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选择合理的判断指标和可行的图像分析方法,评价^99mTc-MIBI核素显像预测鼻咽癌多重耐药的可能性。方法:选取32例病理证实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患者,治疗前行^99mTc-MIBI核素显像,在病灶最明显的横断面图像上获取病灶的放射性计数,以脑部、斜方肌、肺部作为本底分别计算早期、延迟显像的肿瘤摄取比值和清除率,以MRI结果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选择合适的图像分析方法。结果:高反应组的早期和延迟期摄取比值均大于低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反应组与低反应组之间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早期和延迟摄取比值诊断化疗耐药性,均以脑部为本底时效果最佳;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SE=0.042;95%CI:0.860~1.026;P=0.002)和0.929(SE=0.050;95%CI:0.831~1.027;P=0.02),最佳诊断值分别为23.29和19.14;前者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80.0%,后者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77.3%。结论:以脑部为本底计算99mTc-MIBI摄取比值是诊断鼻咽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理想指标。

  • 标签: 多重耐药 鼻咽癌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本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淋巴显像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腹部影像分型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相关影像学资料。8例患者在直接淋巴造影术后胸腹部MSCT联合扫描。结果经MSTCT淋巴管成像图片显示所有患者均为病变肠管和肠管以外病变,其中有8例为肠管扩张,有8例为肠壁增厚,有4例为胸腔积液,有6例腹腔积液,有2例为心包积液,有8例为肠系膜水肿包纵隔淋巴反流,有5例为肠系膜结节,有1为腹腔淋巴管瘤,有5例肠淋巴干反流,有8例腰淋巴肝反流。结论MSTCT淋巴管成像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可准确的诊断出患者肠管中的病变组织位置。

  • 标签: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部影像 淋巴显像
  • 简介:对大多数肿瘤而言,^18F—FDGPET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在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瘤的诊断检出率、淋巴瘤分期和再分期、疗效预测和评估、检测微小残留病灶、监测复发和预后判断均优于CT或^67Ga。PET常上调淋巴瘤分期(约40%),PET的检出效能随淋巴瘤的组织类型而变动,尤其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霍奇金病诊断率高。对骨髓累及的检出PET/CT可补充骨髓活检(BMB),但不能取代BMB。PET较^67Ga对脾淋巴瘤有更高的检出率。治疗早中期PET/CT是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独立的预后指标。FDG并非肿瘤特异性物质,FDG—PET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需注意鉴别,可能时进行组织活检。

  • 标签: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恶性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PET/CT显像与全身骨扫描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比较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40 例患者在 2 周内接受 PET/CT显像与 全身骨扫描诊断,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判断两种方法的 特异 性 、敏感度、准确 率 。 结果: PET/CT显像诊断 特异 性 、 准确 率 、敏感度均比 全身骨扫描 高,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TEP/TDM 成像可以准确地诊断 主要损伤部位 和其他部分的转移,同时准确地诊断骨转移,提供用于诊断 、阶段化 的宝贵信息 。 评估 肿瘤患者骨转移诊断 的 有效性和预测性 。

  • 标签: PET/CT显像 全身骨扫描 转移性骨肿瘤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肾动态显像诊断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于2017年11月~2018年6月我院所接收的70例肾动态显像诊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对象,根据护理干预的应用措施不同分为综合组和传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35例。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统计综合组和传统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并且进行检测依从性以及显像失败率等指标的对比观察。结果综合组的检测依从性33例(94.29%)显著高于传统组24例(68.57%),综合组的显像失败率1例(2.86%)显著低于传统组6例(17.14%),且对照均存在P<0.05则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肾动态显像诊断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显像失败的几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核医学显像在心血管疾病和 骨病变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3 年 2 月~ 2017 年 1 月, 医院共开展心血管病、 骨 肿瘤筛查 诊断核医学显像 260 例,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52 例, 208 例患者进行 SPECT 全身骨显像。 结果: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诊断心脏疾病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 为 78.13% ( 25/32 )、 50.00% ( 10/20 )、 71.43% ( 25/35 )、 58.82% ( 10/17 )、 67.31% ( 35/52 ), SPECT 显像诊断骨恶性病变则为 89.02% ( 73/82 )、 76.61% ( 95/124 )、 71.57% ( 73/102 )、 91.35% ( 95/104 )、 81.55% ( 168/206 ) 。结论:核医学显像 可作为心血管疾病和骨病变筛查诊断技术,特别是在骨肿瘤筛查、性质判断上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核医学显像 心血管疾病 肿瘤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联合局部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质疏松患者功能不全性骨折(I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6月于河南省骨科医院收治的90例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的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和阳性部位的局部SPECT/CT融合显像结果,分析联合显像对IF的临床诊断效能。9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58例,年龄(67.56±7.68)岁,其中22例可疑IF、68例已确诊局部IF。所有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均经过6个月以上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证实。结果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共检出IF病灶234个,均表现为显像剂摄取增高,病变部位及个数为骨盆78个、腰椎49个、胸椎46个、肋骨45个、股骨8个、胫骨4个、跟骨3个及胸骨1个。全身骨显像联合局部SPECT/CT融合显像对IF的诊断灵敏度为100%(234/234)。68.89%(62/90)的患者联合显像检出的IF数目多于显像之前已知的骨折数目。在局部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范围内,CT显示骨折病灶293个,其中SPECT/CT诊断新鲜IF病灶234个、陈旧性IF病灶59个,SPECT/CT对新鲜IF的诊断灵敏度为100%(234/234)。结论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联合局部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质疏松患者IF病灶数目的全身显示及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骨折,应力性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99m锝美罗酸盐
  • 作者: 苗红关辉(通讯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抚顺市何氏眼科医院 辽宁抚顺 113006)  【摘 要】目的:对眼内存在异物采取高频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进行诊断,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我院眼科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眼内异物的36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检查结果表示,异物检出率达88.9%(32/36),其中有24只为眼内异物,有6只为眼球壁异物,有2只为眼眶内部的异物。结论:对眼内异物可以采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其血流显像图可以进行确切诊断,特异性比较高。  【
  • 简介:摘要笔者报道了一例原发性乳腺骨肉瘤(POB)的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病例,分别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超声、CT及99Tcm-MDP全身骨显像等方面分析了该病的特点,并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了POB的影像学特征。POB临床罕见,99Tcm-MDP全身骨显像有助于发现转移灶、多灶病变、疾病的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估针对CD147的美妥昔单抗靶向结合其他肿瘤的能力。方法:在人肿瘤细胞系的BALB/c裸小鼠转移瘤模型中,以125I标记美妥昔单抗HAb18F(ab’)2,利用小动物SPECT/CT显像长时间持续观察HAb18F(ab’)2靶向结合人肝癌SMMC-7721、胰腺癌SW1990和肺癌A549细胞的能力,并利用仪器自带的InVivoScope软件计算肿瘤/肌肉(tumorto-muslce,T/M),比较不同肿瘤摄取125I-HAb18F(ab’)2的能力。结果:SPECT/CT显像结果表明,SMMC-7721、SW1990和A549细胞均高度摄取125I-HAb18F(ab’)2,呈现明显的肿瘤放射性浓集,全身放射性本底低,影像对比度高,T/M比值分别达432、234和26。其中,SW1990与SMMC-7721一样持续摄取长达9d以上。结论:3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均能高度摄取美妥昔单抗,并且在肿瘤中滞留时间较长。美妥昔单抗不仅可以用于肝癌,也可试用于肺癌、胰腺癌等其他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CD147 美妥昔单抗 125I标记 SPECT/CT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2016年例行PICC置管(盲穿法)的46例新生儿为对照组,2017年—2018年的35例在超声血流显像技术下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导管位置准确率,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出血量,静脉炎发生率,心率波动水平,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新生儿PICC置管的成功率,并缩短PICC置管时间,安全性高,适用性强。

  • 标签: PICC置管 新生儿 超声血流显像技术 盲穿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制备叶酸靶向相变型载硫化铋(Bi2S3)纳米粒(FBS-PFH-NPs)并用于体外细胞靶向及CT/超声显像。方法采用旋转蒸发法和声振法制备FBS-PFH-NPs,检测其基本性质;以宫颈癌Hela细胞验证FBS-PFH-NPs体外寻靶能力;观察60、90、120、150、180W功率HIFU辐照后FBS-PFH-NPs回声强度和温度变化,以及纳米粒中Bi2S3浓度为1.0、2.0、3.0、4.0、5.0mg/ml时FBS-PFH-NPs体外CT及超声显像效果。结果光镜下FBS-PFH-NPs呈球形,平均粒径(458.50±69.22)nm;Bi2S3均匀分布于其外壳,浓度为1.0mg/ml。FBS-PFH-NPs大量结合于Hela细胞周围。HIFU辐照后,FBS-PFH-NPs发生液气相变,且随功率增高,FBS-PFH-NPs回声强度及温度均逐渐增高(F=110.09、440.69,P均<0.01)。随纳米粒中Bi2S3浓度增高,FBS-PFH-NPs的CT值及回声强度均逐渐增高(F=146.14、16.74,P均<0.01)。结论FBS-PFH-NPs兼具靶向Hela细胞及CT/超声双模态显像能力。

  • 标签: 造影剂 硫化铋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作者: 樊芹吴越蒋月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高频超声显像在小儿小肠套叠诊断和灌肠复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间收治的小肠套叠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腹部高频彩色超声检查,观察其超声诊断声像图。同时,将确诊为小肠套叠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实施高频超声引导下的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胸腹透视下进行灌肠复位,分别计算各组患儿治疗的成功率。结果:50例经高频超声诊断的患儿中,46例可以在右腹部明显观察到套叠包块的存在(1例患者同时存在两处套叠的情况),位于中腹部、左上腹脾曲部、左下腹部、脐上横结肠部的患儿各有1例,患儿腹部包块的超声横断面有“同心圆征”或“靶环征”,且在纵断面有“套筒征”。经不同复位方法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灌肠复位成功率分别为92.0%和8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通过高频超声显像能对小儿小肠套叠的相关情况进行基本判断,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在超声引导下实施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操作简便、耗时短,具有很高的成功率,中转开腹手术率低,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用SPECT/CT显像与MRI联合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抽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经临床诊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行SPECT/CT、MRI显像,得到SPECT/CT、SPECT、CT以及MRI图像,将SPECT/CT与MRI的联合的显像结果设为A组,SPECT/CT显像结果设为B组,SPECT显像结果设为C组,MRI显像结果设为D组,CT显像结果设为E组。观察各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诊断,比较A、B、C、D、E五组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阳性率,A组结果明显优于其他四组,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不同显像方法诊断出的病灶的数目及病灶所在的部位不同,比较组间在诊断时所检出的病灶数以及其分布情况,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于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取SPECT/CT显像与MRI联合诊断的手段,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减少了漏诊情况,能更好地对此类患者作出诊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SPECT/CT MRI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1C-胆碱显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9年间在我院行脑部或颅底11C-胆碱PET-CT显像怀疑脑部或颅底肿瘤的患者共23例,部分患者同时行18F-脱氧葡萄糖显像。对2种显像显像效果进行视觉评估及半定量分析,同时统计胆碱显像阳性及阴性病灶并进行良恶性判定。计算11C-胆碱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识别胆碱显像真阳性与假阳性病灶SUVmax的最佳临界值。结果23例患者中3例因失访或其他原因未纳入研究,剩余20例患者中12例同时行18F-脱氧葡萄糖显像,11C-胆碱显像在视觉评估及半定量分析方面均优于18F-脱氧葡萄糖。11C-胆碱显像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39.1%,阳性预测值为50%,阴性预测值为100%。11C-胆碱显像识别真阳性与假阳性病灶SUVmax的最佳临界值为1.82。结论11C-胆碱显像效果优于18F-脱氧葡萄糖显像,同时发现11C-胆碱显像阴性的病灶提示良性可能性极大,且其在恶性胶质瘤、颅底恶性肿瘤及脑转移瘤检出方面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脱髓鞘病变等假阳性病变存在。

  • 标签: 脑肿瘤/PET-CT诊断 11C-胆碱 18F-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人血清白蛋白(HSA) SPECT/CT显像对蛋白丢失性肠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99Tcm-HSA SPECT/CT检查的55例低蛋白血症患者[男21例,女34例,年龄5~78 (46.7±13.5)岁]的资料,以临床最终诊断为标准,分别计算动态平面显像和SPECT/CT显像对蛋白丢失性肠病的诊断效能,并采用χ2检验对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55例患者中46例临床最终诊断为蛋白丢失性肠病。99Tcm-HSA平面显像和SPECT/CT显像对蛋白丢失性肠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30%(42/46)和100%(46/46)、6/9和8/9、87.27%(48/55)和98.18%(54/5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5.73、4.27、5.42,均P<0.05)。结论在99Tcm-HSA平面动态显像基础上,SPECT/CT显像对肠道蛋白丢失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对蛋白丢失性肠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蛋白丢失性肠病 血清白蛋白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