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杂交手术介入治疗及影像检查中的防护方法,评价其防护效果。方法在杂交手术室内推广普及放射相关防护知识,在影像检查及介入治疗中医护人员分别采用医用铅防护服,铅防护围脖,铅防护眼镜,铅帽子,床下铅橡胶帘,床边悬挂可活动式铅玻璃防护屏进行射线防护,利用个人射线剂量仪进行测量防护材料防护前后的射线剂量。结果医护人员使用得当的铅防护用品,适当的增加距离管球的距离,使用合适的曝光条件可明显减少受辐射剂量,增加医护人员对防护知识的了解,有显著的防护意义。结论杂交手术中采用多种防护措施,使用合理的曝光条件可有效减少射线量,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杂交手术室 辐射防护 x射线防护装置
  • 简介:摘要手术实行优质护理,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手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目的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全面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将手术病人身心不适感降到最低。方法(1)加强医院整体管理。(2)加强手术人员在岗培训。(3)加强沟通。结果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是手术工作的主体,良好的医护关系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手术配合质量。结论医护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彼此信任愉快的工作情绪能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探讨膀胱镜中影响安全的因素,寻找提高膀胱镜护理安全的方法和对策。通过对膀胱镜现存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加强膀胱镜的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制定各种仪器设备及器械的维护保养和检测的安全管理,对医护人员素质的提高,针对膀胱镜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展开综述。

  • 标签: 膀胱镜室护理安全 防范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患矛盾纠纷的增加对医院护士护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护士工作为例,对手术护士日常工作展开了调查和研究,分析了手术护士工作面临的复杂环境,针对护士在复杂环境下工作的心理韧性开展了研究和探索,为提高手术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意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心理韧性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6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血压,心率,术后不良反应,满意度。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法得知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3.75%和58.75%,紧张焦虑比例为25%和53.75%,血压升高比例为26.25%和60%,心率加快比例为26.25%和56.25%,不良反应率为12.5%和31.2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护理工作中效果较好,能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手术护士满意度,增进医患关系,减少了医患纠纷和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透护理职业风险形成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结论血透护理过程的不安全因素有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患者因素,通过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隐患在麻醉复苏的预防。方法选取我院92例麻醉复苏患者。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加强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是7.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是95.12%。对照组的总满意率是73.17%,两组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复苏存在的护理隐患有插管脱落、意外损失、护理记录内容不详细、暴露患者隐私、药物以及设备管理不熟悉以及医师和患者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等方面。针对护理隐患进行预防干预后,不仅护理治疗有明显的改善,更得到患者的满意,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麻醉复苏室 护理隐患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五味消毒饮合益气活血药对骨科术后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法,治疗组64例术前半小时,术后24小时内予头孢唑林钠治疗,术后24小时予五味消毒饮合益气活血药煎服,对照组57例术前半小时,术后24小时内予头孢唑林钠治疗。结果切口感染率治疗组0,对照组1.7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第5天平均外周白细胞总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合益气活血药术后对预防骨科术后感染有辅助作用。

  • 标签: 骨科术后感染预防 中药疗法 五味消毒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消毒方法对留置针静脉输液并发局部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26例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于留置针穿刺前利用0.2%安尔碘进行消毒,观察组于留置针穿刺前后均利用0.2%安尔碘进行消毒,比较两组并发局部静脉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局部静脉炎的概率为3.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静脉输液患者而言,于留置针穿刺前后均利用0.2%安尔碘进行消毒可有效降低局部静脉炎的并发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局部静脉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改进内镜消毒流程是否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临床诊断中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医院的内镜抽检结果以及在同期该医院病人感染的发生情况,改进内镜消毒流程后,统计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该医院内镜抽检结果以及同时间段医院病人感染的发生情况,抽检内镜及其附件500件,调查病人1000例,对比流程改进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改进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后,明显的提高了合格率,有效的降低了医院感染率和内镜细菌阳性率,有利于提高临床患者的疗效。结论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可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消毒清洗 流程改进 医院感染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皮肤消毒方法对带肠造口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带肠造口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实验组分两次消毒,首先在造口周围消毒后用纱粒及手术薄膜将其密封贴好,再根据常规消毒方法及范围消毒腹部。对照组用常规方法及范围消毒腹部,在肠造口处改用碘伏消毒,纱布覆盖造口,缝合并固定纱布于皮肤。实验组的铺巾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对2组手术切皮前及手术结束后缝合皮肤前的切口周围皮肤进行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比较2组在一般资料、手术类型、细菌培养结果、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天数、术后切口感染率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在一般资料、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天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结果切皮前2组均为0,缝皮前实验组阳性例数5例,对照组22例,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2.14%,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11例,感染率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分次消毒方法能有效降低带造口腹部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方法 造口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职业病体检门诊空气污染状况,探讨紫外线灯照射和空气消毒机两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方法对阳泉市疾控中心职业病体检门诊2个诊室分别用两种方法消毒,并进行空气样品采集,培养对比空气微生物的数量后分析。结果紫外线照射消毒和空气消毒消毒均能达到职业病体检门诊要求的Ⅳ类环境空气消毒指标,但是空气消毒机效果明显好于紫外线照射消毒。结论对于本地煤矽肺和结核职业病多发的情况,选用能保证空气质量持续稳定的空气消毒机更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和职业病体检者的健康。

  • 标签: 职业病体检 空气消毒 紫外线 空气消毒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的最佳方法,以提升其管理质量。方法在我院手术中选取90套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5套。A组器械进行集中式清洗消毒,B组器械进行分散式清洗消毒,对两组器械的清洗质量,我们采用目测法和低温等离子循环取消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检测出A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高于B组器械,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腔镜器械实施集中式清洗消毒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确保器械灭菌效果,为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腔镜 清洗消毒 集中式 分散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病人尿道口常规碘伏消毒与清洁水擦洗对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留置尿管患者100例,随机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次性密闭引流系统、防反流尿袋和Foley氏硅胶尿管,均不进行膀胱冲洗。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0.05%碘伏擦洗,2次/d;实验组使用清洁水进行擦洗,2次/d。对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皮肤过敏进行记录。结果两组在留置尿管第3、7、14天无症状菌尿和UT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方法在各时间段发生皮肤过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使用清洁水擦洗不但能保持尿道口周围的清洁,而且不会刺激皮肤,病人感觉舒适且降低了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尿道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医院常用消毒剂乙醇、三氯片、碘伏、戊二醛、爱护佳免洗手消毒剂对医院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送检标本和医护人员手及医院内周边环境物体表面采集的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48株。通过消毒剂与细菌直接接触作用,研究消毒剂在不同稀释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体外杀灭不同来源的金色葡萄球菌的效果。结果常规使用消毒剂如5g/L碘伏、20g/L戊二醛和爱护佳免洗手消毒剂(0.5%葡萄糖酸氯己定+70%乙醇)常温下作用5min对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100%;70%乙醇和1g/L三氯片常温下作用5min对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6.5%~99.8%;但碘伏、戊二醛和免洗手消毒剂被高度稀释后即使提高作用时间但仍不能完全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院常规使用消毒剂能满足临床杀菌效果,但需要不断地监测消毒剂的有效浓度,防止杀菌能力降低。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消毒剂 杀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手术细节护理对提高患者手术护理安全性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5至2017年5月就诊我院行手术治疗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的不同护理方式将6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手术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手术患者采取手术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安全评分(95.7±3.5)明显高于对照组(90.5±2.6),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经手术细节护理的护理满意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常规护理的护理满意率(84.85%),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细节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护理的安全性,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而改善了手术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手术护理中应用推广。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安全评分 护理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