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桥搬运法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昏迷、偏瘫、卧床、制动和神经外科术后病人200例。将患者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实验组为桥搬运病人法,对照组为一般搬运病人法。结果通过两组患者在有无坠床、导管脱落、液体外渗、参加搬运人数、搬运时间等方面的不同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桥式搬运法 临床观察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在MBBS学生急诊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根据课后测试成绩与课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传统教学方法和P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中的教学效果。结果PBL教学模式在病例分析题型测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组,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点理解程度、运用能力等方面,等级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在MBBS急诊医学教学方面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值得在MBBS急诊医学教学中推广。

  • 标签: PBL教学模式 MBBS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想的烧伤创面治疗方法的护理。方法对30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进行水浪疗法。采用浴前的心理护理,浸浴中密切观察病情,浸浴后的饮食指导,重点做好交叉感染的预防,控制好浸浴水温。结果30例患者浸浴后无一例发生交叉感染,创面分泌物减少,能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结论水浪浸浴治疗能有效清除创面细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植皮手术的成功率,明显减轻换药过程中的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应加强各项护理及注意事项,对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水浪式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问操作流程在患者输液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对住院患者在静脉输液前及更换液体时易常发生的差错,护理部制定了静脉输液前及更换液时对患者(患者有特殊情况的为家属)提问患者姓名,由患者或其家属回答等流程,应用于临床。结果应用后输错液或更换错液体有所减少,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显著提高(均P<O.01)。结论反问操作流程在患者输液中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杜绝和减少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 标签: 临床输液及更换液体 反问式操作流程 护理差错 护患纠纷 患者的治疗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对比横切口方式进行剖官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2016年7月进入我院安排剖宫产手术的311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实施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子宫下段纵切口方式剖宫产手术,99例病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子宫下段横切口方式剖宫产手术,212例病例。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胎儿取出平均时间、手术平均进行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排气功能时间均突出短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突出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尿发生率、切口延裂损伤发生率、手术后疼痛发生率均突出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相较于纵切口方式进行剖宫产,横切口方式进行剖官产能够取得更优的临床效果,并且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突出减少,可靠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横式切口 纵式切口
  • 简介:摘要导入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的过程,好的导入语可以融培养兴趣,启迪思维,画龙点睛,承上启下,激发求知欲于一体,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导入得当就可以为新课的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章感想导入教学,主要归纳为实物启示法、“开门见山”举例法、以旧引新法、病例导入法和故事导入法。

  • 标签: 急救 导入式 教学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患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本文主要是对亲情护理在老年COPD患者的实施中的体会。

  • 标签: 亲情式护理 COPD老年患者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腹股沟疝气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进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实验组60例进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同时,对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效果优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手术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腹腔镜疝修补术 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胸腔闭引流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负压作用,将胸膜腔内气体及液体排出,促进肺复胀,胸膜腔闭合,恢复胸腔内负压,恢复肺的正常生理功能,改善患者呼吸,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临床放置时间一般为3—10d。胸腔闭引流置管术后,患者感觉不适,影响正常活动,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改变。舒适的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通过护理活动和舒适护理的研究,使人们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005年1月-2008年1月,笔者对镐例胸腔闭引流置管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 置管术 正常生理功能 胸腔内负压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比较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术对结石残留及复发的影响,探索肝内胆管结石有效治疗方法,以降低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方法前瞻性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肝内外胆管结石分布、胆管狭窄情况将患者分组。在遵守目前国内公认的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对各组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Ⅰ组)、胆总管切开取石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Ⅱ组)、肝叶/段切除术(Ⅲ组),比较不同组术后结石残留和三年内复发情况,以及再手术情况。结果Ⅲ组其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率、再手术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Ⅱ组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率、再手术率低于Ⅰ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叶/段切除术有效降低结石残留和复发,为肝内胆管结石最佳首选治疗方式。无条件行肝叶/段切除术者,尽量行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

  • 标签: 不同外科术式 肝内胆管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月于我院治疗胆囊息肉的患者200例,根据患者选择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腹腔镜切除胆囊(腹腔镜组),另外一组采用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胆道镜组),每组各10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消化不良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胆道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消化不良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囊息肉患者,采用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有优势,创伤小、消化不良及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胆囊息肉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电子体温单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在医院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结果电子体温单录入准确率高,录入时间短,反馈及时,但管理有一定的难度。结论将信息化与护理管理相结合,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

  • 标签: 电子体温单 生命体征 录入准确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的患者32例,对上述32例患者使用网塞及网片进行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大临床治疗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在32例使用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当中,所以患者疾病均得到了完全治愈,伤口愈合均为甲级愈合,无术后感染情况的发生。3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0-75min,平均为45min;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0-80ml,平均为55ml;患者伤口大小为5-10cm,平均为6cm。患者住院时间为4-7天,平均5天,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在术后就都可停止使用止痛药物。在患者出院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的情况。讨论使用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不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多个优点,且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较少,患者疼痛较少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同时该种治疗方法还具有适用范围广、并发症少等多个优势,在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术后随访,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的情况,说明该种治疗方法还具有复发率较低的优势,因此有利于在临床上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 无张力疝修补术 疝环填充式 腹股沟疝
  • 简介:在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中,躁动患者的安全管理已经引起了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相继有各种款式和型号的安全约束护理用具应用于临床,但在使用时发现,这些护理用具虽然具有约束患者乱动的效果;但是,由于采用约束带将患者固定在病床上,有时遇有极度烦躁的患者很有可能被挣脱而丧失约束的效果;另外,当患者躁动时被缚住的手和脚容易发生皮肤破损或导致肢体挣脱,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患者的手是暴露在外的,当其躁动时会拔出自己身体上的各种导管。鉴于此,我们制作了新型三件约束用具,包括:约束服、约束手套和约束脚套。本实用新型约束用具已申请专利,申请号为200620040699.5。

  • 标签: 约束用具 三件式 制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产妇剖宫产中应用横切口,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5年四年间收治入院的8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产妇设置为观察组,术中采用横切口,另一组产妇术中采用纵切口与观察组形成对照.对比两组产妇在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美观性满意度上的区别.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各项相关指标上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剖宫产中采用横切口,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美观性满意度提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剖宫产;横切口;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1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使产妇从入院到出院获得标准化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高效率、高品质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产科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试点组和未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患者和护士对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的运用效果。结果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得到了全程、详实的健康教育,98%的患者满意,83.33%的护士认为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有步骤、有计划、主动易掌握,便于实施,是目前临床健康教育的首选模式。结论运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是科学有效的临床健康教育模式,使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得到提升,为患者获得高品质的健康教育效果提供了有力保证。

  • 标签: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产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对冠脉综合症患者皮下出血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期间我院心内科采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抗凝的冠脉综合症患者7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改进组采用改良注射方法。观察两组皮下出血和疼痛情况。结果改进组皮下出血和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脉综合症患者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方法,可帮助缓解皮下出血情况和减少疼痛发生。

  • 标签: 注射方法 低分子肝素 冠脉综合症 皮下出血 疼痛
  • 简介:晚期肿瘤患者、老年长期慢性病患者由于疾病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大多数营养不良,血管质量普遍较差;而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上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大剂量的静脉化疗。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这些需要长期进行治疗的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极易出现外漏、外渗、静

  • 标签: PICC导管 护理
  • 简介:(3)第1跖骨基底截骨:基底截骨由于骨愈合时间明显快于跖骨干部截骨,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纠正IMA,因而被广泛应用于IMA〉16°的重度和严重躅外翻的治疗。以往施行Loison—Balacescu手术,当前临床中最常用的是Juvara手术。

  • 标签: [足母]外翻 分型 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