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微生疗法治疗小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提高患儿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住院患儿中出现的96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患儿给予微生制剂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为(1.52±0.34),对照组为(1.35±0.2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生疗法治疗小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生态疗法 &beta -内酰胺相关性腹泻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及消化道菌群微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于济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口腔溃疡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复发性口腔溃疡将其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各60例。复发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41.82±3.73)岁;未复发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41.27±3.29)岁。两组患者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法检测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链球菌、韦荣氏菌数量与菌群构成,以进一步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及消化道菌群微生的相关性。结果未复发组患者的链球菌[(5.43±2.04)copies/ml 比(6.69±2.43)copies/ml]和韦荣氏菌[(5.04±1.42)copies/ml 比(5.94±1.97)copies/ml]均显著低于复发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复发组患者革兰阴性球菌[(46.73±3.93)copies/ml 比(49.81±5.14)copies/ml]、革兰阳性球菌[(41.17±5.18)copies/ml 比(43.31±5.22)copies/ml]、革兰阴性杆菌[(3.97±2.04)copies/ml 比(4.82±2.28)copies/ml]与革兰阳性杆菌[(2.77±1.19)copies/ml 比(3.51±1.07)copies/ml]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机体口腔菌群微生有一定关联,且与消化道菌群微生也存在关联性,因此,临床治疗时,需保证患者口腔菌群微生与消化道菌群微生均处于平稳状况,继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腔菌群微生态 消化道菌群微生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茵栀黄联合微生生物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纳入时间均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为对照组提供茵栀黄口服治疗,为观察组提供茵栀黄联合微生生物制剂治疗,针对两组患儿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临床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T3、T4、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茵栀黄 微生态生物制剂 新生儿 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微生肠内营养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8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微生制剂联合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指标、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各肠道菌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较术前减少,大肠杆菌增加,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比值(B/E)值降低;观察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较术前减少、但比对照组多,大肠杆菌增加、比对照组少,B/E值降低、但比对照组增多(均P<0.05)。术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指标较对照组低(t=4.841、7.247、4.231,均P=0.000);观察组IgG、IgM与IgA指标水平(12.53±1.84)g/L、(1.45±0.22)g/L、(2.28±0.24)g/L,较对照组(11.47±1.92)g/L、(1.33±0.17)g/L、(2.13±0.21)g/L高(t=2.644、2.863、3.120,P=0.010、0.005、0.003);观察组CD3+、CD4+、CD8+与CD4+/CD8+指标(52.84±4.12)%、(34.53±3.51)%、(19.09±2.41)%、(1.68±0.22)%,较对照组(50.43±3.91)%、(30.75±3.62)%、(18.24±0.53)%、(1.43±0.15)%高(t=2.814、4.973、2.285、6.228,P=0.006、0.000、0.025、0.000)。结论早期微生制剂联合肠内营养能提高结直肠癌老年患者的手术效果与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肠道营养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老年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我院接诊的9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三联疗法(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兰索拉唑),观察组患者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根除率84.4%与对照组根除率77.8%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要发生的不良反应为头晕、乏力、恶心等;两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4%,患者依从性较好,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4%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老年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耐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三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目的:观察美常安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临床症状及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美常安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及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并分析血浆D乳酸、TNF-α、内毒素与HOMA-IR的相关性,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5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5%(P〈0.05)。治疗后治疗组ALT、TG、HOMA-IR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D乳酸、TNF-α、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HOMA-IR与患者血浆D乳酸、血清TNF-α、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r=0.352,0.44,0.48;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常安治疗NAFLD疗效显著,可降低ALT、TG水平,降低肠道通透性,改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改善IR,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美常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胰岛素抵抗 TNF-α 血浆内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对于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者肠道微生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口干、便秘、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者通过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可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显著增加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乳酸杆菌治疗老年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绝经后老年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凯妮汀治疗)和观察组(凯妮汀联合微生治疗)。治疗前、治疗后30天、3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两组用药后阴道炎症状明显改善,抗真菌联合乳酸杆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抗真菌联合微生在老年性念珠菌病治疗中发挥了疗效长、复发率低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性念珠菌阴道炎 微生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将微生制剂与蓝光照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研究病例选自于2020.01-2021.09时间内,于我院就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90例,以随机盲选法均分为2组,分别以蓝光照射(常规组)与联合微生制剂(观察组)实施治疗,统计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48h及72h后胆红素水平低于常规组(t1=6.635,t2=2.773,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常规组(t=8.902,P<0.05)。结论:通过联合以妈咪爱与蓝光照射疗法展开治疗,可加快患儿胆红素降低速度的同时,还能够促进黄疸症状尽快消失,适宜深入研究与推广。

  • 标签: 黄疸 新生儿 微生态制剂 蓝光照射 黄疸消退时间 胆红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女性阴道分泌物中8个检测项目和阴道微生环境存在的关系。方法 将两家临床单位2018年7月~8月期间收集的632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体外定性检测其阴道分泌物的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凝固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及pH值项目,分析检测项目和机体阴道微生环境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 过氧化氢等8个项目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良好,配对卡方检验认为检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女性阴道分泌物的过氧化氢等指标和阴道微生环境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 标签: 阴道微生态 检测 体外诊断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 针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分析使用乳酸杆菌治疗的效果和对患者阴道微生环境产生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7月到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患者50例。在对照组中,实施基础抗菌用药方法,在观察组中,则是基础抗菌用药的基础上加乳酸杆菌用药,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三个月中的复发比例。结果 在观察组中,治疗效果有效统计值对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乳酸杆菌治疗 恢复 阴道微生态环境 作用
  • 作者: 袁恺 梁栋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14
  • 出处:《系统医学》2023年19期
  • 机构:1 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2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物检验与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的异同。方法从环、法、料、机、人五个方面分析药品微生物与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结果药品微生物检验与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各有特点,存在共同之处,可互相补充与借鉴。结论分析药品微生物检验与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不仅能提高检验质量,还能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能力。

  • 标签: 药品 微生物 检验 化妆品 异同
  • 简介:遵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第3版教材以“临床微生物学导论”作为桥梁,保证教学从医学微生物学向临床微生物过渡。本教材的临床细菌学、临床真菌学和临床病毒学等三篇是主体内容,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微生物的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性性和微生物检验等四方面,其中确定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是本书的特色。根据临床要求,强调了标本直接检验的重要性。微生物检验篇可在临床专业实习阶段,结合国内外的进展与本医院的实际状况进行消化。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检验》 教学实践 课程建设 教材
  • 简介:通过调查四所不同级别医院2004年微生物检验情况,发现过去认为致病力弱的条件致病菌已占主流,如: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克雷伯菌属等,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菌株也增多。为此,笔者对微生物检验教学提出强化条件致病菌、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检验程序的教学,加强教师的临床实践活动等改革思考。

  • 标签: 调查 微生物检验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