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营养均以脂肪、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对照组给予常规进食,观察组给予早期不同时间(术后第1~7天)进食,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两组肝功能指标(AL、AST、STB)和营养指标(ALB、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第7天肝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结论肝癌切除术后根据患者疾病病情给予不同类型的食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提高患者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 标签: 肝癌 不同进食时间 肝功能指标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高度近视在不同年龄段的具体进展规律及各阶段屈光度和眼轴相关性的发展轨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按年龄将高度近视患者176例(352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四组1组≤14岁32眼(9.1%);2组15~30岁(包括30岁)96眼(27.3%);3组31~50岁(包括50岁)164眼(46.6%);4组>50岁60眼(17.0%),分别测量四组患者屈光度、眼轴及其各屈光间质成分长度。结果2组比1组近视屈光度加深(-5.94±1.63)D(t=-3.651,P=0.001),眼轴延长(3.25±0.70)mm(t=4.662,P<0.001),而2组与3组、3组与4组的屈光度、眼轴都没有明显差异。各年龄阶段高度近视眼屈光度都主要与眼轴相关(r=0.649)且两者比例较稳定,总体来说眼轴每延长1mm,近视度约增加1.73D。结论高度近视眼在30岁前都处在迅速进展期,30岁以后发展趋于稳定,且高度近视屈光度始终主要与眼轴相关。

  • 标签: 高度近视 进展 屈光度 眼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应用洋地黄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于再灌注后3d给予洋地黄治疗,观察组(n=30)于再灌注后2h给予洋地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BP、HR、EF和LVEDV指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患者早期应用洋地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且患者无明显其他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 急性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洋地黄 不同时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植皮方式在关节重度烧伤中的修复效果及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重度关节烧伤患者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了A组50例和B组50例,其中A组给予切痂植皮修复,B组接受削痂植皮修复。结果A组关节活动度显著低于B组,A组患者对外关满意度显著低于B组,A组微循环变化幅度较B组剧烈,P<0.05。结论应用削痂植皮可显著提高关节重度烧伤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重度关节烧伤 植皮方式 修复效果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川崎病患儿与正常患儿心功能对比,从而为川崎病患儿早期明确诊断积极干预可减少心血管的受损,改善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02月至2018年02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川崎病的36例行心脏彩超检查的患儿,其中有冠状动脉扩张的15例与冠状动脉未扩张的31例使用高频探头获得左室射血分数;采集左冠状动脉内径、右冠状动脉内径、左室射血分数、Tei指数,川崎病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6例川崎病患儿中,Tei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右冠状动脉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受损。结论1、临床诊断为川崎病儿童,冠状动脉未扩张,虽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改变,但是冠状动脉均提示存在受损。2、川崎病患儿心功能受损与冠状动脉扩张与否无关。

  • 标签: 高频探头 川崎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液质量不同的男性精浆和与血清生殖激素的浓度与精子浓度和活动力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精液检查的男性,依据精液质量的参数分为正常组64例、弱精组42例、少精组58例、无梗阻组21例。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睾酮(T)、泌乳素(PRL)和孕酮(P)、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精浆PRL、T、P和E2水平。结果正常组及弱精组的血清FSH和E2较少精组和非梗阻组低(P<0.05),正常组LH和P的浓度较其余三组低(P<0.05),四组间血清PRL和T对比无差异(P>0.05);非梗阻组PRL较其余三组出现降低(P<0.05),四组P、T和E2对比无差异(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正常组血清FSH和精子浓度及PR呈负相关(P均<0.05)、LH与精子浓度呈现负相关(P<0.05);弱精组血清FSH、E2与精子浓度呈现负相关(P均<0.05),少精组血清FSH、LH与精子浓度呈现负相关(P均<0.05),少精组血清FSH和T与PR分别呈现正相关及负相关(P均<0.05);正常组精浆PRL与精子浓度呈正相关(P<0.05),少精组精浆PRL与精子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浆PRL和血清FSH的水平与精子浓度及活力相关,对男性不育的病因诊断可能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生殖激素 精浆 男性不育 精子浓度 活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后不同治疗方案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疼痛与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资料100例实施分析,所选100例病人全部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根据随机法对于所选病人施行分组,对照组病人手术之后接受钙剂配合骨化三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情况与功能障碍指数得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开展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功能障碍指数得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在其手术之后为其提供降钙素联合钙剂与活性维生素D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功能障碍指数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及贝美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周后的降眼压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8例(141只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给药方法分为三组,每组均为26例,其中Ⅰ组给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47只眼);Ⅱ组给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47只眼);Ⅲ组给予贝美前列素滴眼液(47只眼),三组均每日不同时间点滴眼1次,疗程为4周,测量比较三组用药前后的24h内、不同时间点的眼压以及用药前后4周内眼压。结果三组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24h内各时间点眼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眼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用药后4周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及贝美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周后的降眼压的效果显著,且三种滴眼液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前列腺素类滴眼液 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更快更有效地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7年本院收治的1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50例)、Ⅱ组(50例)以及Ⅲ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Ⅰ组给予50μg/100μg、Ⅱ组给予50μg/250μg、Ⅲ组给予50μg/500μg的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进行定量吸入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变化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92%vs94%vs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179,P=0.071);治疗后三组FEV1(56.45±10.32)Lvs(58.18±13.24)Lvs(55.23±11.21)L和PEF(48.34±11.12)L/minvs(49.23±10.67)L/minvs(47.34±12.07)L/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27,P=0.266;F=0.112,P=0.628);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vs6%vs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048,P=0.061)。结论中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优于高剂量,且不良反应更少,可优先采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不同剂量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按照胰岛素不同给药时间分为前期组(孕<32周,80例)和后期组(孕≥32周,70例);胰岛素服用方法和计量按照孕产妇个体情况而定;对两组血糖、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前期组孕产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分别为(5.31±0.61)、(7.16±0.84)mmol/L,显著优于后期组的(5.82±0.52)、(7.77±0.9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期组合并高血压、死产、产后出血及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后期组,剖宫产及早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后期组,前期组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后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32周前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进行治疗可显著控制孕产妇血糖,同时可显著改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胰岛素 给药时间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肠透析机治疗不同程度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肌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6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将患者分为四组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所有患者均采用结肠透析机治疗,观察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其中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和衰竭期明显比尿毒症期好,同时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治疗效果比衰竭期好(P<0.05)。治疗后不同程度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肌酐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结论结肠透析机治疗在不同程度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运用,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血肌酐指标水平下降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透析机 慢性肾功能衰竭 疗效 血肌酐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在脊髓损伤(SCI)患者不同时期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n=42)在SCI不同时期予以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并进行康复训练;参照组(n=42)则予以常规康复疗法,对比二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膀胱分级1--2级占比显著高于参照组(97.62%>80.95%),实验组患者的膀胱容量、自主排尿量、残余尿量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4.76%<23.81%),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的康复护理中采用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法,对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 膀胱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不同胰岛素(甘舒霖30R、诺和灵30R)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患有糖尿病的104例患者,对其采用数字抽签法分组,对照组给予甘舒霖30R治疗,观察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比较其血糖控制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3.8%,没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治疗的临床效果相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操作方便、注射次数少、安全、有效控制血糖等作用,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甘舒霖30R 诺和灵30R 胰岛素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实施夹闭术以及血管内栓塞方法后对于血流动力学、能量代谢的作用。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选取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使用血管栓塞术,对照组使用夹闭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能量代谢指标。结果在完成后手术之后,对照组在手术结束阶段(T4)的葡萄糖摄取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而平均动脉压则比观察组要低(P<0.05),而在进入手术室时(T1)、全身麻醉后(T2)、手术开始时(T3)等时间段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丙酮酸、脑血流量、二氧化碳分压、血红蛋白、脑颈静脉球-动脉乳酸差值、葡萄糖浓度、颅内压、红细胞压积以及心率方面组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时,使用血管内栓塞术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相比于夹闭术能够起到更家良好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管内栓塞 夹闭术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随机分组,就全身麻醉方法(n=40,参照组)及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n=40,研究组)实施后对患者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呼吸道感染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免疫功能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方法与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对比,后者术后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较低,且患者各项免疫指标较正常,可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于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反应研究其治疗的效果如何。方法将106例支气管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使用两组不同的雾化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氧驱动雾化治疗,对照组运用压缩泵式吸入治疗的方法,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状况,比较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痊愈率分别为98.1%与84.9%,明显观察组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氧驱动雾化治疗的方法对支气管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医学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患者 氧驱动雾化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期肾综合征出血热(HERS)急性肾损伤(AKI)检测中血清、尿胱抑素C(CYS)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根据临床分期将患者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名正常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法对两组血清肌酐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尿胱抑素C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两组血清肌酐,血、尿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期/低血压期、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血清胱抑素C、尿胱抑素C及血清肌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净化组与非净化组血清、血清肌酐及尿胱抑素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尿胱抑素C都可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损伤的标志物,可有效反映患者急性肾损伤病情,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损伤时尿胱抑素C和肾小管损伤情况更加一致,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综合征 出血热 肾损伤 尿胱抑素C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02月--2018年02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念珠菌阴道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镜检法、培养法、凝集法检验,比较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镜检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凝集法,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培养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凝集法,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结论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时,镜检法阳性检出率最高,值得临床将其作为首选。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念珠菌阴道炎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2例原发性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实验组口服拉莫三嗪,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21,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睡眠质量总评分为(13.45±0.36)分,低于对照组的(16.64±0.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600,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1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4,P=0.759>0.05)。上述不良反应均未做特殊处理,后患者自行缓解。结论拉莫三嗪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有利于老年患者的睡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 拉莫三嗪 疼痛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甲胎蛋白浓度下GPC-3、AFP-L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表达差异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原发性肝癌(PHC组,n=34例)、肝硬化(LC组,n=25例)和病毒性肝炎(VH组,n=2例)。选择30例体检正常的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肝组织和血清中AFP-L3和GPC-3的表达水平。观察肝组织和血清中GP73、AFP-L3和GPC-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AFP-L3和GPC-3单次和联合检测PHC的阳性率。结果PHC组肝组织和血清中AFP-L3、GPC-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三种标记物(AFP-L3和GPC-3)用于检测PHC。阳性率分别为70.6%、76.5%和79.4%。PH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2.3%、85.3%和88.2%。三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阳性率高达91.2%,明显高于此,单次检出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AFP-L3和GPC-3可提高PHC的阳性率,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甲胎蛋白浓度 GPC-3 AFP-L3 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