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为使皮磨系统加工的脱皮效果显著提高,我们研发了撞击脱皮脱胚机。为适应撞击脱皮脱胚机研发和推广应用需求,我们提出容重比和破碎率两个新参数,并拟让容重比作为考评皮磨工艺效果的主要评定指标,让破碎率作为考评皮磨工艺效果的辅助评定指标。根据已做的试验和已有的检测数据分析,容重比和破碎率两个参数的提出不仅将对撞击脱皮脱胚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有显著推动和保障作用,而且很可能为面粉生产线设备和工艺操作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 标签: 剥刮 剥刮率 脱皮效果 评定 脱皮 容重比
  • 简介:目的:制备用于特异性分离阪崎肠杆菌的免疫磁性壳聚糖微球以及对阪崎肠杆菌的捕获效果。方法:采用反向悬浮交联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并对微球的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然后与阪崎肠杆菌多克隆抗体进行偶联,制备免疫磁性壳聚糖微球。优化磁性壳聚糖微球对阪崎肠杆菌多克隆抗体的偶联条件,包括偶联时间、磁性壳聚糖微球用量、偶联体系pH,对抗体的饱和偶联量。通过与显色培养基结合的方法研究免疫磁性壳聚糖微球对阪崎肠杆菌的捕获能力。结果:制备的磁性壳聚糖微球通过表面修饰能连接上大量的活性氨基。在pH7.4的偶联体系中,10.0min即可完成对阪崎肠杆菌多克隆抗体的偶联,0.01g磁性壳聚糖微球对抗体的饱和偶联量为25~50μL。当阪崎肠杆菌浓度较低时,制备的免疫磁性壳聚糖微球对阪崎肠杆菌的捕获率达94.7%,对阪崎肠杆菌的灵敏度为5cfu/mL。结论:获得阪崎肠杆菌免疫磁性壳聚糖微球,该微球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快速富集、分离阪崎肠杆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壳聚糖 免疫磁性微球 阪崎肠杆菌 分离
  • 简介:通过检测小麦清理工艺中各步骤的小麦和6种污染程度不同的小麦实验制粉后各粉路的DON含量,研究清理和制粉对小麦中DON的去除效果;通过检测污染前后小麦籽粒及其小麦粉的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赤霉病对小麦及小麦粉食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 标签: 小麦粉品质 制粉工艺 清理工艺 除污染 DON含量 污染程度
  • 简介:撞击与研磨的剥刮率、取粉率、灰分、面粉粗细度、面粉白度、破损淀粉含量和面筋质含量及品质等项工艺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是判断撞击磨粉机是否能用和好用及是否能取代辊式磨粉机的关键因素。理论分析和已有测试数据显示,与辊式磨粉机相比撞击磨粉机在多数项目对比上占明显优势。撞击磨粉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广阔。

  • 标签: 撞击 研磨 工艺效果 对比 优势
  • 简介:为减少有害微生物对小麦粉的污染,本文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小麦粉的杀菌效果以及对其理化性质、流变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处理可显著降低小麦粉中的微生物含量,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杀菌效果越显著;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蜡样芽孢杆菌、需氧芽孢菌的辐照杀菌剂量D10值分别为1.94、2.12、2.69、2.51和2.46kGy.

  • 标签: 小麦粉品质 电子束辐照 杀菌效果 蜡样芽孢杆菌 辐照剂量 有害微生物
  • 简介:食品物性学在国内院校的食品专业里是一门开设不久的新课程。基于化学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针对食品物性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着重论述了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上改革措施,从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四个方面系统探讨食品物性学,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理解效果

  • 标签: 食品物性学 教学方法 探索
  • 简介:本论文着重阐述了《食品工程原理》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原则及主要构建内容。网络课程教学是结合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优势的新教学模式,实践证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有效地促使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变,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 标签: 食品工程原理 网络课程 辅助
  • 简介: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食品专业高校教学的需要,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改革传统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模式.本文研究探讨了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基础构建并总结了经验.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科学素质和各方面能力.

  • 标签: 食品标准与法规 多元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