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球化主要指商品、资金、信息、人员(部分的)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以合理配置。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过程。

  • 标签: 全球化 国际关系 东亚经济 国家安全 金融危机 中国
  • 简介:在研究东亚社会司法改革问题时首先需要对东亚法治的基本范畴与司法理念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司法改革首先涉及到整个社会改革理念问题,需要从东亚法治的历史、价值与事实关系中解释东亚社会中司法的结构及其改革的意义

  • 标签: 司法改革 东亚国家司法 宪政基础
  • 简介: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强烈地暗示我们,伴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其他亚洲国家为维持稳定的均势一定会动员自身资源并寻求相互间更紧密的合作。虽然已有证据显示,过去20年里这种制衡机制已在发挥作用,但直到最近这

  • 标签: 东亚大国关系 均势 美国 评估 失衡 国际关系理论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26名来华的东亚留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网络交往与东亚留学生适应的关系,考察网络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在华的东亚留学生总体适应状况良好;2.适应中的人际关系适应、校园适应、情绪适应与网络交往中的网络社交自我知觉和网络关系依赖显著负相关,而与网络社会支持中的信息支持显著正相关;学习适应则与网络人际关系、网络社会支持中的信息支持、友伴支持和情感支持显著正相关;3.网络人际关系能够正向预测学习适应,信息支持在网络人际关系和学习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东亚留学生 适应 网络交往 网络社会支持
  • 简介:东亚夏季风可显著影响中国季风区气候变化,但是季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夏季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尚不明确。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了中国季风区植被NPP,分析了其与夏季风指数的相关关系,探讨了其对夏季风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发现,我国南、北方植被对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响应方式和机理并不相同。强夏季风年北方植被NPP增加,而南方植被NPP减少。东亚夏季风对中国华北平原植被生长季NPP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该地降水量实现的;京、津、冀地区植被NPP受东亚夏季风带来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叠加影响,因而成为北方对夏季风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东亚夏季风对我国南方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植被NPP的作用是通过影响太阳辐射实现的,强夏季风导致太阳辐射减弱,从而使各省植被NPP减少。南方沿海的浙江和福建,强季风年带来的弱太阳辐射和低温是该地植被NPP减少的原因。广东、台湾植被NPP则主要受强夏季风带来的低温影响。

  • 标签: 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中国 东亚夏季风 植被
  • 简介:'东亚的多彩发展与中日韩的贡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1月4—5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会议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及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关东大学、南首尔大学,日本国际论坛、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东海大学、新潟大学、明治大学.

  • 标签: 一带一路 东北亚地区 朝核问题 亚洲文化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东北亚合作
  • 简介:新世纪以来,以日韩为代表的东亚、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电影在不同的背景及产业政策推动下,本土/民族电影开始走向崛起,一方面是国产电影可以在本土市场与好莱坞平分秋色,甚至一些类型片打开了区域市场(如韩流、泰国动作片等),另一方面一些艺术电影频频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推动了艺术新浪潮的出现(如90年代以来的日本、韩国电影,近几年的泰国电影)。与此同时,这十年也是这些区域经济在世界经济版图上崭露头角的时代。因此,这十年来这些亚洲区域电影的发展之路值得认真总结。

  • 标签: 本土电影复兴 产业政策 类型片 艺术新浪潮
  • 简介:在2月29日永川区召开的“2008东亚女足锦标赛决赛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会上,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永川分公司被评为“2008东亚女足锦赛决赛组织工作先进集体”。

  • 标签: 组织工作 先进集体 中国移动 东亚
  • 简介:林珉旭那一代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这样一种倾向:回避以抵抗和组织的方式对政治议题做出直接回应。相应地,在韩国以及东亚其它地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创意工作者们开始通过娱乐化、个性化和戏谑的方式进行社会活动。

  • 标签: 林珉旭 艺术欣赏 艺术创作 艺术评论
  • 简介:儒家特色的知识论发源于“心”,而“心”的功能则不限于“思”,还扩充于“性”“情”和“命”,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格物致知”和“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础,其特色是具有伦理性的知识论。具有“思想”和“伦理”双重功能的“心”发用流行为“天地良心”,其“知行合一”的目的则是“修、齐、治、平”;而人以“天地万物之心”,不仅能思考“天地万物”的物理,而且能体会“天地大德曰生”的伦理,是所谓“尽性命之学”。王阳明将儒家心性学的传统发扬光大,以“致良知”为其思想“大端”,揭示了儒家心性本位的知识论所独有的主体性、公平性、实践性和伦理性,映射出了中国人生气勃勃而又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

  • 标签: 阳明学 心性 知言 致良知
  • 简介:摘要本文在学习了东亚季风有关知识背景基础上,选取东亚夏季风低频震荡和我国东部降水关系若干文献,通过对其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分析思路及研究结论作出初步归纳和总结,重点学习不同文献中采用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了解东亚夏季风低频振荡对我国东部降水影响的有关研究和进展。

  • 标签: 东亚夏季风 大气低频振荡 降水
  • 简介:研究海洋的波候变化是了解海洋动力过程对气候变迁响应的关键。渤海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波候在长期风场变化影响下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文章采用1950~2011年NCEP再分析资料中的渤海海域10m风场资料,利用SWAN模式模拟逐月渤海波浪的有效波高、波向、波周期,分析该海区波候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950~2011年期间渤海海域的有效波高呈现下降的趋势;波向角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波周期相对平稳,略有上升;有效波高平均下降0.3cm/a,波向角度平均增加0.12°/a。有效波高在1968年前后显现突变点,波向角度约在1960年突变,波周期在1965年左右出现突变点。渤海波候变化与海气振荡密切相关,是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变异导致的结果,长期气候变化背景下,东亚环流天气系统的长期变化(包括东亚季风强度、夏季风北界的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与强度的变化、脊点位置西伸与北进,以及西风指数的强弱变化等),是影响和控制渤海海域波气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波候 有效波高 西太平洋副高 西风环流 东亚季风
  • 简介:如果对苏东地区与南欧、拉美转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比较,  (二)南欧、拉美、东亚等地转型的比较,关于拉美、南欧能否与原苏东国家进行转型比较的争论仍在继续

  • 标签: 世界政治论文 东亚国家转型 南欧拉美
  • 简介:东亚的资本主义与文化──对韩国与台湾不同的企业结构的分析尹保云一.资本主义精神在战后向东亚的转移从总体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时代没有为“资本主义精神”的发扬提供充分的条件,资本主义不仅在非西方国家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在西方国家也处于R趋衰落之...

  • 标签: 资本主义精神 台湾公营企业 企业结构 韩国 现代化理论 家庭公司
  • 简介: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化的鬼怪存在很大差异,韩国鬼怪类型片叙事结构更具有强烈的传统鬼怪文化色彩,鬼怪文化在中国现代社会中难以获得存在的合法性

  • 标签: 东亚电影 中国日本 传统鬼怪
  • 简介:为促进公司治理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2005年3月11—13日,在上海锦江饭店举办了“中国与东亚国家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协办,重点讨论中国与东亚国家的公司治理问题,特别是制度环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以及由此衍生的会计与财务问题。

  • 标签: 制度环境 公司治理机制 企业管理 文化价值 股权结构 信息披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