.6cm,对照组41.6cm.结果表明截干高度3种紫檀属树种萌芽条数量具有显著影响,截干高度越高,萌芽条数量越多,但截干高度其芽长未达到显著性;施肥萌芽条数量芽长均无显著影响,但施用肥料一定程度可促进芽长增加.

  • 标签: 促萌 截干 施肥 紫檀属
  • 简介:研究了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存活、生长免疫影响.96h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在助溶剂Tween20安全浓度范围内,随着DMP、DEP、DBPDOP水平升高,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呈下降趋势,24h、48h、72h96hLC50分别为40.33、35.29、25.48、19.14mg·L-1,30.52、23.45、16.96、15.38mg·L-1,7.51、6.97、6.57、6.06mg·L-16.85、5.87、5.01、4.47mg·L-1;DMP、DEP、DBPDOP凡纳滨对虾安全浓度随塑料增塑剂碳链增加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11、4.15、1.801.29mg·L-1.90d慢性毒性实验表明,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血清蛋白含量、血清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以对照组0.0400mg·L-1助溶剂Tween20处理组最高,而且显著高于1/100倍DMP、DEP、DBPDOP安全浓度处理组(p〈0.05).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塑料增塑剂 存活 生长 免疫
  • 简介:有机磷阻燃剂(OPFRs)逐渐替代了危害较大多溴联苯醚(PBDEs),因此使得人类及其他生物更易暴露于这种有机物中。有研究表明,部分有机磷酸酯具有致癌性,因而使人们其毒性问题也日益关注。本文概述了有机磷阻燃剂环境暴露水平,总结了近年来从体外体内实验2个方面动物毒性效应研究。目前研究发现诸多地区大气、土壤水体中有机磷阻燃剂总含量水平相对较低;仅高浓度暴露才会对不同动物体造成一定程度损伤,而远大于环境浓度低浓度暴露几乎无损伤效应。最后,有机磷阻燃剂毒性效应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有机磷阻燃剂 环境水平 生态暴露 毒理效应
  • 简介:  《产业环境》在1996年出版一期中首次谈到了建筑业,文章标题是'建筑业环境'(第19卷第2期).过去7年中关注点转变反映在本期标题上,'可持续建筑建造'.……

  • 标签: 事实数字 可持续建筑 建筑建造
  • 简介:随着纳米科技迅猛发展,人工碳纳米材料生产使用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碳纳米材料进入水环境中,水生生物产生毒性效应。本文在介绍了碳纳米球、石墨烯、碳纳米管3种碳纳米材料基础上,分析了碳纳米材料环境行为,重点综述了碳纳米材料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研究现状,以及可能致毒机制,并指出今后碳纳米材料水生生物毒理学亟待加强研究领域。

  • 标签: 碳纳米材料 水环境行为 毒性效应 毒性机制
  • 简介:为研究大豆肽湘黄鸡生产性能、肉品质经济效益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湘黄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A组(对照组,不添加大豆肽)、B组(大豆肽:0.4%)、C组(大豆肽:0.8%)、D组(大豆肽:1.2%)饲料,实验期为42d.结果表明,添加大豆肽可以提高湘黄鸡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其中B组c组增重较佳,育雏结束时,平均体重分别为350.06g349.00g,显著高于A组D组,料肉比C组最低,为2.49,显著低于A组D组;添加大豆肽可以提高湘黄鸡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其中c组D组较高,显著高于A组B组;添加大豆肽可降低胸肌肌肉滴水损失.滴水损失为C组〈B组〈D组〈A组;添加适量大豆肽可提高湘黄鸡育雏期经济效益,其中B组利润最高,为5.62元/只.综合生产性性、肉品质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大豆肽适宜添加量为0.4%.表5,参14.

  • 标签: 大豆肽 湘黄鸡 育雏期 生产性能 肉品质 经济效益
  • 简介:以斑马鱼(Daniorerio)为研究对象,探讨铅(Pb)、得克隆(DP)及二者联合急性暴露斑马鱼胚胎神经毒性作用。结果表明,Pb(5、20μg·L^-1)DP(15、60μg·L^-1)单独暴露均会引起斑马鱼自主运动频率增加,触摸反应能力自由游泳活力下降,并且抑制初级运动神经元生长,加剧尾部细胞凋亡。但20μg·L^-1Pb单独暴露相比,高剂量联合暴露(20μg·L^-1Pb+60μg·L^-1DP)使斑马鱼自主运动频率显著降低(P〈0.05),触摸反应能力自由游泳活力显著增强(P〈0.05),初级运动神经元轴突长度显著增加(P〈0.05),尾部细胞凋亡减少。5μg·L^-1Pb单独暴露相比,低剂量联合暴露(5μg·L^-1Pb+15μg·L^-1DP)也显著减少斑马鱼尾部细胞凋亡(P〈0.05)。上述结果表明,Pb或DP单独暴露斑马鱼均可引起神经毒性作用;但二者联合暴露斑马鱼自主运动、触摸反应以及自由游泳活力影响则表现为拮抗作用。

  • 标签: 得克隆 斑马鱼 胚胎 神经毒性 联合暴露
  • 简介:以泥鳅胚胎及仔鱼为试验材料,选择胚胎发育4个不同时期(囊胚期、原肠胚中期、神经胚期、尾芽期)及仔鱼期为处理开始时间点,探讨了离子液体[C8min]CI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随着[C8min]CI浓度增加,泥鳅胚胎孵化率下降,畸形率上升,具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67~150mg·L-1[C8min]CI泥鳅胚胎均表现出明显致畸毒性效应;随着[C8min]CI浓度增加,泥鳅仔鱼死亡率上升,而100~225mg·L-1[C8min]CI泥鳅仔鱼具有明显致畸、致死作用。其中,[C8min]CI孵出期泥鳅仔鱼24h、48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7.9586.77mg·L-1;而[C8min]CI孵出后3d泥鳅仔鱼24h、48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3.7740.98mg·L-1。由上可知,在一定剂量内,[C8min]CI泥鳅胚胎及仔鱼发育有明显致畸、致死作用,这为离子液体[C8min]CI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泥鳅 [C8 CI 胚胎发育 毒性
  • 简介:地表监测数据表明,我国近地层O3污染日趋严重,已对水稻冬小麦生长造成严重威胁。为评估O3污染我国农业生产风险,综合已有剂量反应实验结果,我国南北五个地区(北京、定兴、江都、嘉兴、东莞)水稻冬小麦O3敏感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随着实验地区实验品种变化,两种作物O3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水稻O3敏感程度由北到南逐渐增加;(2)两种作物产量均随O3剂量增加而降低,且冬小麦减产程度高于水稻;(3)基于FACE实验得到作物O3敏感性高于基于OTC实验研究结果。利用上述研究得到O3剂量反应方程O3浓度预测数据,未来我国水稻冬小麦产量损失进行了评估。预计到2020年,我国五个主要作物产地水稻冬小麦产量损失范围分别为3.2~28.8%7.8~36.9%。上述结果表明,O3污染已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造成巨大威胁,且作物品种间存在明显O3抗性差异,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O3浓度上升,同时,需要利用更科学实验方法进行O3抗性品种选育,这对降低O3农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臭氧 水稻 冬小麦 开顶箱 产量
  • 简介:化工品生产,是印度最古老家庭工业之一.本文聚焦于染料染料中间产品行业,这个行业许多公司都是中小企业.在过去10年左右时间里,由于它们环境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它们已经历了几次金融压力.流程终端废物治理排放已经有所改进,但却是有限成功,因为它成本昂贵(而且改变废物形态消除它们并不是一回事).已经开展为数不多印度清洁生产行动中,迄今主要还是示范项目.通过贯彻清洁生产措施,参与企业已经提高了生产力、削减了成本并且降低了它们污染负荷.实现节余潜力,是原投资许多倍.

  • 标签: 中间产品 产品工业 保护预防性
  • 简介:近年来,挥发性环甲基硅氧烷(cVMS)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广泛使用导致其环境人体暴露风险日益增加,由于其具有持久性、潜在生物积累性毒性而被受关注。目前,人们cVMS在全球各种环境介质中赋存、行为及效应有一定了解。排入环境cVMS大部分进入大气,在水体、沉积物、土壤生物体中也有一定含量。研究表明,希腊室内空气降尘中总环硅氧烷含量中位数最高(1380ng·g^-1),其次为中国(362ng·g^-1);中国污水处理厂总硅氧烷年人均通量(10g·y^-1)低于英国(D4-D648.3g·y^-1)和美国(D4-D693.5g·y^-1),其中大连市一家采用CWSBR工艺污水处理厂进水中cVMS总浓度(1.05μg·L^-1)普遍低于希腊(5.14μg·L^-1)、西班牙(9.2μg·L^-1)、加拿大(44μg·L^-1)一些北欧国家(17μg·L^-1);我国大部分废水处理厂污泥中甲基硅氧烷含量(0.1-lμg·g^-1dw)比一些北欧国家(26μg·g^-1dw)、希腊(20μg·g^-1dw)和加拿大(64μg·g^-1dw)要低得多。中国普通居民吸入+摄食D4-D6PELs中位数(173ng·d^-1)远低于中国普通人群皮肤暴露(中位数18.5μg·d^-1),更低于英国成人日暴露量(1.875mg·d^-1)和美国妇女总硅氧烷日暴露量(307mg·d^-1)。环境中cVMS行为效应取决于其理化性质具体环境条件。进入大气cVMS会与·NO3、O3·OH反应,而与·OH反应脱去甲基生成硅醇是其主要消除机制。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部分cVMS被污泥吸附固定,D6吸附污泥能力最强,其次为D5D4。挥发、吸附和非生物降解是cVMS在土壤中主要环境行为。D4D5可能存在生物放大作用。评估cVMSTMF(trophicmagnificationfactor)研究结果相互矛盾,且BCF、BMFBSAF评估结果相反。总之,国内外污水处理过程中cVMS赋存状态迁移、转化行为研究比较多,且�

  • 标签: 环甲基硅氧烷 环境分布 环境行为 环境效应
  • 简介:近地层臭氧(O_3)会对植物生长产量均产生一定负效应。由于人类活动引起不断升高近地层O_3浓度已经威胁到世界粮食安全。O_3主要以干沉降方式沉降到陆地生态系统,所以需要定量确定陆地生态系统中O_3通量、干沉降速率不同沉降通道沉降过程,预测其对植物潜在影响。介绍了目前O_3干沉降主要观测方法及其模拟模型,从4个方面(O_3通量干沉降速率季节变化、日变化、气象因子O_3干沉降影响、不同O_3沉降通道沉降过程)重点评述了不同陆地生态系统O_3干沉降观测模拟研究进展现状,并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未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O3干沉降 沉降速率 通量 陆地生态系统
  • 简介:为评价由酸雨、酸性矿山排水环境污染导致水体酸化及水体重金属联合作用水生生物生态毒性效应,研究了不同pH值(pH:3、4、5、6、77.8)条件Cu2+斑马鱼胚胎发育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水体及Cu2+单一存在时,酸斑马鱼胚胎24h半数效应浓度值EC50为pH=3.65,Cu2+(pH=7.8)斑马鱼胚胎24h—EC50为0267mg·L-1;当水体酸化及水体中Cu2+共存时,较低pHCu2+生物毒性起协同作用,表现为随溶液pH降低,各浓度Cu2+斑马鱼胚胎24h凝结率显著增高(P24h致死率=0.001),而斑马鱼胚胎96h孵化率显著降低(P96h孵化率=0.002),且不同浓度Cu2+之间生物毒性效应存在显著性差异(P24h致死率=0.0321;P96h孵化率=0.0028)。这说明酸性水体Cu2+都显著影响斑马鱼胚胎发育,且Cu2+在酸性水体中斑马鱼胚胎毒性显著增强。因此,在受重金属Cu2+污染地区,如同时受到酸雨或酸性矿山排水较低pH值Cu2+双重胁迫,较低浓度Cu2+就能够水生生物生殖发育及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危害。

  • 标签: 水体酸化 CU2+ 斑马鱼胚胎 联合生物毒性
  • 简介:为探索出复合肥尿素油麦菜幼苗生长最佳施肥配比,以油麦菜为试验材料,使用纯椰糠栽培田间试验,通过测量油麦菜幼苗株高、株幅、叶片数、鲜重、干重可溶性固形物来研究复合肥尿素不同配比施肥油麦菜幼苗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幼苗浇清水单施复合肥,植株矮小,生长缓慢,(2)幼苗在复合肥尿素混施下生长良好,其中复合肥尿素比例为2∶3时,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其他比例,(3)幼苗在单施尿素时,生长指标高于浇清水单施复合肥处理,低于复合肥尿素混施处理,(4)幼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单施复合肥浇清水处理,显著低于单施尿素混施肥料处理,其中单施尿素混施肥料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

  • 标签: 油麦菜 复合肥 尿素 施肥配比 生长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