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该文首先阐述了对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目标模式进行设计的重要性,认为改革必先设计,设计是成功之母,"系统"是确定目标模式的基本要求,正确的目标定位是框架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此基础上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目标模式框架设计的思路.

  • 标签: 农村 卫生事业 目标模式 设计
  • 简介:为保证《中国药典》2010年版编制工作的顺利启动,按照《中国药典》编制程序,国家药典委员会于2006年5月31日在北京召开了新版药典设计方案标准工作研讨会,有关药典委员会委员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王平副秘书长主持。

  • 标签: 《中国药典》 标准工作 北京 设计 国家药典委员会 编制工作
  • 简介:目的有限元方法被用于探索切牙瓷贴面的应力分布,分析当应用边端覆盖及存在牙体缺损时(冠折),切腭边缘线的设计。方法和材料观测用8种不同的瓷贴面设计对完整的或折断的切牙进行的修复,腭侧边缘设计为对接、延伸无角肩台等不同形式。复制一切牙颊舌向切片模型,并用2维有限元对其应力分布进行评价。在腭侧切嵴上加载一50N的水平力,以模拟最大功能负荷,并计算腭面正切应力。结果在切腭修复边缘区域可检测出明显的应力差异,具有少量切端覆盖的修复边缘(对接或小无角肩台)存在较低的拉应力或均匀的压应力。当修复体采用延伸无角肩台至腭凹部位时,遭受高拉应力。如牙齿有中度冠折(切1/3)或重度磨耗,应用对接边缘可限制瓷向腭侧的延伸,因而可减少修复体界面的应力量。如牙齿重度冠折(切2/3),无论采用对接或浅无角肩台,当其位于光滑凸起的舌隆突上时,修复边缘都只遭受低拉应力。结论由于矿化牙结构本身存在的几何外形及自然弹性模量,当对牙进行资贴面修复时于腭凹部易形成拉应力集中。长无角肩台延伸至腭凹部位是不适当的,因为相对薄层的瓷将位于最大的拉应力区。尤其在中度冠折和重度磨耗时浅无角肩台或对接边缘设计应被常规采用。

  • 标签: 有限元分析 优化修复设计 前牙 烤瓷粘接 修复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冠修复前后龈沟液内毒素含量的变化,评价3种冠边缘设计对牙龈状况与龈沟液中内毒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要求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的就诊患者,随机分为A:肩台组、B:浅凹型肩台组、C:刃状边缘组,每组各10例。分别将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6个月的龈沟液样本内毒素量,龈沟液量及牙龈指数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3组患牙冠修复后1个月各项指标明显上升。冠修复后6个月A,B两组各项指标下降至接近牙体预备前水平;C组内毒素水平无下降,牙龈指数、龈沟液量与修复后1月相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只要按要求制作,A、B组龈边缘形式的修复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修复效果明显优于C组。

  • 标签: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冠边缘 龈沟液 内毒素
  • 简介:目的报道利用彩色多普勒影像技术(CDFI)设计腹部轴型皮瓣修复上肢深部创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上肢创面特点,选用髂腰皮瓣、下腹部皮瓣和胸脐皮瓣共3个部位8个皮瓣,术前传统方法设计皮瓣后,应用CDFI检测轴型皮瓣供血动脉的起止点和长度等,根据检测结果再次设计皮瓣并转移覆盖上肢创面.结果CDFI检测结果与术中所见相符,8例皮瓣完全成活.结论CDFI对腹部轴型皮瓣血管判断具有简单、直观和无创的特点,为确定腹部轴型皮瓣移植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影像技术 腹部 轴型皮瓣 上肢 深部创面修复 CDFI
  • 简介:目的:应用几种质控方案设计工具,根据我室现有检测方法实际性能设计理性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依据美国CLIA'88能力验证计划的分析质量要求确定临床总允许误差(TEa),以长期室内质量控制的数据估计各方法的不精密度(CV%),以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能力对比检验(PT)成绩估计不准确度(bias%),以此计算临界误差的大小,按照方法的过程能力大小使用质控选择表格进行规则的初期选择,并用功效函数图确认质控方法的性能,确定到达特定水平质量保证时,不同规则及每批测定质控个数需检出的临界误差大小,并建立操作过程规范图.结果:我室总胆红素(TB)、肌酐(CREA)、胆同醇(CHO)的测定在低值水平处方法性能较差,不能很好地检测出误差,需要查找原因进行质量改进,其他项目可根据方法性能选择不同的规则进行控制.结论:通过质控方案设计工具的使用,建立适合本室的方法控制规则,既保证测定结果能够满足临床的质量要求,又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同时通过积极查找并解决不满意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我室的过程能力.

  • 标签: 室内质量控制 质控方案设计工具
  • 简介:斗转星移,共和国度过了五十华诞,新中国的职业卫生事业也以不寻常的姿态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其间辉煌、波折、磨难、困惑、复苏、奋进交替而至,就职业卫生所获得的社会效益而言可谓喜忧掺半,使人感慨系之。作为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其制定与实施的历史沿革,在某种程度上可概略反映职业卫生预防领域的业绩,正确审视上述标准的功能。回顾历史,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对探讨新世纪职业卫生预防面临的课题和解决的途径,不无好处,仅就此谈谈管见。

  • 标签: 卫生标准 历史沿革 企业设计 制定与实施 职业危害 职业卫生
  • 简介:本文从医院动力专业工程设计角度出发,针对治疗、研究SARS及其它烈性传染病,安全性等级高的特种传染病医院,就医疗废弃物的综合处理问题介绍了一些常用处理方法与处理设备.以实例给出了以回转窑污废处理系统为主要处理手段的一个解决方案.介绍了该类医院动力设计的几个注意要点.对后SARS时代综合医院的污废处理问题做了切合实际的表述.

  • 标签: SARS、传染病医院、医疗废弃物、废物收集、垃圾处理、焚烧、回转窑
  • 简介: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与合成多肽方法,寻找SARS-CoVS蛋白的抗原表位,为抗SARS多肽疫苗的深入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网络共享软件对与S蛋白抗原性相关的参数进行预测分析,从而设计S蛋白的抗原表位多肽;将合成的抗原表位多肽免疫家兔,用ELISA法检测产生的抗体.结果ELISA法检测发现,设计合成的2个抗原表位多肽片段(残基348-380,434-470)在家兔体内均能诱导抗体产生.结论设计合成的2个抗原表位多肽片段中包含SARS-CoVS蛋白的抗原表位,免疫家兔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 标签: 抗原表位 S蛋白 SARS-COV 合成多肽 免疫反应 家兔
  • 简介:橡皮障常在牙髓治疗和涉及酸蚀技术的牙科修复治疗时应用。过去因为使用技术上的困难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使很多牙医不愿意使用橡皮障,例如当紧绷的橡皮布张力过大牵拉橡皮障夹时会使夹和整个橡皮障松脱。固定在磨牙上的橡皮障夹尤易受影响。这种不受欢迎的张力源于牵拉橡皮布使之固定在传统支架上。作为新的选择,一种易于使用的橡皮障支架(安全T支架)被发明。这种新支架其摁扣设计与支架的相紧密配合的部件被稳固地按压到一起时引起了橡皮布的卡钉效应,通过这种方式橡皮布在没有牵拉的情况下与支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牵拉橡皮障夹的力变小。橡皮障布张力的降低使隔湿过程变得容易,且允许使用标准橡皮障夹。更进一步的好处是,支架升高的边缘为橡皮障提供了一个屏障以阻止少量的液体漏出,这将使病人更加舒适。

  • 标签: 橡皮障架 牙髓治疗 酸蚀技术 T支架 制作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腹部“S”型瓦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设计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笔者设计的腹部“S”型瓦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掌背侧撕脱伤、烧伤后皮肤瘢痕挛缩及手指脱套伤8例,其中应用大“S”型瓦合皮瓣5例,小“S”型瓦合皮瓣2例,连续多个小“S”型瓦合皮瓣1例。结果:8例皮瓣一期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青紫起泡,表面坏死经换药后痊愈。6例随访2~6年,皮瓣的外形、色泽、弹性、柔软度均良好。结论:(1)腹部“S”型瓦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为双蒂,转移至受区后,血供充足,生长良好,可缩短断蒂时间。(2)皮瓣设计简单,手术操作容易且安全,成功率高,易于推广。(3)因是超薄皮瓣,成活后不需再次手术作分指术和皮瓣修薄术,外观良好,且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腹部 真皮 血管网皮瓣 手外伤 手术治疗
  • 简介:经卫生部批准,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口腔临床医学科研设计方法与论文撰写技巧学习班”,将于2003年10月13-17日在成都举行。学习班将针对临床口腔医生开展临床口腔科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选题难、设计难、论文撰写难及发表难等问题,

  • 标签: 学习班 临床医学 科研设计 口腔科学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 华西口腔医学院
  • 简介:2006年10月31日至2006年11月3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第3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ICMD)和第5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秋季博览会(CMEF)。这是诺冠第二次参加ICMD和CMEF。

  • 标签: 医疗器械 制造技术 器械设计 展览会 国际 中国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专门用于腰椎椎体间后斜向植入的解剖型融合器,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评价。方法:采用6具小牛标本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对正常的腰椎功能节段(FSU)、切除左侧小关节及椎板的FSU、植入单枚解剖型融合器的FSU及同侧附加椎弓根螺钉的FSU分别测定纵向压缩、屈曲、侧方弯曲及伸展的刚度,进行生物力学特性分析,自身对照比较。结果:①腰椎椎间盘摘除与小关节突切除后其强度和刚度分别正常标本下降69%和44%(P<0.05);②采用单枚斜向植入椎间融合器加强了腰椎的稳定性,能使损伤标本的强度和刚度提高55%和28%(P<0.05),但仍正常标本差4%—20%;③采用椎间融合器附加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提高腰椎的17%强度和50%刚度(P<0.05)。结论:经侧后方斜向植入的单枚解剖型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能提供足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如辅以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则更为牢固。

  • 标签: 单枚解剖型椎间融合器 设计 生物力学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附着体应用于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支架设计及制作方法。方法:在健侧余留牙舌面设计制作连续的舌面导板,MiNiSG附着体位于中切牙的近中,与舌面导板相结合。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赝复体基托,与腭部及舌面板紧密贴合。对制作完成的支架与基托做固位力测试。结果;获得了所设计的附着体支架及赝复体金属基托的实物模型,平均固位力达47N。结论:附着体应用于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在操作技术上切实可行,可增加整个修复体的固位与稳定。

  • 标签: 附着体 单侧上颌骨缺损 模型 设计 制作
  • 简介:介绍了崇明县中心医院总体改建工程给排水及消防设计,重点叙述医院污水处理站设计,探讨了病房楼耗热量计算公式选用.

  • 标签: 供水方式 污水处理 耗热量 区域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