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10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其中57例患者行规则性切除术治疗,另49例患者行非规则性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6%,组间差异亦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则性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一种理想术式,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规则性肝切除术 非规则性肝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对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家属投诉及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60例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并分为常规护理组及循证护理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给予循证思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家属投诉、护理质量满意度效果评价。结果常规护理组出现了7例术后并发症、9例不良反应、2例家属投诉、护理质量满意度70%,循证护理组1例术后并发症、2例不良反应、0例家属投诉,护理质量100%,循证护理组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循证思维护理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及家属投诉、使患者满意、提高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肝内外胆管患者 循证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EMS碎石清石系统联合胆道镜治疗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采取开放手术胆总管切开及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使用肾镜、EMS超声碎石清石系统、纤维胆道镜治疗内外胆管结石213例。结果  2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3min-273min,出血15ml-110ml,平均住院时间7-13天。术中无胆管撕裂,术后出现胆漏2例,无腹腔出血、发生,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发生。161例病人一期取净结石,46例内胆残留结石,术后2个月经窦道使用纤维胆道镜取出。6例内三级以上胆管残石无法取出。术后服用中药、中成药及熊去氧胆酸胶囊排石及防治结石复发。结论  应用EMS联合胆道镜治疗内外胆管结石碎石、取石效率高,手术安全,术后恢复快,适合应用于治疗内外胆管结石体积较大、结石较多的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内外胆管结石 胆总管探查术 EMS超声碎石清石系统 胆道镜
  • 简介:目的探讨传统手术和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自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因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收入院的患者进行研究,按手术方式不同以传统开腹手术为对照组,内镜手术治疗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P<0.05),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相对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病人恢复快,值得推广。

  • 标签: 胆囊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 括约肌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胆细胞癌(ICC)患者行手术切除术中,未行淋巴结清扫、阴性淋巴结清扫、阳性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差异,及部分预后相关因素对ICC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ICC的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淋巴结清扫程度分为3组:未清扫组(n=68)、N0清扫组(预防性清扫)(n=41)和N1清扫组(阳性清扫)(n=53)。共有94例行淋巴结清扫,其中仅行第1站清扫者23例,纳入为常规清扫组(n=23);行联合清扫者71例,纳入为扩大清扫组(n=71)。采用Kaplan-Meier法构建生存曲线;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62例患者中男性87例,女性75例,中位年龄60岁。162例ICC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7.6%、16.5%、7.9%。N0清扫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2.1%、31.7%、25.4%,优于未清扫组的34.2%、12.7%、3.4%,也优于N1清扫组的30.3%、1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大清扫组、常规清扫组相比,术后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肿瘤糖类抗原(CA)19-9>50 U/ml(RR=1.425,95%CI:0.962~2.112 )、肿瘤最大径>5 cm(RR=0.672,95%CI:0.456~0.989)、淋巴结未清扫(RR=1.715,95%CI:1.140~2.580)、切缘阳性(RR=0.591,95%CI:0.390~0.897)、术后无辅助治疗(RR=0.663,95%CI:0.504~0.872)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C患者术中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可提高生存率,但扩大清扫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术前CA19-9水平、肿瘤最大径、淋巴结清扫、切缘状态、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管上皮癌 淋巴结切除术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差异巨大,因此治疗前准确鉴别这两种肿瘤意义重大。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扩散加权成像、基于MRI的影像组学、PET-MRI和磁共振弹性成像等MRI新技术较传统MRI可以更加全面的评估两种肿瘤,提高准确率。本文就MRI鉴别肝细胞癌和内胆细胞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内胆癌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位列原发性肝癌第二位,近20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特别东南亚国家呈倍增的态势。内胆癌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内胆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吸虫病等,近年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亦被发现为内胆癌发生的重要病因。本文就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内胆癌潜在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肝内胆管癌 乙型肝炎病毒 血管新生 发病机制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 简介:摘要内胆癌(ICC)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亚洲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人群,因此,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复杂的疾病特征和预后是ICC治疗的极大挑战。为更好地指导ICC诊断与治疗和改善患者生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胆管癌协作组梳理ICC诊断与治疗相关证据,结合临床实践,撰写《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之内胆癌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本共识内容聚焦于ICC的筛查与诊断、病理学诊断及分子分型、多学科综合诊疗、外科治疗、局部治疗、系统治疗,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ICC的诊断与治疗能力,使患者最大获益。

  • 标签: 肝内胆管癌 筛查与诊断 病理学与分子分型 外科治疗 系统治疗 局部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在内胆细胞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62例内胆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学检测措施。按照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检测组和病理学检查组,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检测组采取核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病理学检查组采取病灶穿刺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检测方式的检测准确度。结果62例内胆细胞癌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为96.77%,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内胆细胞癌诊断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测准确率高,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可帮助患者及早发现病灶及时治疗,有效延长患者生命周期,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可以对内胆细胞癌结构全面、清晰的显示,具有较好的诊断准确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在疾病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检测 病理学检查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于内胆癌诊断中联合应用CT以及MRI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4例内胆癌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均采取手术以及病理确诊,在诊断期间采取CT、MRI扫描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所得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相较于病理学诊断所得结果,联合应用CT以及MRI技术取得的符合率较高,可达到98.65%,所得数值高于任何单一检查措施,差异显著,P

  • 标签: CT MRI技术 肝内胆管癌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阳性淋巴结数目(NMLN)、阳性淋巴结比例(LNR)、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在评估内胆癌(IC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10家三甲医院肝胆外科中心行意向性根治性手术治疗的440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其中男性205例,女性235例;年龄(57.0±9.9)岁(范围:23~83岁)。85例(19.3%)合并内胆结石,98例(22.3%)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随访截至2019年4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总体生存率,生存分析中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检验。结果440例患者均接受意向性根治性切除治疗,其中R0切除424例(96.4%),R1切除16例(3.6%)。所有患者均接受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高分化比例为4.2%(18/426),中分化比例为60.6%(258/426),低分化比例为35.2%(150/426);腺癌比例为90.2%(397/440),非腺癌比例为9.8%(43/440);Tis期2例(0.5%),T1a期83例(18.9%),T1b期97例(22.0%),T2期95例(21.6%),T3期122例(27.7%),T4期41例(9.3%)。所有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4.0个月,1、3、5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4.3%、37.7%、18.3%。175例(39.8%)患者出现淋巴转移,清扫淋巴结[M(QR)]6(5)枚,NMLN为0(1)枚,LNR为0(0.33),LODDS为-0.70(-0.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结石、分化程度、有无血管侵犯、LODDS、切缘、T分期是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P值均<0.05)。进一步的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切缘、T分期、LODDS为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结论LODDS可作为IC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分期指标,同时也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胆道肿瘤 肿瘤分期 淋巴转移 阳性淋巴结数目 阳性淋巴结比例 阳性淋巴结对数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内胆细胞癌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效果。方法在2017年6月~2018年9月的时间段内,选取我院内胆细胞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根据其手术与否分为两个组别,其中,进行手术治疗的组别为观察组,25例患者,未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25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预后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1、2、3年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对内胆细胞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帮助患者更好的面对病情,可以作为治疗内胆细胞癌的常用手段,进行推广。

  • 标签: 肝内胆管细胞癌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联疗法治疗不可手术切除内胆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院内收治的不可手术切除内胆癌患者28例,均采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随访18个月,分析治疗效果、死亡、生存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8例内胆癌共48个病灶,经治疗后,客观缓解率77.55%(38/49),术后1个月完全消融率89.58%(43/48);末次随访显示ALT升高(25/28)、AST升高(26/28)、腹痛(27/28)、乏力(23/28)、食欲下降(20/28)、恶心(26/28)、发热(23/28)、中性粒细胞下降(23/28),WBC下降(22/28);末次随访生存57.14%(16/28)。结论:采取四联疗法可有效治疗不可手术的内胆癌,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 标签: 化疗 免疫治疗 放疗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左内外胆管结石合并狭窄胆管炎是肝胆科常见病。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了一种在腔镜下小范围切联合胆道扩张支撑术处理左肝胆管结石伴狭窄胆管炎的新方案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有限的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发现,该方案既能有效支撑狭窄胆道,又能减少患者的切范围,符合现国内外推荐的控制损伤原则,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 作者: 沈泽锋 陈晨 耿智敏 毛先海 李敬东 宋天强 孙传东 吴泓 程张军 林瑞新 何宇 翟文龙 汤地 汤朝晖 梁霄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杭州 310000,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西安 710061,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长沙410005,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充63700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天津30006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青岛26600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成都 61004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肝胆外科,南京210009,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长春130021,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重庆400038,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郑州450052,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普外科,深圳 51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内胆癌(ICC)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生存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8月至2021年5月国内13家医疗中心连续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治疗的351例I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190例,女性161例,年龄[M(IQR)]61(14)岁(范围:23~93岁)。将总队列随机分为训练集(264例)和验证集(87例)。通过门诊或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基于训练集数据,利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ICC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通过内部和外部验证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获益。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远期生存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A19-9、CA125、腹腔镜术中中转开腹和淋巴结转移状态是训练集ICC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基于上述筛选得到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生存列线图。ROC曲线提示,训练集患者术后的1、3、5年总体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794(95%CI:0.721~0.867)、0.728(95%CI:0.618~0.839)、0.799(95%CI:0.670~0.928),验证集患者术后的1、3、5年AUC分别为0.787(95%CI:0.660~0.915)、0.831(95%CI:0.678~0.983)、0.810(95%CI:0.639~0.982)。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CA19-9、CA125、腹腔镜术中中转开腹和淋巴结转移状态等ICC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生存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

  • 标签: 胆管肿瘤 肝切除术 腹腔镜 多中心回顾性 生存列线图
  • 作者: 邓娟 王俊 李昇霖 刘显旺 薛彩强 周俊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27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常规检查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鉴别诊断不典型脓肿与内胆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ICC和19例不典型脓肿患者的MR图像,观察两组间病灶MR征象及病灶边缘实性部分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ean)值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elative ADC,rADC)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两组MR征象及ADC值的差异。结果ICC与不典型脓肿在动脉期断环征、组织异常灌注、包膜的皱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C病灶边缘实性成分ADCmean值为(0.84±0.14)×10-3 mm2/s,rADC值为(0.70±0.12);脓肿边缘实性部分的ADCmean值为(1.04±0.10)×10-3 mm2/s,rADC值为(0.95±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Cmean值、rADC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964,ADCmean值以0.86×10-3 mm2/s为截断值,鉴别两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和63.2%,rADC以0.83为截断值,鉴别两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4.2%。结论MR常规检查联合DWI有助于鉴别ICC与不典型脓肿。

  • 标签: 胆管细胞癌 肝脓肿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部分切除术在治疗内胆结石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结石患者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用外科正常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外科正常护理基础上,采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恢复相关指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引流量也少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相比参照组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内胆结石的临床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健康,提高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肝内胆结石 肝部分切除术 临床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的胆管结石手术最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8例胆管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胆管结石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高热护理,皮肤护理注意凝血机制障碍表现,预防并发急性胆管炎发生。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引流管、皮肤护理,观察有无腹腔内出血、胆道出血、胆瘘、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后护理措施有效落实,能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胆管结石病人尽早康复。

  • 标签: 胆管结石 手术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