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切口胆囊切除(MT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LC)2种式的特点。方法对比研究60例MTC与同期开展的60例LC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但在医疗费用上LC明显高于MTC。结论MTC与LC微创程度相近,但MTC对Calot三角操作直接,安全,且费用低,更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切口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阑尾切除治疗,评估小切口方式治疗阑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阑尾切除)和观察组(小切口切除),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大小分别为(7.37±1.23)和(3.24±0.76)cm,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传统切除,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更优。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小切口切除术 传统阑尾炎切除术 出血量 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阴式子宫切除与腹式子宫切除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腹、经阴子宫全切患者的临床资料,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无中转开腹、无临近脏器损伤,无血肿、大出血等并发症。两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发热率、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式子宫切除不仅切除了病变,也符合现代美容观念,因此对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式子宫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疾病经腹子宫切除与经阴道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比较经腹、经阴道子宫全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阴式子宫切除无中转开腹,无膀胱或直肠损伤,手术时间短,中处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肠功能恢复快。结论阴式子宫切除为较好的选择,值得推广。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式子宫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中转小切口胆囊切除(MC)在临床中的应用,得出结论LC中转MC后操作容易、安全,创伤相对较小,不失微创的理念,对患者有利。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LC)和开腹胆囊切除(OC)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OC,观察组50例,行LC,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23±0.08)h,平均住院时间为(7.76±1.10)h,术后疼痛为(4.87±0.55)分,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95±0.11)h,平均住院时间为(5.50±0.86)h,术后疼痛为(4.07±0.59)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操作方便快捷,创伤小,缩短了手术时间,是一种胆囊切除的好方法。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0年日本胃肠内镜学会制定并发布了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内镜黏膜切除指南。该指南基于已发表的大量临床研究证据,针对18个临床问题提出建议,问题涉及食管癌的术前诊断、内镜切除适应证、内镜切除方案、可治愈评估以及术后监测5个方面,旨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提高临床实践质量,主要内容包括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2个部分,本文主要就食管鳞癌部分的指南内容进行解读。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 指南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痉挛型脑瘫痪患儿FSPR手术联合矫形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次随机抽取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均采用功能选择脊神经后根切断(functionality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FSPR)辅以足部矫形(FSPR组,n=32),并随机抽取既往2年28例选择周围神经切断的传统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n=28),疗效参照马若飞标准评定。结果经90d治疗,FSPR组半年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半年总有效率为71.4%,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腰骶部FSPR联合足部矫形对脑瘫足的疗效持久,较其他传统方法为优。

  • 标签: 痉挛性脑瘫 手术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选择支气管封堵(SBO)对难治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6例接受SBO治疗的难治性气胸患者纳入研究。基于患者的住院病历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和诊治情况。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62±11)岁,其中男性83例(96.5%)。首次SBO治愈率为30.2%(26/86);首次SBO治疗有效率为38.4%(33/86),SBO最终治愈率为59.3%(51/86);SBO联合其他方法治疗的总治愈率为73.3%(63/86)。SBO治愈患者由首次封堵至完全停止漏气时间的M(Q1,Q3)为6.5(3,7)d,短于SBO术后最终拔管患者[11(7,19)d](H=30.24,P<0.001)。首次SBO治愈患者住院天数的M(Q1,Q3)为19(14,25)d,短于全部患者[28(19,37)d](H=12.89,P=0.002)。首次SBO治愈、SBO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住院费用的M(Q1,Q3)分别为23 187(18 906,27 798)、41 580(29 388,50 762)和38 462(27 542,51 720)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8.58,P<0.001)。SBO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9%(11/145)。结论SBO对难治性气胸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较高。

  • 标签: 气胸 治疗结果 疗效比较研究 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 简介:目的:目前较为流行的选择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儿童脑瘫的手术中,选择低阈值的神经亚束进行切断是手术的关键。但手术中发现神经后根亚束阈值变化很大、为更好理解这一方法的理论根据和解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我们用狗为实验动物模型进行去大脑、慢性脊髓化的选择脊神经后根切断(selecriveposteriorrhizotomy,SPR),前后神经后根兴奋和肢体肌肉反应级别变化的研究。方法:将动物分成三组,分别进行SPR手术,进行脊神经后根亚束阈值的测定,并对阈值的两倍刺激效应和阈下刺激的时间空间总和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在去大脑操作中短时间内阈值有大范围波动,部分脊神经后根切断后其阈值变化于5~10min内可达其基值的10倍左右。30s内用阈值量恒定的电流刺激后根,同侧下肢肌肉反应级别差异较大。另外,两倍阈值量刺激常使肌肉病理级别反应增加,这在对照组也有表现。邻近神经后根阈下刺激的时间,空间总和效应使对照组刺激阈电流变小,而肌肉反应级别并未变化。结论:这一实验结果表明目前广泛应用的SPR手术神经后根阈电流的不稳定因素来自脊髓本身,临床应用的阈值往往超过实际阈值,两倍阈电流刺激使病理反应级别增加。因此SPR手术判断神经阈值的电生理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 标签: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儿童 脑瘫 反射差异性
  • 简介: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尿路梗阻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尿线变细、尿线分叉等,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传统式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割(Tra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但中出血较多,术后并发症多。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汽化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腹胆囊切除时机选择和手术体会。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14年12月21例开腹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开腹胆囊切除患者均进行择期手术,并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充分评价与修正治疗,逆行胆囊切除11例,顺行胆囊切除4例,顺逆结合胆囊切除6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安置引流管,12-24h后无异常拔除;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发生,术后7-8d拆线出院。结论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是基层医院常见病种,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认真把握适应症和手术时机,进行规范化操作、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开腹胆囊切除手术 基层医院 手术时机选择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例选择与临床治疗。方法以179例复杂胆囊经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采用针对治疗与观察,采用回顾方法研究分析手术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9例患者均于入院12~72小时内手术,均获得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成功,手术时间48~150min,平均(76.3±7.4)min,中出血90~250mL,平均(142.6±10.1)mL,腹腔引流管在引流量低于12mL/d,并经复查B超无腹腔积液后拔除,术后住院天数3~12d,平均(10.1±3.4)d,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经加强换药后好转,保守治疗,充分引流后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例选择与临床治疗是具有一定困难和风险的,只有熟练掌握胆囊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和相关技能,才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癌肝切除后复发再手术治疗价值以及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癌肝切除后复发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再手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方式,在手术后不同时间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内的复发率及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再手术治疗后半年、一年、两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癌肝切除复发患者来说,采取再手术治疗的方法,对于疾病复发率的降低、患者存活率的提升都有着较大的意义,治疗价值较高。

  • 标签: 肝癌肝切除术 复发再手术治疗 价值 术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