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文对204例65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的麻醉管理进行回顾性的经验总结.方法麻醉采用全静脉或静吸复合麻醉:在围术期内进行呼吸管理和无创心肺监测结果全组192例苏醒迅速,12例苏醒延迟;178例术毕顺利拔管,2]例延迟拔管,无麻醉死亡.结论年龄并非是决定手术麻醉的唯因素;认真进行围术期麻醉管理是提高老年人麻醉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麻醉管理 围术期 老年人 肺癌患者 拔管 静吸复合麻醉
  • 简介:当前世界人口日益老化,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HealthAgeing,健康的老龄。我国老年保健队伍中的年龄结构也在老化,尤其是高龄老人,笔者从事老年保健工作八年余,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保障老年健康的保健工作,还须总结过去,找出差距,瞻望明天,为此整理了近4年的老年医疗保健部分资料。

  • 标签: 老年保健 门诊管理 老年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医疗保健 高龄老人
  • 简介:到2016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1242万,占总人口的15.5%;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占总人口的10.1%;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已达3000万.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和国家民政部“9073”的养老模式,97%的老年人采取居家养老,仅有3%的老人进入各级养老机构.

  • 标签: 高龄老人 营养问题 聚焦 管理 高龄人口 养老模式
  • 简介:目的了解金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诊治现状,探讨COPD规范诊治宣教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PD患者诊断及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金山区某社区医院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住院并诊断为COPD和慢性支气管炎的23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分别进行规范宣教和常规宣教后,观察3个月及6个月,了解2组患者的CAT评分、戒烟率、专科就诊率、COPD确诊率、规范治疗率、延伸处方率、急性加重次数及肺功能的改善比率。结果2组3个月及6个月戒烟率无明显差异(P〉0.05);2组3个月及6个月CAT评分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COPD确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观察组更加优于对照组(P〈0.01);2组3个月及6个月专科就诊率、规范治疗率、延伸处方率、肺功能改善者比率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均〈0.01);3个月及6个月期间急性加重次数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PD患者的规范诊治水平普遍较低,通过COPD规范诊治宣教可促使COPD患者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规范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规范化诊治宣教 延伸处方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苯氧芳酸衍生物微粒非诺贝特(力平脂)与苯扎贝特(必降脂)治疗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力平脂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73.2±4.92岁,剂量200毫克;必降脂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71.5±4.29,剂量400毫克,均每晚口服次,持续八周。结果两组药物治疗均有显著的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其中力平脂也有明显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微粒非诺贝特适用于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治疗 微粒化非诺贝特 高脂血症 高尿酸血症 苯扎贝特 力平脂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onpulmonarydisease,COPD)是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肺部疾病,肺功能呈进行性进展,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1]。目前为止,COPD仍然是个严重并且日益突出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据统计,到2020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发病机制 发病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稳定期治疗中的问题.探讨规范治疗和管理对策。方法调查57例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临床资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观察患者近2周治疗情况。设正常对照组。结果慢阻肺组16%并发肺心病,40%有合并症,低白蛋白血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例数较对照组多(P<0.01).68%服用抗生素,5%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稳定期治疗不规范,建议加强对患者教育、随访、管理

  • 标签: 慢阻肺 患者 老年 稳定期 治疗中 对照组
  •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影响,为明确个性护理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个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的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vs88.33%,P<0.05;96.67%vs81.67%,P<0.05);观察组的出诊、急救和入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83.33%,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以个性护理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个性化护理 转运成功率 急救成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引起的[1]。慢阻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但其他环境暴露如生物燃料和空气污染起了重要作用。除了上述暴露,宿主因素也有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病率 慢阻肺 噻托溴铵 慢病管理
  • 简介:目的利用有创心排血量监测指导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管理,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Ⅲ级以上,择期行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年龄85~97岁。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所有患者均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7mL/Kg)。对照组根据CVP和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行补液治疗,当CVP<5cmH2O、MAP<65mmHg时适当加速补液,至CVP>5cmH2O、MAP>65mmHg时停止补液。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监测中心排血量(cardiac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index,CI)、每搏量变异率(strokevolumevariation,SVV)。当CI<2.5L/min/m^2、SVV>13%时适当加速补液,同时注射麻黄碱0.2mg/kg,至SVV<13%时停止补液。分别于入室时、插管前、插管后、切皮时、手术60min时和缝合时记录2组MAP、HR和CV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经目标治疗导向液体补液和小剂量升压药后MAP和CVP恢复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切皮时和手术60min时MAP及CVP基本接近入室时水平;对照组插管后HR和MAP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切皮时HR和MAP低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P<0.05)。缝合时2组患者的MAP、HR和CVP基本接近入室时水平。结论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期间,在有创心排量监测下,通过有效补液和应用升压药,CVP可以很快回升,而HR和血压波动较小,有助于维持高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有创心排量监测 麻醉 血流动力学 高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