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及预后功能的价值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共24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n=12例)和参照组(n=12例),参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认知能力得分、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基本认知能力(心算、数字鉴别、词汇认知、汉字比较)得分整体高于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参照组相比优势明显,P<0.05。结论: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中,加入康复护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基本认知功能,可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老年脑梗死 认知能力 预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 2018 年 7 月 - 2019 年 7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50 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甲组与乙组(均 25 例),甲组进行一般护理,乙组进行认知行为护理,观察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结果: 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调查发现,甲组知晓率低于乙组,甲组生活质量评分较低于乙组,对比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向鼻咽癌放疗患者展开认知行为护理,可以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鼻咽癌 放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7年 8月 -2019年 4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 76例慢性肾衰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干预后,实验组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慢性肾衰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能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心理特点,并探讨认知康复护理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6年 7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的 60例抑郁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据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首先分析患者心理特点,然后对照组采取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加入认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为( 68.62±3.17)分,观察组为( 93.32±1.12)分,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心理特征为心情低落、焦虑以及烦躁,给予认知康复护理后可明显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 ]抑郁症 抑郁焦虑 认知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的84例结核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结核认知程度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肺结核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距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距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利于防止疾病的再次感染,可用于临床推广中。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肺结核 认知程度
  • 简介:摘要本文分为四章试从《黑暗的心》这一作品的翻译赏析窥探化境论"化"、"讹"、"媒"、"诱"4个构成要素方面,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采用对语言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化境论"进行明确的阐释和细化,从而探究原文与译文间是否形成差异,是否达到“化”的境界,从而也为翻译赏析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

  • 标签: 钱钟书 &ldquo 化境论&rdquo " 化" " 讹" " 媒" " 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 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 在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方面的临床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7 月所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共计 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均为 6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的 PSQI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经过 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 后,其 PSQI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 患者实施 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 ,能够对其睡眠障碍问题进行有效改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心理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老年患者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口服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使用HAMD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FSS评价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HAMD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更好(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TE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明显更好(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米氮平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米氮平 脑卒中后抑郁 疗效
  • 简介:黎明全教授依据方证相应理论,应用黄煌教授"方-病-人"模式结合四纲辨证辨治认知功能障碍,强调将主证、体质、疾病、方药密切的联系起来,在治疗上,使用黄连类方治疗本病,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认知功能障碍 "方-病-人"模式 四纲辨证 黄连类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医院中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及镇痛方法,对其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患者136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静脉镇痛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措施。本研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量表)来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措施可以使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较快,显著降低患者POCD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静脉镇痛 硬膜外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针灸康复进行治疗对预后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64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疾病患者,将选出的患者划分成患者数量相同的两组,命名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组均有32名患者。康复组行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性常规运动疗法。分析研究对照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情况与运动功能状况以及生活活动功能能力。结果康复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运动功能与Barthel指数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有急性脑梗死疾病的患者治疗中应用针灸康复进行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预后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针灸康复 预后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压参数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中心接受健康查体的老年人群1500名,对其进行MMSE(简易精神状况的检查表)和认知功能的评价,960例符合入选的标准,且资料保持完整,认知功能存在障碍的239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认知功能无障碍人群,共计721例。对其进行血压的测定,并应用统计学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认知功能的障碍的几率,随着SBP(收缩压)、PP(脉压)、PPI(脉压指数)升高而升高,随DBP(舒张压)升高而降低,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认知功能障碍与SBP、PP、PPI、DBP有关。

  • 标签: 血压 认知 障碍 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肝癌微创治疗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群体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肝癌微创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为主,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满意度94.12%也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肝癌微创治疗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并普及。

  • 标签: 认知护理干预 肝癌微创治疗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并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及时发现零部件有损坏现象,机器人的显示屏就会呈现出立体的图像,指明故障点的位置,进而确定受损部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尽快解决故障问题,体现出应用智能机器人诊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电力巡检 机器人巡视系统 设备故障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30例。为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价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极其显著,不仅能够快速的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还能够大大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使其能够尽快的回归正常生活。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运功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时间段选择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抽取高密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卒中抑郁患者 90例,患者使用盲选法分组(参照组 n=45,试验组 n=45),参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增加氟西汀口服治疗,对比指标选择:抑郁状态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抑郁评分,试验组低于参照组, P< 0.05;对比两组 N1pl、 P2pl指标无显著差异, P> 0.05;对比两组 N2pl、 P2pl、 P3amp指标,试验组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增加氟西汀药物治疗,改善抑郁状态效果理想,对认知功能改善理想,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氟西汀 脑卒中 抑郁状态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影响松江区孕妇孕期保健及分娩方式认知情况的基本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孕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整群收集松江区14家卫生服务中心680名建册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在不同户籍(P<0.05)、文化程度(P<0.01)及分娩经历(P<0.01)的孕妇中统计学差异有意义。分娩知识认知在不同文化程度(P<0.01)及分娩经历(P<0.01)的孕妇中统计学差异有意义。结论根据不同孕妇孕期保健意识方面差异,应当有针对性开展孕期健康教育指导,促进孕产期保健工作的发展。

  • 标签: 孕期保健 分娩方式 认知 影响因素
  • 简介:理解果蔬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形成机理,是确保果蔬供应链源头质量安全、保护果蔬产地生态环境、促进果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果蔬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意愿研究模型,在广州市采集了239个有效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技术实证分析了价值认同、社会信念和能力认知对果蔬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果蔬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受到价值认同、社会信念和能力认知的正向影响。其中,能力认知对果蔬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提升果蔬农户质量安全控制意识和技能,创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加大政府资金和技术扶持,有助于激励果蔬农户实施质量安全控制行为。

  • 标签: 质量安全控制行为 果蔬农户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