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之间436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施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其中295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141例接受开腹手术(开腹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3%(60/295),而开腹组为39.7%(56/141),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P〈O.001)。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00.52±51.13)分钟,长于开腹组(180.05±57.29)分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术中出血量、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显著优于开腹组。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应用于老年病人安全、可行。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老年患者 临床研究
  • 简介:^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已广泛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疗,特别对NSCLC疗效预测具有重要价值。PET/CT可以动态观察肿瘤组织的代谢,根据治疗前后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变化,通过可视或定量分析,在临床或亚临床水平达到早期预测NSCLC治疗疗效的目的。现将PET/CT应用于评价NSCLC疗效的文献作一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18F-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 简介:目的应用后路Coflex动态稳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评价其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方法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28例连续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有限减压、椎板间Coflex动态稳定术.其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38~72岁,平均54.8岁.本组患者术前均有下腰痛以及下肢神经症状或间歇性跛行症状,并经过X线平片以及动力片、CT和MRI检查确认病变节段和诊断.本组患者接受单节段手术27例,双节段手术1例.手术方式均为全身麻醉下有限开窗减压、Coflex椎板间动态稳定术.手术前后对患者的VAS视觉疼痛评分和改良Oswestry残障指数评分进行评价,通过动力平片评价手术节段腰椎活动情况.随访时调查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78min,出血量180~310ml,平均210ml.无神经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d佩戴软腰围下地活动,术后7d出院.术后1、3、6、12、24和36个月门诊随访,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腰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评价.本组发生并发症3例(9.3%).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24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5.2个月.平均VAS视觉疼痛评分由术前的8.1到术后的2.8,最后随访为2.6;Oswestry评分由术前的54.3到术后的21.8,最后随访为23.2.上述评价指标手术前后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别.随访中手术节段屈伸活动良好,活动度2°~6°,平均3.6°.未发现假体移位脱出现象.随访时本组患者对本次手术治疗满意度为89.3%(25/28).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应用Coflex动态稳定术,可以通过微小创伤手术,直接彻底解除神经压迫,改善患者神经症状,同时良好保留了手术节段腰椎的运动功能,随访结果表明中期疗效显著,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椎板间 动态稳定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将628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共342例,PN组286例,分别于术后24h内开始行EN与PN,考察两组术前1天与术后10天的体重、血常规及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及营养支持费用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期间均无死亡,EN组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下降的幅度均小于PN组,作为免疫指标的淋巴细胞计数EN组较PN组恢复升高更快(均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EN组较PN组明显提前,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支持费用均小于PN组(均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EN安全、可靠且较PN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免疫功能及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及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肝移植患者的病肝标本进行肝纤维化定量评估,与临床MELD评分及Ishak病理学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做比较,探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法定量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运用MELD评分评估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并制定一个参考标准.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法,对华西医院2006年2月至2006年9月因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手术的58例患者的病肝标本定量评估其纤维化程度,同时运用改良的Ishak肝纤维化分级法进行病理学诊断;收集入院当天的临床资料,计算MELD评分,利用Spearman′s等级相关分析图像法、Ishak分级、MELD评分三者间的相关性,利用直线回归分析MELD评分与肝纤维化程度二者之间有无线性依存关系,据其结果拟定参考标准.结果图像分析法测定58例患者病肝标本的肝纤维化百分比在23.2%~88.4%之间,平均56.7%;入院当天的MELD评分在11~38分之间,平均(22.85±9.32)分;Ishak分级0~6级者分别有0、2、7、12、18、12、7例,随着Ishak级数加大,肝纤维化百分比渐次增大,MELD评分逐步增高,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其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直线回归分析MELD评分与肝纤维化程度二者之间也存在线性依存关系,因此能够运用MELD评分系统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据此拟定了一个参考范围.结论图像分析法能较准确地评估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MELD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运用MELD评分系统可直接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肝移植 定量 肝纤维化 病理诊断
  • 简介:目的:建立高转移肝癌细胞株,研究其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征,为靶向人肝癌干细胞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细胞模型。方法:肝癌细胞系Bel7402接种裸鼠皮下,成瘤后,取小鼠肺部转移灶,通过机械分离法,获取肺部肝转移细胞,体外扩大培养后,再次接种裸鼠。如此反复接种裸鼠,获得稳定肺转移肝癌细胞株Bel7402-V13。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及PKH26染色确定Be17402-V13中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流式细胞术分析亲本Bel7402和Bel7402-V13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ESA的表达情况,分选Bel7402和Bel7402-V13中ESA+细胞并进行体外生物学特征研究及裸鼠致瘤实验。结果:建立高转移Bel7402-V13细胞株,Bel7402-V13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7d后形成的细胞球体中存在单个PKH26阳性细胞。与Bel7402中ESA+细胞相比,流式分析显示干细胞标志物[3人比例高转移丑<;17402-V13显著提高5.67倍(17.6±0.4¥33.1±1.5)。3(;17402-V13中ESA+细胞具有更强的自我更新能力[成球率:(94.8±7.5)%vs(52.3±6.9)%,P<0.01],侵袭能力提高1.51倍(397.7±79.4v262.0±40.1,P<0.01),耐药能力也显著增强(IC5。:0.286v0.196,P<0.01),ESA+细胞Bel7402-V13在裸鼠皮下接种2xl02个细胞3月即可致瘤(3/6),而接种2xl02个ESA+细胞Bel7402细胞3月才能致瘤(1/6)。结论:获得高转移肝癌细胞株Be17402-V13,伴随ESA+细胞增加,其体内外功能显著增强,为肝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细胞模型

  • 标签: 人肝癌细胞 肿瘤干细胞 靶向治疗 ESA CD90
  • 简介: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5(LN-5)表达及其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57例肺腺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N-5蛋白表达,同时通过液相芯片技术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分析LN-5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结果肺腺癌组织中LN-5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1.1%(12/57),癌旁组织中为1.7%(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敏感突变(E19+E21)的发生率为43.9%(25/57),EGFR非敏感突变(野生型+E20)的发生率为56.1%(32/57)。LN-5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EGFR突变有关(P〈0.05),与TNM分期无关(P〉0.05)。LN-5表达与EGFR突变呈负相关(r=-0.283,P〈0.05)。结论LN-5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且其表达与EGFR突变状态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肺腺癌 层粘连蛋白-5(LN-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 简介:目的:通过明确膝关节周围皮神经各个分支的相对位置为临床通过去神经化手术治疗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具成年防腐尸体(4下肢)及2具新鲜成年尸体(2个下肢)进行解剖,明确各个神经支及皮神经走行的毗邻关系。并通过对这些神经进行磁共振扫描,给临床提供直观立体的形态学参考。结果膝关节周围恒定出现三支皮神经,其分别为股内侧皮神经、隐神经髌下支、股中间皮神经。这些神经位置表浅、直径较细,局部视图较难分辨。通过磁共振三维成像,能够进一步明确神经的走行关系,使各个分支与膝关节周围骨性标志和相对位置易于观察。结论通过膝关节周围皮神经的解剖,可明确在实施膝关节置换术后引起疼痛的病变神经,为指导临床实施去神经化手术解除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神经源性疼痛提供指导。

  • 标签: 膝关节 皮神经 解剖 疼痛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 简介:目的: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取对数生长期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LP(2.5、5、10、20μg/ml)和顺铂(40μg/ml)进行干预,48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吸光度值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状况,逆转录PCR法(RT-PCR)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axmRNA、bcl-2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延长细胞周期中G0/G1期并缩短G2/M期,提高A549细胞凋亡率(AI),上调BaxmRNA表达、下调bcl-2mRNA表达,提高Bax/bcl-2比值,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LP具有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P能够阻滞细胞周期并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番茄红素 肺癌 A549细胞 增殖 凋亡
  • 简介:p53基因是迄今为止研究最为深入的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p13.1,全长20kb,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质量为53kD的核内磷酸化蛋白,是体内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和细胞周期的重要调节基因,具有诱导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的功能。p53突变人类肿瘤发生率约20%-80%,失去野生型抑癌功能,获得类似癌基因的功能,致细胞增殖失调控。Yamasaki等通过对77例食管癌患者的研究提示,突变型p53损害其DNA结合性和转录因子功能,发挥癌基因的作用,能导致细胞周期失控、肿瘤侵袭性增强,加速肿瘤的进程。本文就突变型p53基因表达与食管癌患者转归、化放疗效果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P53突变 预后
  • 简介:环氧化酶-2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的反应,在组织中呈诱导性表达,与肿瘤、炎症及疼痛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降低肿瘤组织E-钙黏素表达,降低癌细胞的侵}袭性,减少癌细胞的浸润与转移。塞来昔布治疗胃癌的临床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讨论近年来该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

  • 标签: 环氧化酶-2 胃癌 塞来昔布
  • 简介: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大肠癌的发病率每年以2%的速度上升,在西欧、北美国家中发病率较高,可达35-50/10万,亚、非、拉国家发病率较低;在美国所有死于癌症的病人中,大肠癌居第二位,其中85%-90%的病人癌发生与环境和饮食因素有关。近年来从我国各地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结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年平均增长率为4%,现已成为市区第四位常见癌症。据统计,1992年上海市大肠癌的年发病率为28.35/10万,已接近欧美国家水平。遗传学和临床研究认为,大肠癌发病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饮食因素协同作用所致,其中环境、生活习惯、尤其是与饮食方式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结肠癌 病因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术后3疗程化疗后血清CA125不同的界值对卵巢上皮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对我院妇泌科自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0日期间收治的94例术后行6~8疗程化疗的卵巢上皮癌患者,在化疗3个疗程后进行血清CA125测定。血清CA125分别以正常值(35U/ml)、正常值的2倍(70U/ml)和3倍(105U/ml)为界值,以累积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期为参数,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test法作预后分析。结果术后3疗程化疗后血清CA125≤35U/ml和CA125〉35U/ml患者累积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3);术后3疗程化疗后CA125≤〈70U/ml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与CA125〉70U/m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4);术后3疗程化疗后CA125≤105U/ml的患者累积生存率较CA125〉105U/ml的患者高(P=0.0171)。结论术后化疗3疗程后血清CA125以105U/ml为界值对卵巢上皮癌的预后评定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检测该指标对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卵巢上皮癌 CA125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胃癌P53基因表达情况,协助进一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对不同类型胃癌进行对比检查。结果:胃肝样腺癌P53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胃癌。结论:检查胃癌,尤其是胃肝样腺癌P53基因表达,给临床的治疗及判断病人预后提供了重要指标。

  • 标签: 胃癌细胞 不同类型 胃肝样腺癌 P53基因表达 肿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预置输尿管导管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价值。方法:60例需要实施腹腔镜手术的连续性住院患者,随机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止痛剂用量、输尿管损伤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试验组无输尿管损伤,对照组输尿管损伤1例(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止痛剂用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置输尿管导管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术中输尿管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节省手术时间,可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尤其是有盆腔黏连手术的常规术前准备项目。

  • 标签: 宫颈癌 卵巢癌 腹腔镜 输尿管损伤
  • 简介: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0-galloyl-β-D-glucose,PGG)是一种多酚鞣酸类单体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与药理学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细胞保护、抗糖尿病等。此外,在活体外展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其发挥抗肿瘤作用机制涉及促凋亡、防扩散、抑制血管生成、抗转移和抑制P一糖蛋白,还有一些组织器官特异性通路。本文主要介绍PGG对多种肿瘤细胞的作用并讨论其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五没食子酰基葡 抗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肺癌是目前当今世界上对人类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5%以上,大约20%~25%的NSCLC患者可以接受以根治为目的的外科手术。以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是Ⅱ~Ⅲa期NSCLC完全切除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常难以耐受。晚期NSCLC伴EGFR突变阳性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靶向治疗的疗效确切。近年来,关于早中期NSCLC术后伴EGFR突变阳性辅助EGFR-TKIs治疗的研究结果不断公布,肺癌术后辅助EGFR-TKIs治疗可提高疗效并改善生活质量,但目前仍有所争议。本文拟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早中期NSCLC术后辅助EGFR-TKIs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作一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辅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下调乳酸脱氢酶-A(lactatedehydrogenase-A,LDHA)对胃癌细胞凋亡及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产生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未转染)、siNC组(转染control-siRNA)和siLDHA组(转染LDHA-siRNA),脂质体转染48h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转染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ysteinylaspartatespecificproteinase3,Cleaved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的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法检测ROS水平,比色法分析细胞内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glutathione,GSSG)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LDHA组细胞的凋亡率、Cleaved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ROS水平和GSSG含量均显著升高,而LDHAmRNA表达和LDHA、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iNC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CleavedCaspase-3、LDHA、Bcl-2和Bax蛋白表达、LDHAmRNA表达、ROS水平和GSS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LDHA可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有关。

  • 标签: 胃癌 乳酸脱氢酶-A 细胞凋亡 ROS
  • 简介: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经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放疗后复发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方法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紫杉醇135mg/m2,顺铂60~100mg/m2)经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放疗后复发宫颈癌患者33例,4周重复,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继续原方案治疗1~3个周期。结果33例复发宫颈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7.6%,其中CR5例(15.2%),PR14例(42.4%);经治疗后可手术切除为11例(33.3%);临床症状缓解率为100.0%。治疗相关的常见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经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放疗后复发宫颈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紫杉醇 顺铂 化疗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