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4月.《Nature》杂志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10周年之际发表社论,“基因组测序完成了.人们原本期望测序结果能够很快地运用于医疗实践.但是我们的希望破灭了。”基础与临床脱节,已严重阻碍了医学应有的快速发展。在传统分类中,基础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目的是认识世界,其表达方式是发表学术论文。临床学科属于应用科学,目的是服务于人群,改善其生存质量,表达方式为诊治、预防疾病。两者各有发展轨道,最终产生了距离和鸿沟,有人甚至称之为“死亡谷”。

  • 标签: 转化医学 耳科学 《NATURE》 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组测序 医疗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豚鼠耳蜗外毛细胞(OuterHairCells,OHCs)的快速分离方法及其活力观察。方法采用机械与胰蛋白酶消化相结合的方法快速分离耳蜗OHCs,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活力。结果可快速分离出一定数量活性良好的耳蜗OHCs,其贴壁所需的时间较短,分离后静置7分钟即观察到贴壁。不同形态的OHCs在正常细胞外液中的存活时间不同,胞体较短的能存活3小时左右,胞体较长的能存活6~7小时。同时可观察到基底膜上其它几种细胞的形态。结论使用此方法可快速分离出单离的活性良好的耳蜗OHCs,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其正常生理功能及某些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及形态变化。

  • 标签: 耳蜗 外毛细胞 快速分离 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部肿物切除手术术前、术中、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行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肺部肿物切除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按照自愿的原则分组,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组行快速康复护理,包括术前进行充分的健康宣教,缩短禁食、禁水时间;术中控制输液、保暖;术后有效镇痛,尽早进水、进食,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120例术后患者均康复顺利,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每日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平均下床早期活动时间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对单孔电视辅助胸部肿物切除手术患者的应用有效,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单孔 胸腔镜 肺部肿物切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在单孔腹腔镜治疗食管肿瘤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降低食管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实现快速康复目标。方法以食管肿瘤拟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快速康复护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为快速康复护理单孔腹腔镜治疗食管肿瘤,对照组(30例)为常规护理单孔腹腔镜治疗食管肿瘤。比较两组患者拔胃管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医疗费用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应用,可缩短食管肿瘤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单孔腹腔镜 食管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临床护理路径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应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通气通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日等快速康复各项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应用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患者术后通气通便时间、早期进食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的发生无增加。实验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结论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进一步确保快速康复的实施效果,加速右半结肠癌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右半结肠癌
  • 简介:目的调查山西省运城地区重度感音性耳聋病因学情况。方法对运城市聋哑学校142名学生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对其中139名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点突变检测和GJB2基因突变检测。结果7例(5.04%)存在线粒体DNAA1555G点突变,8例(5.76%)存在-GJB2235delC纯合突变,14例(10.07%)存在-GJB2235delC杂合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20.87%。结论运城地区耳聋患者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耳聋发生率,特别是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聋病分子诊断,可达到防聋、指导聋儿康复及评估耳聋预后等积极效果。

  • 标签: 耳聋 病因 线粒体DNA GJB2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