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顺行交锁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运用于肱骨干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46例,经双盲法分为给予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的A组与给予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B组各23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A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均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对比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对比P>0.05。结论顺行交锁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均是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治疗术式,顺行交锁髓内钉对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作用更明显。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髓内钉 加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的过程中采取两种备皮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所接受的102例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所采取的备皮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1例。对照组则于手术前1d剃除全部毛发,研究组则于手术当天剔除距离切口周围3cm的毛发,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几率以及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术后感染发生几率3例(5.88%)与对照组5例(9.80%)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满意程度48例(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78.4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患者于手术当天给予小范围毛发剃除的备皮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更加能够满足患者所提出的实际需求,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备皮方法 神经外科 微创手术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内镜微创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AOSO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76例,均采取经内镜逆胰胆管造影术微创介入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内镜微创介入术治疗后均治愈,其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OSC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行胰胆管造影术微创介入治疗的效果较好,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感染性休克 微创介入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并提出相关管理措施。方法在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中识别、分析和确定血液检测过程每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并在科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形成明确指令加强管理。结果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实验室认可制度、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是全面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结论检验科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控制,从而保证临床检验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检验科 质量管理 加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康复方法在社区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发病的时间自然顺序,取奇数顺序60个病例为观察组,年龄(61.5±4.2)岁,同时取偶数顺序60个病例为对照组,年龄(60.9±3.7)岁,观察组给予中医康复方法和常规康复相结合,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1个月后,对比肩关节疼痛积分和FMA运动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积分差值均数分别为(2.1±0.4)和(0.7±0.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MA运动积分差值均数分别为(7.9±1.1)和(3.2±0.4)(P<0.05)。结论中医康复方法在卒中偏瘫后肩痛的社区康复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方法 卒中 肩痛 社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7年1--12月收治的128例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n=64)予以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n=64)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对比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案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98.44%>87.5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对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均有一定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护患无隙沟通 心血管内科 焦虑 抑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接受本院治疗的手部掌指骨骨折患者,分两组参照组(克氏针)和微型组(微型钢板),各43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微型组的手术情况及指关节活动均比参照组优秀(P<0.05)。结论手部掌指骨骨折治疗,给予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长及住院时间,改善手指关节活动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 手部掌指骨骨折 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分隔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分隔结核性胸膜炎8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微管留置术联合波尼松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胸腔穿刺抽取积液,对比两组患者的胸穿次数、胸膜厚度、胸液吸收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胸穿次数、胸膜厚度以及胸液吸收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结果对于分隔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使用胃管留置术联合泼尼松治疗,能够减少胸穿次数,缩短胸液吸收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分隔结核性胸膜炎 微管留置术 泼尼松 胸腔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改良Semont方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采用Semont法进行复位治疗,评价本组患者治疗后1周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4例患者治疗1周后,治愈26例,占59.09%;有效15例,占34.09%;无效3例,占6.82%;总有效率为93.18%(41/44)。本组44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愈22例,占50.00%;有效15例,占34.09%;无效5例,占11.36%;总有效率为88.64%(39/44)。结论改良Semont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半规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在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72例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喂养耐受程度、喂养不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21例患者耐受良好,13例耐受度一般,2例耐受度较差,对照组13例耐受良好,15例耐受一般,8例耐受度较差,实验组耐受良好率更高,耐受度较差者所占比重更低,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喂养不足发生率更低,腹痛腹泻、胃残余量过多以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更低,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情况,降低喂养不足率及肠内营养支持相关性不良反应,对患者预后改善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患 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 综合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病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颌间结扎固定手术,观察组进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法。比较两组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骨折愈合的时间、面部形态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口腔咀嚼功能;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的时间、面部形态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口腔咀嚼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口腔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法疗效非常理想,可减少并发症,促使骨折愈合和面部外观恢复,改善咀嚼功能。

  • 标签: 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法 口腔颌面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DTA-K2抗凝血对30余项生化项目检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及其校正。方法对同时抽取的50例EDTA-K2抗凝血标本与血清标本在AU2700生化分析仪进行TBIL、DBIL、SP、A、ALT、AST、TBA、ALP、MAO、ADA、BU、Cr、UA、P、Mg、GLU、TC、TG、HDL-C、LDL-C、APOA1、APOB、IMA、CK、CK-MB、LDH、α-HBDA、CRP、ASO、RF、AMS、IgG、IgM、IgA、C3、C4等项目测定,对大部分生化项目进行直线回归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两组标本生化项目中除DBIL、Mg、ASO、RF、ALP、I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项目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良好(r2>0.80)的生化项目有TBIL、BU、Cr、P、GLU、TC、TG、HDL-C、LDL-C、APOA1、APOB、CK、CK-MB、α-HBDA、CRP、ASO、AMS、IgG、IgM、IgA、C3、C4。结论在血清标本不足时或血清标本存在溶血时,可用多余的血常规标本(EDTA-K2抗凝血)经离心后,替代血清标本用于(除TBIL、LDH、α-HBDA、P、Mg、UA、ASO、RF、ALP、IMA外)生化项目的检测,且结果可用于临床分析。

  • 标签: EDTA-K2 生化检验 AU2700生化分析仪 直线回归 相关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应用CT检查与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检出率、征象检出率。结果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在硬膜囊压迫、脊髓变形、椎间盘变形诊断中,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在椎间盘积气、钙化诊断中,CT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P<0.05),在神经根压迫诊断中,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时,CT检查与MRI检查各有优势,可配合使用,但MRI整体检出率更高。

  • 标签: CT MRI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8例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常规护理+呼吸道护理。比较两组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患者满意水平;护理依从性、住院的天数;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依从性、住院的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呼吸道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提高依从性,减少肺部感染,减少住院时间,患者满意水平高。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 呼吸道护理方法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1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参与临床医学检验病患200例,根据病患入院时间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行临床血液学检验99例,临床化学100例,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96例,微生物学检验41例,制定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并严格实施;对照组采用行临床血液学检验100例,临床化学95例,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91例,微生物学检验48例,实施常规检查。结果实验组临床检验准确率是97.9%,对照组的检验准确率为90.9%,在满意度调查中,实验组的满意度达到98.3%,对照组则为91.7%,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消除纠纷起到了较大的帮助。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更能有效防止针管不通畅的苄星青霉素肌注方法,从而为更好地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从医院近几年来的病人中把需要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病人随机均匀的抽调出100例,再把这100例病人均匀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病人50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症方面均无很大差异,一定程度上很好的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减少了误差。实验组采用最新改进的注射方法,即苄星青霉素用0.9%生理盐水4.5ml充分振荡溶解后用5ml注射器抽取适宜剂量的药物,对所需注射部位用酒精消毒后,注射器排尽空气后,进针迅速,在回抽没有见到回血后立刻推进注射器内的药物,以减少疼痛。对照组采用以往沿用的肌注方法,不做任何改善,对两组病人注射结束后的针管堵塞情况和病人的疼痛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针管堵塞也少于对照组,且根据病人反映疼痛感较之前传统的肌注方法轻微。结论改良后的肌注方法可有效的避免针管堵塞并且减少病人的疼痛感,优化之后的方法确实可以推行。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肌注 防止针管堵塞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托品2种给药方法在有机磷中毒急救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急救有机磷中毒的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断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组患者采用静脉持续微泵入阿托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静脉泵入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效果更明显,不仅能有效的缩短阿托品化时间,避免出现阿托品中毒现象,也能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注射阿托品 静脉持续微泵入阿托品 治疗效果 有机磷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对急性膝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74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7例。研究组采用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进行医治,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急性膝关节损伤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膝关节损伤 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雌激素在绝经后妇女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6年9月-2017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绝经后妇女泌尿系统感染病人,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0例)让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者(40例)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以雌激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阴道pH、血清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等3个指标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研究组患者诊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阴道pH、血清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绝经后妇女泌尿系统感染病人利用雌激素治疗能明显使病人病情好转,且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绝经 泌尿系统感染 雌激素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系统化孕期保健教育对优生优育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孕期孕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个性化系统孕期保健教育,及医生医嘱指导。比较两组孕期孕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产程时间;护理前后孕妇焦虑心理评分、产痛评分;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孕妇对孕期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产程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评分、产痛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评分、产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系统化孕期保健教育在孕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孕妇优生优育意识,缩短产程,减轻焦虑和产痛,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

  • 标签: 个性化系统化 孕期保健教育 优生优育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