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颅面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6年至今,28例颅面部纤维异常增生症患者,均手术切除部分增生骨质,修正形态。伴有视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还予以视神经减压术。结果28例患者术后外形满意,随访6个月至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颅颌面纤维异常增生症手术切除部分增生骨质,即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患者面形改善明显。青春期后手术复发率小,为手术最佳时间。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颅颌面 部分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膝关节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根据证型从治疗、饮食、情志、生活起居及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辨证施护。结果配合辨证施护,使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改善了膝关节功能。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有较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辨证施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观察60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近端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分析其疗效。结果60例各类型的近端骨折均痊愈,无不连的发生,其中1例因骨感染延迟愈合。结论锁定钢板固定适用于较复杂的关节周围骨折,尤其是干骺端的粉碎性骨折。

  • 标签: 锁定钢板 骨近端 关节周围 维持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下颌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优点及其不足。方法本组32例下颌骨折患者,均伴有咬关系紊乱,采用小型钛板行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分别于术后1、3、6个月拍摄X线片复查,以临床伤口愈合、关系、张口度及骨折线愈合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判断疗效。结果32例中32例手术切口甲级愈合(100%),临床检查开口度在35mm以上,咬关系良好,X线片示骨折线对位愈合良好,部分病例3个月时骨折线不可见。结论下颌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效果可靠,避免了颌间结扎;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小;口内手术进路避免了面部皮肤瘢痕。较传统的下颌骨折颌间结扎固定及钢丝栓扎固定有明显的优点。

  • 标签: 下颌骨折 创伤 骨折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肽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予复方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鲑鱼降钙素加口服元素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29%,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结论复方肽注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肽注射液 老年骨质疏松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Pemberton截联合粗隆下短缩旋转截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Pemberton截联合粗隆下短缩旋转截术并术后短期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的方法治疗大龄儿童(7~13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8例(35例髋),术后随访3个月~7年,平均3年5月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髋关节屈曲小于90°6例髋,占11.8%,再脱位2例髋,占3.9%,按照Catterrell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28例(35例髋)中,股骨头坏死6例髋,占17.14%。结论Pemberton截联合粗隆下短缩旋转接骨术并术后短期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效可行的方法。

  • 标签: Pemberton 截骨 先天性髋脱位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膝性关节炎发病率的日渐上升,该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威胁,为此,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对提高临床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方法。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对膝性关节炎中西医治疗的概况进行了论述。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伤椎内植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后路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腰背痛及内固定失败卒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Cobb角、腰背痛及内固定失败卒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内植联合椎弓根内固定,重建了椎体高度,有效建立椎体前中柱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良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伤椎 椎弓根 椎体内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外伤后Ⅰ期与Ⅱ期去瓣减压(DC)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131例急性颅脑损伤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病患有83例,Ⅱ期有48例,采用去瓣减压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采用GOS结果分级对Ⅰ期与Ⅱ期病患预后评估可知Ⅱ期组DC治疗后GOSⅠ~Ⅲ级及Ⅴ级少于Ⅰ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GOSⅣ级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外伤后Ⅰ期与Ⅱ期病患而言,尽早行去瓣减压治疗,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脑外伤 Ⅰ期 Ⅱ期 去骨瓣减压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Redon高负压引流系统在跟骨折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跟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均采用外侧L形切口,行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观察组采用Redon高负压引流系统引流,对照组采用普通负压吸引球引流。术后对2组的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4d体温变化、感染率、伤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总引流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3d的平均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做组术后2例出现切口延迟愈合,1例切口感染,而观察组无l例切口发生感染及延迟愈合。结论Redon高负压引流系统引流效果好,可预防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便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高负压引流系统 跟骨骨折 骨科手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46例使用外固定器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对骨折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7.8个月。其中,性愈合45例,未愈合1例。结论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及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的保证。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骨外固定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280例病理明确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统计其SPECT的99mTC-MDP显像结果,共计1164处代谢旺盛灶,分析各部位骨骼的比例。结果脊椎骨转移发生率为35%(其中颈椎、胸椎、腰椎分别占总脊柱骨转移灶的9%、39%、52%);胸部骨骼转移发生率为21%(其中肋骨、锁骨、胸骨、肩胛骨分别占64%、11%、15%、10%);骨盆转移发生率为30%(其中髂骨、坐骨、耻骨、骶骨分别占48%、17%、16%、19%);四肢股9%(其中上肢、下肢分别占58%、42%);颅骨5%。结论前列腺癌的骨转移分布有一定特点,好发于脊椎骨、骨盆和胸部骨骼,尤其是腰椎、髂骨、肋骨、胸椎部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改进及术后效果。方法选择下颌骨肿瘤切除后导致下颌缺损并同期行自体非血管化髂骨重建术修复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完善影像学资料,根据CT数据制作快速原型,设计手术方案,术中精确重建下颌缺损。结果采用游离非血管化髂骨同期移植重建下颌缺损的17例患者。结论自体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术是下颌缺损重建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术前模型设计及钛板和重建板的坚固内固定,能实现下颌的精确重建,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外形及功能。

  • 标签: 快速原型 下颌骨缺损 下颌骨重建 髂骨移植 坚固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锁定钢板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至2012年期间近端骨折患者56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结果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优良率为90.48%,显著高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优良率(75.00%)和治疗桡骨近端骨折的优良率(78.95%)(p<0.05)。结论锁定钢板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疗效最佳,可大量应用于临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股骨近端骨折,桡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后的严重并发症,一旦护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发生肢体功能丧失或截瘫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挤压综合征而威胁生命。通过对20例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和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我们认为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及处理措施是治疗该疾病,改善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骨筋膜室综合征 护理 骨折 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伤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急诊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4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SA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外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节约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 心理护理 骨外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