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总结分析,构建真空法制取冰浆实验的总体布局,建立了可视化的真空法制取冰浆的实验台,研究了冰浆含冰率的影响因素。通过设置不同的水滴初温与真空罐内初始压力,测定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冰浆含冰率。实验结果显示:改变水滴初始温度时,含冰率保持不变;初始压力为170Pa时,含冰率为33.33%,初始压力为230Pa时,含冰率为6.01%,初始压力为380Pa时,未生成冰浆。实验表明,在其他外部条件保持一致时,真空罐内的初始压力越小,冰浆的含冰率越高。

  • 标签: 冰浆 真空 水滴
  • 简介:构建了一种能够评估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项目潜力的分析评价模型,该模型由两个主要模型"能源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和"CDM项目潜力最优分析模型"组成。以此模型为基础,分析评价了我国电力行业CDM的实施潜力。结果表明,我国电力行业未来CDM项目的潜力巨大,且对节能的效果也非常显著。

  • 标签: 电力 清洁发展机制 潜力分析
  • 简介:秦皇岛热电厂三期工程2×300MW等级机组所配锅炉为国内自主设计的首批102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这是继白马300MWCFB试验电站及云南开远300MWCFB机组后,国产化程度最高的两台机组,针对于秦电首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吹管及整套启动期间出现的问题,我们在第二台锅炉上进行了多达40余项的改进,有效的保证了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鉴于CFB锅炉燃烧的特殊性,本文就秦电三期300MWCFB锅炉燃油系统发生过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具体说明,希望为CFB锅炉在我国的大力推广及大型化积累宝贵的经验。

  • 标签: 300MWCFB 锅炉 燃油问题
  • 简介:制约碳捕集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于能耗过高,而现有碳捕集能效分析的方法论与适用模型并未从能源转换的共性机制层面揭示碳捕集理论能耗的"天花板"。因此,也较难像热力学经典概念热机、热泵及其衍生研究框架一样,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不可逆性"这一思考原点出发,探索节能降耗的新机制与新途径。从碳捕集中能源转换的普遍特性出发,提出了热力学碳泵这一概念,首先对其在既有碳捕集研究体系中的辅助角色进行了论述,其后建立了基于热力学观点的模型并展开案例分析,最后与既有混合气体分离模型进行了异同讨论,阐述了两者的互补性。对热力学在面向新型工业应用情景下的能效分析进行了可供参考的尝试。

  • 标签: 热力学 碳泵 碳捕集 能效
  • 简介:气液分离冷凝器是一种新型管翅式平行流冷凝器。选取相同传热面积的蛇形冷凝器与气液分离冷凝器进行热力性能对比,通过实验测得了气液分离冷凝器的热力性能,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出蛇形冷凝器的热力性能,采用最小熵增数和炯损对两种冷凝器进行了综合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在空气和制冷剂的进口状态和质量流量相同的条件下,在制冷剂面积质量流量为448.5~644.7kg/(m2·s),且空气体积流量分别为427和764m3/h时,气液分离冷凝器的熵增数比蛇形冷凝器分别低10.4%~30.2%和6.5%~23.7%,炯损失低14.1%~29.7%和8.7%~23.8%,可见气液分离冷凝器的综合性能优于蛇形冷凝器。

  • 标签: 热工学 综合性能评价 汽液分离冷凝器 熵增数 炯损
  • 简介:气凝胶是一种纳米多孔高效隔热材料,但抑制高温辐射能力较差,通常添加遮光剂颗粒以提高材料的高温隔热性能。基于改进的Kramers—Kronig(KK)关系式和Mie散射理论,建立获得遮光剂颗粒复折射系数的求解模型,揭示遮光剂种类、直径对气凝胶一遮光剂复合材料的隔热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遮光剂的添加种类、直径、体积含量对气凝胶一遮光剂复合隔热材料高温辐射特性有较大影响。高温下,SiC的最佳消光粒径为3μm。中低温下炭黑是较为理想的遮光剂;中高温下SiC和TiO2是较为理想的遮光剂。理想的遮光剂在近红外区应具有较大的复折射系数。

  • 标签: 气凝胶 遮光剂 复折射系数 消光系数 辐射
  • 简介:提出在喷射器喷嘴内插入喷针来调节喷射器工作参数的方案,建立了可调武喷射器性能计算模型,分析了喷嘴截面积变化对喷射系数、气体压力、气体流量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喷射器喉口面积的调节,可以实现把出口流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区域内,从而减小喷射器入口参数对出口参数以至整个系统的影响。可调式喷嘴可拓宽喷射器的有效工作范围。

  • 标签: 喷嘴 喷射器 喷射系数 调节
  • 简介:参考IEC61215:2005《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及IEC61730—2:2004《光伏组件安全鉴定》的试验方法,对有不同类型隐裂电池片的组件进行环境测试和安全测试,利用EL测试分析对比测试后各隐裂电池片的变化趋势,对有隐裂电池片组件的使用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隐裂 EL 标准测试
  • 简介:建立了一个具有蛇形通道,采用Nafion117膜单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三维数学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流动、传热、传质、电化学动力学和多组分传输现象.通过求解传输方程组,并耦合电化学动力学方程,获得了电池的极化性能曲线和电池内部的反应物浓度、温度、速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增加电极孔隙率、提高电池运行温度和压力有助于改善电池性能.估算的极化性能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基本符合.分析了运行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电池性能 极化性能 电化学动力学 运行温度 电极
  • 简介:通过试验和模拟分析,研究了地源热泵(GSHP)地能利用中,间歇控制过程对系统输出性能的影响、对井壁附近温度恢复的影响以及井的结构参数对系统输出性能的影响.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间歇控制技术能使井壁附近温度得到有效恢复,对发展利用地能供热供冷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 标签: 间歇过程 地源热泵 地温恢复 模拟计算
  • 简介:采用CFD模拟方法对空调室外机风道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室外机风道系统的流场,比较了不同声源下的噪声频谱,从而得出不同声源对噪声的影响。同时,根据流场的分布,分析了中隔板上的噪声,并提出了降低噪声的方法。

  • 标签: 室外机 CFD模拟 气动特性 噪声
  • 简介:随着社会生产、生活、广告宣传、城市街道等照明需求的持续增长,照明在电力消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据中国国际照明网统计,发达国家照明用电的比重已经占全国电力消耗总量的25%,与之相比,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是照明平均用电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2007年照明用电量达到3900亿千瓦·时,占全国电力消耗总量的1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照明用电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照明用电占全国电力消耗总量的比重还将持续提高。因此大力推广照明节能技术,

  • 标签: 国际照明 太阳能光伏 经济发展水平 电力消耗 应用 照明用电
  • 简介:本文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相结合设计的技术经济特点。分析讨论了云南省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结合设计的实例,总结了这些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太阳能 热水器 建筑一体化
  • 简介:通过二维流动数值计算,分析了以水蒸气为工质的喷射器内工作流体压力、引射流体压力及出口压力对喷射系数的影响;探讨了各工作参数变化对喷射系数产生影响的原因,以及激波产生的条件、激波的位置、强度,产生引射流体雍塞的条件等.结果表明:喷射器存在临界的出口压力pd*,当喷射器出口压力大于pd*时,喷射器的喷射系数随出口压力升高而降低;当喷射器出口压力小于pd*时,喷射器的喷射系数将保持不变.在计算模拟的制冷工况范围内,工作流体压力升高,引起喷射系数降低,pd*升高;而引射流体压力升高时,喷射系数与pd*都升高.

  • 标签: 喷射器 喷射系数 出口压力 蒸汽 流动参数 降低
  • 简介:根据废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循环特点以及对汽车制冷系统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直接风冷的,以汽车发动机废热和动力联合驱动的新型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在设计工况(空气温度35℃,冷凝温度55℃,制冷剂蒸发温度3℃,制冷负荷30kw)下,对采用r124-dmac工质的混合制冷循环进行热力计算,其综合性能系数(copint)为14.85.通过热力循环分析发现发生器负荷率和环境温度变化对混合制冷循环工作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 标签: 汽车 废热 吸收-压缩 混合制冷
  • 简介:应用热力学理论对工程上常见的汽液相变过程机理进行不可逆性分析,首次采用化学势-压力(μ-p)图来描述汽液相变过程,研究实施过程的必要热力学条件、过程进行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变过程中两相间的化学势差△μ是过程的一个重要的广义热力学驱动力,相变换热过程是在化学势差△μ和温差△T共同作用下并结合流体的对流运动来实现的.另外,从化学势的角度导出汽液相变过程中汽泡临界半径的计算式.

  • 标签: 化学势 相变 非平衡热力学 传热学
  • 简介:提出一种新型多平面太阳能聚光器,该型聚光器由若干矩形小平面镜和抛物型结构的框架组合而成,适用于太阳能在中温领域的应用。利用几何学原理和MonteCarlo方法研究新型多平面太阳能聚光器的几何光学特征及焦平面能流密度分布,分析不同综合误差对几何聚光比及能流密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碟式聚光器,新型多平面聚光器在焦平面的光斑面积增大且能流密度分布均匀;该型聚光器的几何聚光比随着镜面排数M的增加而增加,在镜面排数M分别为7、9、11时,相应几何聚光比可达69、125、210,满足中温领域的使用要求;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其运行性能受综合误差的影响较传统碟式聚光器小。

  • 标签: 太阳能 多平面聚光器 MONTE Carlo法 能流密度分布 几何聚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