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直径6cm以上大体积肾上腺肿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经腹腔途径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直径6cm以上肾上腺肿瘤患者39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3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43~115分钟,平均67分钟,术中出血量42~180ml,平均75ml。术后住院时间5~9天,平均6.4天,所有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病理示嗜铬细胞瘤24例(61.5%),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2.56%),肾上腺髓质脂肪瘤3例(7.69%),肾上腺神经纤维瘤6例(15.38%),肾上腺囊肿2例(5.13%),肾上腺皮质癌2例(5.13%),肾上腺转移癌1例(2.56%)。结论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直径6cm以上大体积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适用于腹腔镜技术成熟的泌尿外科开展。

  • 标签: 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切除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抗VEGF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3月到2023年3月治疗的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患者8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抗VEGF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照组中使用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结果:两组的cRMT、BCVA、微循环指标,MDA、LHP、ROS相比(P<0.05)。结论:在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患者中使用抗VEGF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抗VEGF药物 23G玻璃体切割术 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抗VEGF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3月到2023年3月治疗的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患者8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抗VEGF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照组中使用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结果:两组的cRMT、BCVA、微循环指标,MDA、LHP、ROS相比(P<0.05)。结论:在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患者中使用抗VEGF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抗VEGF药物 23G玻璃体切割术 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等离子电切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2例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16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组16例,分析对比两种治疗术的疗效。结果: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术后1、3个月的残余尿量及手术后3个月的症状缓解情况优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组(均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相较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的微创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对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rimar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celldistributionwidth,RDW)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的水平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353名行pPCI的STEMI患者入院时的RDW及NLR水平。根据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n=99)为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组(LVEF<50%);对照组(n=254)为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组(LVEF350%)。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WBC、NEU、LYM、NLR、RDW,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DW、WBC、NEU、LYM是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行pPCI的STEMI患者入院时RDW、NLR水平升高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有关。

  • 标签: 心肌梗死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直接经皮冠脉介入 收缩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钬激光解剖性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的10月~2017年的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前列腺增生病患,按照选用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别纳入治疗A、B两组,分别实施前列腺钬激光解剖性剜除术和前列腺电切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A组施术时间明显多于治疗B组,但术中出血量以及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治疗B;治疗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B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采用前列腺钬激光解剖性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相比获得的效果更理想。

  • 标签: 钬激光解剖性剜除术 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RevoLix2μm激光手术系统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间嵴肥厚与膀胱颈纤维化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2年5月采用经尿道RevoLix2μm手术系统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间嵴肥厚、膀胱颈纤维化12例。激光功率为40-100W,汽化切除增生的腺体与纤维化的膀胱颈及肥厚的输尿管间嵴,使后尿道与三角区在同一面。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及膀胱残余尿量等指标。结果手术时间(29.2±4.8)min,切除前列腺组织(12.2±2.3)g,出血量(10.1±1.5)ml。10例术前有性功能者,术后均保留性功能;无尿失禁发生。未发生电切综合征。12例术后随访4-16个月,平均9个月,IPSS由术前(18.3±9.6)分降至术后(6.2±3.1)分,Qmax由术前(7.2±4.3)ml/s增加至术后(19.3±2.3)ml/s,残余尿量由术前(80.6±12.7)ml降至术后(14.0±2.1)m1,手术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4.123,P=0.000;t=20.059,P=0.000;t=17.901,P=0.000)。结论RevoLix2μm激光手术系统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间嵴肥厚和膀胱颈纤维化是有效和安全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排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2ΜM激光 输尿管间嵴肥厚 膀胱颈纤维化
  • 简介:目的比较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T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体积〉80ml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156例经尿动力学确诊的膀胱出口梗阻和前列腺体积〉80ml的患者,随机分至TVP组和TURP组。记录每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1年的随访指标,予以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均予记录。结果156例患者入选并参加该研究,其中153例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TVP组在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较TURP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P组在手术时间上比TURP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P组在腺体切除重量上明显高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指标中,TVP组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上均优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组。结论对于大体积(〉80ml)前列腺增生,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较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更有效及安全。

  • 标签: 大体积 前列腺增生 切除术 安全性 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用甘露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价值。方法:选2019.04~2020.04区间接收64例早期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研究,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2,选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n=32,选用甘露醇+尼莫地平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6.88%)高于对照组(81.25%),统计值 =4.0100,P

  • 标签: 甘露醇 尼莫地平 早期 高血压 脑出血 血肿体积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和单极前列腺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体积〉60ml)的手术效果,评估双极电切手术的安全性。方法临床选择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大于60ml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双极电切组和单极电切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电切综合征、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术后保留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IPSS评分及尿流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术中出现前列腺包膜穿孔率相似。双极电切组失血量少于单极电切组,术后保留导尿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单极电切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尿道狭窄率升高。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对于前列腺体积大于60ml的患者手术效果和单极相近,但双极电切手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电切术 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老年良性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良性大体积前列腺增生作为研究目标共46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研究组行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骨代谢指标、治疗前后NIH-CPSI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血清骨代谢指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NIH-CPSI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减轻、排尿正常(P<0.05)。结论相对于电切术治疗,剜除术治疗良性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

  • 标签: 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电切术术 老年良性大体积前列腺增生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根据下尿路症状(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LUTS)/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探讨患者临床及尿动力学特点。方法:2004年10月至2013年8月,笔者分析了2039例患者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的LUTS/BPH患者。根据前列腺体积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增生(≤30ml)组、中度增生(31~80ml)组和重度增生(≥81ml)组。

  • 标签: 下尿路症状 尿动力学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膀胱出口梗阻 PROSTATIC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EP)疗效及对患者卵巢体积,窦卵泡数和收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EP患者6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两组,均给与甲氨蝶呤治疗,B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 B组较A组临床疗效更高,卵巢体积、窦卵泡数及收缩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EP的疗效显著,同时有助于卵巢功能的改善,值得被运用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保守治疗 异位妊娠 卵巢体积 窦卵泡数 收缩期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