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汉语词汇中文化词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过,有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詈词,一直少有人论及。“詈词”一词,大型辞书中均未著录,《汉语大词典》中只收录“詈辞”,不是作为词汇学、社会语言学或修辞学的专门术语所解释的。詈词在汉语口语中数量虽不多,但常能听到,例如“该死的”“他妈的”等等。本文所要讨论的,是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例如“二百五”“二流子”“瘪三”等词语,今天它们中间仍有一些活跃在一些口语中。

  • 标签: 文化词语 词素 数词 《汉语大词典》 语源 汉语口语
  • 简介:湘西苗语的“形+名”结构应该属于述宾结构,而且是述宾结构的一种特殊类别。这种结构在语法、语义的特征上都有表现。

  • 标签: “形+名”结构 特殊类别 动因
  • 简介:学习俄语在中学打好基础,尤其是语音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音基础不扎实的话,到大学学习期间再改起来就困难了。我很高兴地看到本刊86年连续发表了三篇有关中学老师总结语音教学经验的文章,说明我们中学的俄语老师对语音教学是重视的。其中尤其是86年第一期上张克桓老师的文章《俄语中读音特殊的单词及其教法》(以下简称《教法》),具体地总结和探讨了如何使学生自觉掌握单词的正确读法的问题。这是一种很有益的尝试,应该大力提倡,而且如果总结得好的话,肯定会对中学语音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可惜的是由于目前俄语教学的条件较差,中学教师很难看到苏联出版的有关俄语的新资料,国内有关俄语的参考资料出的也很少。这就影响了中学俄语教师在总结教学经验时利用这些资料,免不了要出些差错。下面我想就《教法》一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来和张克桓老师商榷。

  • 标签: 语音教学 俄语教师 俄语教学 语音基础 中学教师 中学老师
  • 简介:摘要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这一本书中,主要是以自由意志为核心论述了法的理念,法的理念包括抽象法、道德和伦理三个层面。而市民社会作为法的理念是关于伦理的层面,它是《法哲学原理》中重要的环节。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有两个原则一个是特殊性原则,即个体作为特殊性的人自身是一种目的,这种目的性的需要是个体作为市民社会的一个原则;另一个是普遍性原则,即个体作为特殊性的人在市民社会中与其他的个体的特殊性相关联,这种关联使得特殊的人通过他人这一中介达成一种普遍性,并在普遍性中肯定自己使自己得到满足。因此,本文试图从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角度浅析《法哲学原理》中的市民社会。

  • 标签: 特殊性 普遍性 《法哲学原理》 市民社会
  • 简介:通过对中国境内的倒话、诶话、莫语、回辉话等特殊语言的分析研究,发现深度接触语言间的类型差距大小与其语言质变的不同结构模式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进而探讨了语言质变的充要条件、语言质变结果的预测等理论问题。

  • 标签: 语言类型 语言接触 语言质变 结构模式
  • 简介:《左传·成公十年》有“攻之不可,达之不及”一句,杜预把“达”解释为“针”。后世大型训诂资料集未予收录,字典辞书不设这一义项。通过系统梳理达的古文字字形,参考达的直接引中义,证明达确实有“针”义,而且是它的本义。

  • 标签: 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