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结石术后尿路感染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此次研究对本科室2019.12~2021.10接收的58例肾结石术后尿路感染患者展开临床分析。经随机分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信应用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院外延续护理中的价值。方法:80例上尿路结石手术后出院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护理中联合微信护理管理,分析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饮食节制、双J管护理、情绪管控、护理咨询评分更高(P

  • 标签: 微信 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 院外延续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头孢噻肟钠用于尿路感染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选本院确诊尿路感染患者76例实施临床治疗研究(2019年3月~2021年8月),采用分段随机法分组,予以A组(n=39)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n=37)头孢噻肟钠联合治疗。比较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B组尿菌转阴(3.89±1.24)d、尿白细胞转阴(5.28±1.19)d、尿急缓解(5.88±1.84)d、尿痛缓解时间(5.92±1.95)d及抗感染治疗时间(9.22±1.35)d低于A组,且治疗有效率(97.30%)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孢噻肟钠联合治疗尿路感染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症状表现,且可缩短抗感染治疗时间,保障治疗安全。

  • 标签: 头孢噻肟钠 尿路感染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1年6月期间在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者均留置导尿管,根据临床护理对策差异进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0. 63% 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7.27±0.53)d 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2.28±1.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均P

  • 标签: 导尿管 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经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参照组更短,且术中出血量更少,下床时间更短,高热、肾穿孔、尿路感染、输尿管穿孔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造成的应激更轻,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 上尿路感染性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在对患者做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工作时进行微生物检验会有什么影响。方法:选择医院内2021年5月到2021年10月期间的100位尿路感染病人,对这100位病人进行研究,将这100为病人按照2组进行分配,分为第1组和第2组,每组50人,分组依据是这些病人检验与否,对第1组患者做和往常一样的检验外加常规抗生素,第2组病人运用微生物进行检验,检验完成后依照结果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最后观察这2组治疗效果,做出对比,分析出对患者做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工作时进行微生物检验会有没有作用。结果:第1组病人中,诊断准确病人有46人,准确率达到92%,在治疗完成后,治疗有显效人数为45,有效人数为3,无效人数为2,总有效率为96%;第2组病人中,诊断准确病人有32人,准确率达到64%,在治疗完成后,治疗有显效人数为39,有效人数为5,无效人数为6,总有效率为88%,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第2组在各方面都优于第1组,( P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尿路感染患者预防 诊断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留置尿管后尿路感染护理对策。方法:2021年5月—2022年4月共纳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20例参与研究。将其均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一组是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引入针对留置尿管后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留置尿管后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术后生存质量,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治疗中,结合细菌检验及药敏结果展开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项目设置时间区间为2019年1月-2021年7月,研究对象为研究时间内来我院确诊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共29例,所有样本在治疗期间均做细菌检验及药敏检测,分析患者病菌感染情况、药敏测试结果以及最终治疗效果。结果:本次29例患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检出20例,革兰阳性杆菌感染患者检出9例,不同病菌药敏结果存在差异,29例患者仅1例无效,总有效率96.55%。结论:在复发性尿路感染疾病治疗期间,明确患者细菌检验及药敏检测结果,对提高治疗效率防止患者复发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复发性尿路感染 细菌检验 药敏检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共42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效果,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预防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和个性化护理方案。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结果:在留置导尿管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97.50%,对照组满意度70.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中,行个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导尿管 尿路感染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是临床工作中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感染对于患者的康复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感染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留置导尿管是十分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将其应用于患者的治疗辅助中,能够使患者的康复质量得到改善,导尿管的留置属于一种侵入性的操作,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导致患者的感染概率,相较于其他普通患者来说明显更高[1]。故而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医务人员需要将各种现代化的新型护理理念应用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通过这种方式保障患者的康复治疗,使患者后续治疗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选取阜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尿路感染因素,分析将循证护理方案应用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可行性。

  • 标签: 循证护理 尿路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肾结石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的效果及对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0年6月~2022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82例肾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1)。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预见性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情况中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肾结石 预见性护理管理 术后恢复情况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TcpC N端泛素连接酶片段抑制巨噬细胞吞噬的信号通路。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TcpC N端泛素连接酶片段氨基酸序列结构与功能,并预测其功能位点。PCR扩增tcpc N端不同长度片段tcpc-330、tcpc-450和tcpc-510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重组蛋白rTcpC-N110、rTcpC-N150和rTcpC-N170;Detoxi-Gel层析柱去除目的重组蛋白中可能含有的LPS。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rTcpC-N110、rTcpC-N150、rTcpC-N170和rTcpC-TIR分别孵育巨噬细胞后胞内MyD88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上述蛋白质孵育巨噬细胞后NF-κB信号通路活化情况。ELISA检测上述蛋白质孵育巨噬细胞后促炎因子水平。结果TcpC N端片段氨基酸序列中第12位半胱氨酸、第104位色氨酸和第106位色氨酸是其泛素连接酶活性的功能位点。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在IPTG诱导能够有效表达rTcpC-N110、rTcpC-N150和rTcpC-N170,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后均仅见单一蛋白质条带。Detoxi-gel亲和层析柱处理后rTcpC-N110、rTcpC-N150和rTcpC-N170中LPS为阴性。TcpC泛素连接酶片段能够抑制MyD88蛋白水平但不影响其mRNA水平。TcpC泛素连接酶片段显著抑制LPS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p50和p65的磷酸化。TcpC泛素连接酶片段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促炎因子的产生。结论rTcpC-N110、rTcpC-N150和rTcpC-N170具有抑制MyD88蛋白水平和NF-κB信号通路活化功能,与抑制巨噬细胞固有免疫活性密切相关。

  • 标签: 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TcpC 泛素连接酶 抑制 固有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 128例重症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1 063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 128例重症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65例,发生率为5.76%(65/1128)。65例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79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3.04%(34/79);其次为真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占25.32%(20/79)和24.05%(19/79)。两组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时间及24 h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及合并高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0.443,95%CI:0.228~0.860)、侵入性操作(OR=1.613,95%CI:1.163~2.104)、留置导尿管时间(OR=2.719,95%CI:2.314~4.106)、24 h尿量(OR=4.362,95%CI:1.974~10.915)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时间等。医务人员应采取相关措施以避免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从而进一步减少医院感染。

  • 标签: 泌尿道 导管,留置 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FAP-α)、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亚基6(CSN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解析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在本院经膀胱镜检查排除膀胱移行细胞癌,同时患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留取正常膀胱组织的患者61例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膀胱组织中的FAP-α、CSN6水平;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FAP-α、CSN6表达及二者与一般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3年内随访,分析FAP-α、CSN表达对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Cox分析影响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正常膀胱组织相比,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FAP-α、CSN6蛋白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P<0.05);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FAP-α、CSN6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FAP-α阳性表达组3年内复发率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CSN6阳性表达组3年内复发率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分析表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FAP-α、CSN6阳性表达是影响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FAP-α、CSN6可能参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病机制,有望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 标签: 膀胱肿瘤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 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联合负压吸引输尿管通道鞘(NPUAS)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IRS联合NPUAS治疗患者65例(研究组),应用普通输尿管通道鞘治疗患者5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无石率(SFR)、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手术。研究组的手术时间[(86.22±1.73)min]较对照组[(107.80±3.26)min]显著缩短,术后第1天的SFR[67.7%(44/65)]较对照组[43.6%(24/55)]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的血白细胞、PCT、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9.51±0.36)×109/L vs.(10.06±0.40)×109/L、(0.91±0.24)ng/mL vs.(1.20±0.41)ng/mL、(2.32±0.09)d vs.(2.36±0.14)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3.1%(2/65)vs.12.73%(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输尿管上段结石或肾盂结石患者术后第1天的SFR[94.6%(35/37)]较对照组[63.0%(17/27)]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单发肾结石或多发结石患者术后第1天的S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负压吸引输尿管通道鞘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路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输尿管通道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致尿路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从我院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致尿路梗阻患者中选入50例进入对照组、50例进入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两组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夜尿次数术前与术后组内对比P<0.05,术后最大尿流率大、剩余尿量和夜尿次数少;术后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最大尿流率大、剩余尿量和夜尿次数少。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低。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致尿路梗阻在提高尿流率、减少剩余尿量和夜尿次数、预防并发症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尿路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导尿管外固定在预防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应用研究。方法:此次研究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我院ICU留置导尿管48h后的患者共计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1人,对照组59组。对于对照组,我们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将导尿管用胶带固定于大腿内侧1/3处,而集尿器则经大腿下方固定于床旁;对于试验组,我们采用了新型专利“一种导尿管固定结构”对于不同性别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良固定,该专利结构包括基垫、固定部和胶带,所述基垫为海绵板,用于与患者表皮接触;所述胶带贴合在所述基垫的上表面;所述胶带与所述基垫相贴合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将胶带与导尿管隔开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胶带胶合连接;所述胶带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基垫的端部,用于将所述基垫和所述固定部粘贴在患者表皮上。该导尿管固定结构采用海绵制成的基垫、拱形的固定部和3M弹性胶布将导尿管固定在患者表皮上,可有效的减少微生物侵入和滋生,避免降低患者表皮的压迫,从而避免长时间压迫导致表皮破损等并发症,使得导尿管的固定更加安全。最终我们再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在预防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应用上其效果差异。结果:经过研究,试验组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8例,对照组18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改良 留置导尿管 外固定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ICU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尿路结石患者取样73例,皆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随机分组,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02月给予预见性护理(预见组,n=38)和常规护理(对照组,n=35),对比并发症率、满意度、疼痛度得分。结果:护理后,预见组并发症率2.63%,VAS(2.04±0.58)分,比对照组20.00%、(3.10±1.08)分低,服务意识(93.44±5.63)分,护理态度(94.15±4.37)分,护理规范性(94.07±5.34)分,护患沟通(93.75±4.27)分,比对照组满意值评分高,P<0.05。结论: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度,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护理干预 观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采用尿路造口袋收集肾造瘘管口渗液的有效性。方法:于2019年2月-2020年12月期间抽取60例PCNL后肾造瘘管口渗液较多的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30例采用尿路造口袋的方法收集肾造瘘管口渗液,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方法处理肾造瘘管口渗液,伤口敷料渗湿后及时更换敷料及患者的衣服,分析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每日护理次数、时间及费用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NL术后针对患者肾造瘘口渗液的处理中,应用尿路造口袋较传统处理方式对护理换药操作需求量有所减少,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次数、时间与费用,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舒适性的提高并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 尿路造口袋 肾造瘘管口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