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国家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创建健康学校,营造健康环境,建立保障机制,提高青少年核心素养,培养健康行为方式,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笔者对如何建设健康学校提出了几点思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调查了解中国驻东非吉布提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驻东非吉布提某建筑公司务工人员 18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进驻吉布提 3天, 30天、 90天、 180天和 360天 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差异。结果:驻非洲务工人员 3天、 60天、 90天、 180天和 360天 SCL-90筛查阳性率分别为 4.30%、 7.10%、 9.30%、 18.23%和 13.71%,驻吉布提 180天阳性率最高,且显著高于进驻 3天( P< 0.05)、 60天( P< 0.05)、 90天( P< 0.05)和 360天( P< 0.05)。驻吉布提务工人员 3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抑郁和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 3天; 9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 3天( P< 0.05 , P< 0.01)、 60天( P< 0.01); 18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惧和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 30天( P< 0.05 , P< 0.01); 36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和恐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 3天、 60天和 90天;但低于 180天,呈下降趋势;恐怖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 3天( P< 0.05 , P< 0.01)、 60天( P< 0.01)、 90天( P< 0.01)、 180天( P< 0.01)。不同时间节点的其他因子分值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驻非洲吉布提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水平随其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必须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

  • 标签: [ ] 非洲务工人员 热带沙漠气候作业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摘要】建设健康中国属于国家性战略,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着重要意义。在健康中国建设中,需坚持以人们的健康放于优先发展战略位置上,坚持以正确卫生与健康工作作为建设方针,坚持以建设健康中国为奋斗目的。在建设健康中国过程中,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二者占据着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健康中国 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 作用与地位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世界性大流行以来,黎巴嫩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医院护理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经验,为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护理人员今后更好地应对突发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2月-2020年8月黎巴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流行期间,驻黎巴嫩中国维和医院护理组开展突发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总结出制定护理工作规程、强化护理人员培训、规范发热预检分诊、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完善隔离病房管理、加强防疫物资管控7个方面的具体措施。结论 提高了护理组防控处置能力,为应对突发疫情的维和护理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 标签: 黎巴嫩 维和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防控 护理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世界性大流行以来,黎巴嫩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医院护理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经验,为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护理人员今后更好地应对突发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2月-2020年8月黎巴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流行期间,驻黎巴嫩中国维和医院护理组开展突发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总结出制定护理工作规程、强化护理人员培训、规范发热预检分诊、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完善隔离病房管理、加强防疫物资管控7个方面的具体措施。结论 提高了护理组防控处置能力,为应对突发疫情的维和护理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 标签: 黎巴嫩 维和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防控 护理 实践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是目前全球的第四位死亡原因,其病程迁延、复发率高、人群覆盖广泛,社会经济负担沉重。目前我国COPD发病率高,控制率低,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患者尤其重要。此病重在养,因此以社区为基础的医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防控体系模式的建立是我国应对COPD群体健康服务需要的重要路径;特别是在学校、医院、社区、家产学研合作及针对COPD健康促进和预防的服务模式。

  • 标签: 健康中国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医养结合防控体系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II受体1 A1166C多态性(AGTR1 A1166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中CA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并分析AGTR1 A1166C多态性在2组人群人(冠心病组,30名、对照组30名)的分布和表达情况,测定和进行血清分析,如脂质浓度。结果:冠心病组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显性、显性和隐性模型与冠心病风险相关的(OR=1.32, 95% CI: 1.2 ~ 1.4, P=0.000;或= 1.25,95%置信区间CI: 1.1 - -1.3, P = 0.000, = 1.27, 95%,置信区间CI: 1.1 - -1.3, P = 0.000, OR=1.18, 95% CI: 1.0-1.4)。

  • 标签: 人血管紧张素II受体1 A1166C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