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血清IgA/C3比值和病理C3沉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皮肾穿刺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N患者519例,根据肾穿刺活检时血清学及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A组(151例)血清IgA/C3比值≥3.046(中位数)且肾小球C3染色≥2;B组(109例)血清IgA/C3比值≥3.046且肾小球C3染色<2;C组(119例)血清IgA/C3比值<3.046且肾小球C3染色≥2;D组(140例)血清IgA/C3比值<3.046且肾小球C3染色<2。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特征、随访终点[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50%和(或)终末期肾脏病(ESRD)],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预后及相关因素。结果519例患者中男298例(57.4%),年龄(33.6±10.9)岁,随访(43.4±21.6)个月。A、B、C、D组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分别为74.2%(112/151)、74.3%(81/109)、72.3%(86/119)、81.4%(114/140),A组达到ESRD的患者比例最高(14.6%与9.2%、13.4%、8.6%);A组、C组达到复合终点的患者比例高于B、D两组(15.2%、16.0与8.3%、7.9%)。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A组的80个月肾脏存活率为84.8%,低于B组、D组的91.7%、92.1%,但是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B=0.085;PAD=0.028);A组与C组肾脏存活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8%比84.0%,P=0.89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HR=2.753,95%CI:1.452~5.217,P=0.002)、血肌酐(HR=1.011,95%CI:1.008~1.014,P<0.001)和肾小管萎缩或肾间质纤维化(T1/T2)(HR=6.595,95%CI:3.107~13.999,P<0.001)是肾脏存活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血清IgA/C3和肾小球C3染色可以帮助预测IgAN的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免疫球蛋白A 补体C3 预后
  • 简介:去甲肾上腺素(NE)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研究了去甲肾上腺素在电沉积镍-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结果表明,在0.1mol/L磷酸缓冲液(pH=5)中,NE在该电极上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其峰电位差为51mV,峰电流与扫速成正比,表明NE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过程受吸附控制.优化了实验条件,根据其不同扫速下的峰电位与扫速对数的关系,可以确定其在该电极上的电子转移系数为0.021s(-1).在该电极上,NE峰电流与浓度在1×10(-6)-2.4×10(-4)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可以用于NE的测定.用该方法对模拟样品和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5.2%-102.4%之间.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电沉积镍-碳纳米管修饰电极 准可逆响应
  • 简介:摘要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滇东南个旧—薄竹山—老君山锡多金属成矿带中部,赋矿层位为中寒武地层。加里东期在该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热水沉积事件,并伴随银多金属矿床的初始形成。结合前人资料,本文认为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是中寒武纪热水沉积使成矿物质初步富集;为后期构造运动过程中成矿元素多活化迁移奠定物源基础。其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弥补了对矿床研究的不足,对区内成矿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矿床地质特征 流体包裹体 热水沉积与成矿作用
  • 简介:采用化学溶液法在双轴织构的NiW基带上制备了双层膜结构的La2Zr2O7(LZO)/CeO2缓冲层和超导层,在缓冲层沉积过程中通过在退火气氛中混入CO2降低其中的碳残留量,YBCO超导层的沉积则是通过低F工艺进行的.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得样品的织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样品的电性能.结果表明,少量弱氧化性气体的混入在除去缓冲层中残留碳的同时并没有破坏缓冲层的织构和形貌.而在平整的缓冲层表面沉积的YBCO层显示出了锐利的双轴织构和良好的超导电性,该工艺可以进一步移植到长带制备过程中.

  • 标签: 涂层导体 缓冲层 超导层 化学溶液沉积 织构 表面形貌
  • 简介:不同的沉积相和亚相其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电学性质具有不同的特点,有其规律性。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生代地层沉积相的研究,总结出上述规律性特点,对未知区沉积相和亚相的划分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地球化学 电学性质 扇三角洲 沉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