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疑似眼内炎的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的治疗情况,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治疗思路。方法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眼内炎的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的1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者右眼视力0.02,眼压20mmHg,角膜水肿消退,前房清,瞳孔5mm,呈无张力状态,玻璃体清晰,眼底正常,向患者讲明病情,出院随诊。出院后2周复查,右眼视力0.1,眼压18mmHg,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5mm,呈无张力状态,玻璃体清晰,眼底正常。结论对于疑似眼内炎的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疑似眼内炎的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外科复杂感染一例的病原学证据分析探讨,找出总结这类严重疾病的微生物感染菌鉴定对明确诊断,及时对症治疗起到积极的效果。方法对特殊一例外科复杂感染患者在就医,检查,诊断,手术,治疗,微生物鉴定,对症合理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这例外科复杂感染坏死性筋膜炎主要是由多种微生物协同作用导致的严重感染,是一个威胁生命,高死亡率的疾病。临床迅速的诊断和充分的治疗是必须的。外科清创、坏死组织的彻底清除、创面的充分引流以及抗生素的使用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高压氧、物理治疗等可以作为辅助的治疗手段,但是特别重要的是找到这例复杂感染的病原学证据。患者一开始就需采用3种大剂量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通常是三代头孢菌素、B-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林霉素、甲硝唑、氨基糖苷类等联合应用,共同对抗多种需氧菌和厌氧菌;根据药敏试验及时更换敏感的抗生素,加强治疗和护理。患者最后痊愈。结论当前临床医生与微生物检验人员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合作的,临床医生需要我们,患者需要我们,我们及时有效地找到感染源头,我们也需要临床!明确诊断,对症治疗,认真检查,精心护理,密切协作,为患者解除病痛。

  • 标签: 外科 感染 病原学 证据
  • 简介:摘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常见于长期氧疗和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近年来,由于早产儿存活率提高,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并成为NICU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及生活质量[1]。目的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不能耐受离氧的情况下应采取哪些有利措施顺利撤离氧气。方法通过连续动态监测患儿不同状态下SPO2、心率、呼吸变化,给予调整体位,各项诊疗操作时的氧疗干预,利用鸟巢、遮光布等照顾措施,保证合理喂养满足营养需求。结果患儿经过药物干预治疗及各项精心监测与护理,一月余能够顺利离氧康复出院。结论严密监测不同时段,状态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针对个体化的氧疗方案及早产儿照顾措施的实施,合适的营养需求是患儿撤离氧气的关键。

  • 标签: 早产儿 氧疗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营养需求 护理
  • 简介:摘要酒精依赖患者突然断饮或减少酒精摄入后会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alcoholwithdrawalsyndrome,AWS),表现为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一般属于精神疾病治疗范畴。由于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在重度烧伤患者中均可表现,因此对重度烧伤的酒精依赖患者容易导致误诊误治。

  • 标签: 酒精依赖 酒精戒断综合征 烧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结构和饮食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征的观测和病理的分析,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得出科学系统的护理方案。结果Ⅰ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B细胞遭到破坏,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维持生命。结论科学合理的日常饮食结构对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必须要加强对患者饮食结构的重视,加强饮食结构的探讨研究力度。

  • 标签: 糖尿病 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该例输入性儿童麻疹患者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实验室测定麻疹IgM抗体,查清密切接触者开展应急接种并医学观察。结果密切接触者25人,应急接种112人,未发病。未接种疫苗的5月龄密切接触者确诊为麻疹,血清学检测结果麻疹IgM阳性。结论继续认真贯彻《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卫疾控发〔2007〕305号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及时接种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发病前1周的医院暴露是本次疫情的主要危险因素,必须重视医院内感染在控制麻疹扩散中的作用。

  • 标签: 麻疹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1例不完全性子宫破裂致宫内死胎及出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

  • 标签: 子宫破裂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1例扁桃体摘除术中引发休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体会。方法我院将2013年4月6日入院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例扁桃体摘除术中引发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经过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我院于2013年4月7日为患者进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新生物摘除术,手术进行顺利,并于2013年4月13日为患者进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结果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并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和常规护理,最终于2013年4月24日痊愈出院,患者共在我院住院18天。讨论虽然扁桃体摘除术被广泛应用于咽喉部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但容易发生不良并发症,因此要在进行手术保持严谨的态度和认真的操作。

  • 标签: 扁桃体摘除术 休克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总结1例银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在银屑病治疗过程中,通过病情观察、环境布置、皮肤和创面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严格做好卫生与消毒工作,住院期间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5个月后,银屑病症状消失,皮肤有少许色素沉淀,目前患者在院休养中。

  • 标签: 银屑病 精神分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患者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基因多态性,以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5月间接收的3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来我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R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组织标本中IL-1RN含量明显高于观察组血清中IL-1RN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RN含量在正常人和癌症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差异,并在组织标本中尤为突出,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癌症诊断的同时可以采用IL-1RN含量进行,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癌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因多态性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