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酪酸梭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8月本院接受治疗的272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1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实验组患儿则给予酪酸梭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好转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患儿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酪酸梭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促进疾病治愈。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散 消化不良性腹泻 醒脾养儿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醒脾养儿颗粒和酪酸梭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签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1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平分为两组,对照组(n=55)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组(n=55)给予醒脾养儿颗粒和酪酸梭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81.82%)(P<0.05)。结论:与单一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相比,联合酪酸梭散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患儿的腹胀、腹泻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崇。

  • 标签: 小儿消化不良 腹泻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 简介:目的研究我院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的耐药性及ESBLs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3月临床分离的92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用K-B纸片法作药敏试验,酶抑制剂增强法表型确证,应用PCR、产物测序,确定ESBLs基因型。结果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0.6%和57.3%;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100%敏感,产ESBLs大肠埃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8.2%、14.7%、5.9%和29.0%,产ESBLs肺炎克雷伯则分别为75.6%、35.6%、28.9%和5.2%。92株产ESBLs菌株中,共检出7种β内酰胺酶基因型,TEM型酶的检出率为70.7%,均为TEM-1广谱酶,CTX型、SHV型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6.3%和44.6%,其中CTX-M-14阳性率为48.1%;SHV基因型都在肺炎克雷伯中检出。结论我院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耐药情况严重,且其耐药表型也不尽相同。CTX-M型是我院产ESBLs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中流行的基因型。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基因型
  • 简介:目的观察镰刀毒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脱氧雪腐镰刀烯醇(DON)对培养心肌细胞Ca2+通道单通道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2日龄Wistar大鼠,分离心肌细胞,培养基为80%DMEM与20%小牛血清,于37℃,在含5%CO2与95%空气的培养箱内进行培养,于培养24~48h期间进行实验记录.采用贴附式膜片钳技术,记录心肌细胞B、L、T三型Ca2+通道单通道电活动为加入毒素前对照,然后向培养基中加入1mg·ml-1DON,以观察DON对心肌细胞Ca2+通道单通道电活动的影响.结果DON浓度为1mg·ml-1时,心肌细胞B,L,T三型Ca2+通道均受到明显的阻滞.其阻滞作用表现在使B、L、T三型Ca2+通道的开放时间分别缩短47.3%,42.1%和17.1%,关闭时间分别延长283.3%,92.8%和40.7%,使通道的开放概率分别下降77.8%,71.1%和42.8%.而对流过B,L,T三型Ca2+通道的Ba2+流幅值均无明显影响.结论DON能抑制大鼠培养心肌细胞的Ca2+通道.

  • 标签: 镰刀菌毒素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心肌细胞 CA^2+通道 阻滞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的分布和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某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间临床送检各类标本进行培养,用CLSI/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法检测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2007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16.20%,2008年为25.80%,2009年为40.96%。标本主要分布于痰,咽拭子和尿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有明显的逐年增高趋势。它对亚胺培南呈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联合酶抑制剂的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对三代头孢菌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均出现较高耐药。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分布在不同的标本中,其检出率和耐药性正在逐年增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是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的较佳药物。

  • 标签: 产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具体疗效。方法:以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9年1月~2021年3月间共筛选42例,按治疗方法加以分组,即以接受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以接受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散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各2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腹痛改善、腹胀恢复、腹泻停止以及大便性状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就皮疹等不良反应而言,观察组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明显好于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患儿的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得以快速改善,总治疗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更少。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酪酸梭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诊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共150例并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奇数偶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75)和参照组(n=75),参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酪酸梭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比对分析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腹泻症状消失时间、白细胞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参照组均更低,治疗有效率相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比对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确切,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均较高。

  • 标签: 消化不良性腹泻 酪酸梭菌活菌散 醒脾养儿颗粒
  • 简介:摘 要:阴道炎有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外阴阴道念珠病等,外阴阴道念珠病的病原体为白色念珠,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当患者阴道糖原含量显著增加,酸度增高显著,患者体内维生素B含量少的时候,就会在阴道内大量繁殖白色念珠,导致感染。临床上细菌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细糊状,淡黄色,有鱼腥味等。过度使用抗生素或患者雌激素水平低时,乳酸杆菌的正常生长会受到控制,因此杆状和厌氧菌等容易大量繁殖,最后引起细菌性阴道炎。毛滴虫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主要是由于阴道内pH值发生变化,破坏防御机制,引起细菌感染而导致疾病。妇科中阴道炎是比较常见的炎症性疾病,是因阴道的防御能力被破坏,病原入侵引起炎症。阴道炎临床表现主要以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稀薄以及呈淡黄色比较常见。如果阴道炎用药不合适或耽搁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临床治疗常使用抗生素或者抗真菌药物等治疗,效果也明显,但使用消炎药会导致耐药增强,容易复发。所以,本研究旨在对乳酸阴道胶囊与甲硝唑片治疗联合使用,探讨其对阴道乳酸的影响,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

  • 标签: 乳酸菌 甲硝唑片 康复 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固定矫治牙龈炎患者接受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的情况,评估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群组成结构产生的影响。方法:入选接受固定矫治牙龈炎60例患者,结合治疗方式划分2组,即接受生理盐水治疗的一般治疗组与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的复方组,两组患者数量相同,研究患者群结构的实际变动。结果:治疗之后,复方治疗组人员牙龈指标、斑指标与龈沟出血指标依次是(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中,酪酸梭散+醒脾养儿颗粒的有效性,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10月-2021年9月为此次调查与分析时间,收集6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患儿作为此次调查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即研究组(酪酸梭散+醒脾养儿颗粒)、对照组(醒脾养儿颗),每组各30例,分析上述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结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醒脾养儿颗粒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小儿消化不良病症中肠炎宁颗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7月诊治的60名消化不良的儿童,根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照组服用西药酪酸梭二联活散,研究组服用肠炎宁颗粒,对比二者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儿腹胀、腹痛、腹泻、大便性状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67%,超过对照组的73.33%,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消化不良患儿来说,肠炎宁颗粒的服用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清热利湿、行气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炎宁颗粒 消化不良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衣芽孢杆菌结合双歧杆菌每年防治老年人慢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住院的60例老年人慢性腹泻病人随意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双歧杆菌三联活防治,观察组用地衣芽孢杆菌活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防治。评价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率、腹泻等级、肠黏膜屏障功能(内毒素和D-乳酸)、消化道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和大肠杆菌)以及不良反应发病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90.00%VS73.33%,P<0.05);两组治愈后腹泻等级比治愈前观察组腹泻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 慢性腹泻 地衣芽孢杆菌 双歧杆菌三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腹泻采用酪酸梭肠球菌三联活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2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随机将其分为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蒙脱石散治疗)、41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酪酸梭肠球菌三联活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腹泻患儿采取酪酸梭肠球菌三联活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能取得显著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总结并阐述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接收的急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7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酪酸梭散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醒脾养儿颗粒,以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症状改善时间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症状的改善时间也明显更少,进行统计学比较均有意义;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看,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高。结论醒脾样儿颗粒联合酪酸梭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显著,安全性和有效均较高,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疾病治愈的时间,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联合应用 消化不良性腹泻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肠球菌三联活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疾病的效果。方法:以68例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为样本,样本均在2021年01月至2022年06月收治,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儿34例(实施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患儿34例(实施酪酸梭肠球菌三联活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对照组患儿和研究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大便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组间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疾病应用酪酸梭肠球菌三联活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有助于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促进其病情康复,应用效果显著,建议临床医学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疾病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酵母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小儿肠道群的影响。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RVE患儿分成甲乙两组各53例,分别给予其对症治疗与此基础上布拉酵母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91%,显著低于乙组的98.11%(P

  • 标签: RVE 肠炎 布拉酵母菌 肠道菌群
  • 简介:目的研究美罗培南、头孢米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7种常见抗生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的接种效应。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7种抗生素对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在标准细菌接种量(5×10^5CFU/mL)和高接种量(5×10^7CFU/mL)时的MIC。结果随着接种量增加,美罗培南和头孢米诺对所有受试菌株的MIC无接种效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SHV-12型和1株CTXM-14的MIC表现出接种效应;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存在接种效应的菌种分别占所有受试菌株的86.4%(19/22)、40.9%(9/22)、100%(22/22)和100%(22/22)。结论对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美罗培南和头孢米诺不存在接种效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部分基因型ESBLS菌株(SHV-12型和1株CTX-M-14菌株)存在接种效应,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存在接种效应。

  • 标签: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接种效应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