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院机构也在不断的发展,心理护理作为医院比较重要的岗位之一,其对于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针对心理护理对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做一个全面的研究与分析。目的详细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功能性便秘的影响以及产生精神心理的因素。方法本文主要的方法是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所收治的100名功能性便秘进行相关的分析,并且将着一百名功能性便秘分为两组,一组为5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本文的结果主要是心理护理能够使用一定的专业知识降低功能性便秘在治疗的时候的各种不良症状,有着极大的临床价值,对于功能性便秘的健康同时也有着一定的重要性。

  • 标签: 心理护理 功能性便秘治疗 心理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危险因素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存在情况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32例次在传染科护理中发生的护理危险事件,依据采取预防措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并对其相关的资料做回顾分析。结果32例中,16例次为交叉感染,占总数的50.00%,7例次为消毒液处理不当,占总数的21.87%,6例次为针刺伤,占总数的18.75%,3例次为肺部感染,占总数的9.37%。采取预防措施前314例次护理行为中危险事件28例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为8.91%,采取预防措施后358例次护理行为中危险事件6例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染科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极大地降低护理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质量。

  • 标签: 传染科 护理过程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本社区收治的10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106例高血压患者中,药物治疗依从性良好36例。患者年龄>60、教育水平过低、用药种类≥2种、经济收入偏低、对疾病重视程度不够、对高血压认知不足等因素,为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社区用药治疗高血压患者,需高度重视高龄、联合治疗、教育水平以及经济收入偏低等人群,同时加强疾病宣教,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以及抗抑郁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功能性胃肠病患者270例。将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设为难治组,常规治疗有效的患者设为反应组。进一步将难治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后者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结果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焦虑的发生率为61.5%(166/270),抑郁的发生率为57.0%(154/270)。反应组同时伴有焦虑和抑郁的HAMA、HAMD评分与消化道症状评分呈正相关。常规治疗后,反应组HAMA、HAMD评分以及消化道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难治组治疗后的HAMA、HAMD评分较反应组治疗前的HAMA、HAMD评分显著升高(P<0.05)。综合治疗组HAMA、HAMD评分以及消化道症状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抗抑郁治疗有助于改善功能性胃肠病消化道症状。

  • 标签: 功能性胃肠病 精神心理因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心里幸福感现状,探讨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使大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认知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桂林医学院三个校区抽取408人,选用自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表、Ryff编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PsychologycalWell-BeingScale)进行测评。利用spss18.0进行ANOVA单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总分和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有较高的得分,心理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②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积极关系和三个维度上。③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逐步提高,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他人积极关系和自我接纳四个维度上。④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大学生。具体体现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⑤我校大学生个人月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有显著影响,个人月消费高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反而较低,具体表现在自我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校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高校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高校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还需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从而更好地为高校师生做好医疗保健工作。

  • 标签: 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手工卫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针对临床、门诊科室医务人员共250名,由我院感染管理科对其进行现场考核和检查。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平均为58.87%,手卫生依从性较低;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最高,保洁员最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六步洗手操作正确率为86.00%,提问手卫生相关知识完全知晓率为60.80%,未能达到国家医院评审标准;各科室月手消毒剂用量共698升,部分科室领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部分科室洗手卫生设施不完善;手卫生知识培训不够全面及时。结论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减少医院感染。

  • 标签: 手卫生 影响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取同时期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然后对其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85.0%(51/60)。而是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2/60)低于对照组16.67%(10/6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手术次数、血糖水平、后颅窝手术、脑脊液漏等是诱发术后颅内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手术次数、血糖水平、后颅窝手术、脑脊液漏等是诱发术后颅内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给予综合考虑,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颅脑外伤 术后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汇龙镇儿童计划免疫及时接种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的改进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采用普查结合随机调查的方式,对汇龙镇儿童的计划免疫及时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分析了1100例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其中百白破(DPT)、脊髓灰质炎疫苗(IPV/OPV)、乙型肝炎疫苗(HepB)、卡介苗(BCG)、麻风疫苗(MR)、甲型肝炎疫苗(HepA)的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9.09%、98.73%、98.36%、98.18%、98.82%、97.73%,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0.00%、85.45%、87.64%、89.09%、88.00%、87.64%。常住儿童的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及时接种率与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对疫苗接种的知晓情况及态度密切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汇龙镇儿童的疫苗接种率较高,但及时接种率低于接种率;常住儿童的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对疫苗接种的知晓情况及态度均会影响到疫苗的接种率,故加强计划免疫及时接种的宣传,提高儿童父母对计划免疫的认知度,并加强对流动儿童进行管理,有助于提高儿童计划免疫的及时接种率。

  • 标签: 汇龙镇 儿童计划免疫 及时接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门诊外科伤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外科收治的40例伤口感染患者为观察组,40例伤口未感染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分析门诊外科伤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方式,降低伤口感染率。结果经总结分析可知,在年龄、患者拨弄伤口、手术操作失误、患者不遵医嘱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分析可知,年龄、患者拨弄伤口、手术操作失误、患者不遵医嘱是导致门诊外科患者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针对门诊外科患者而言,需要在手术前做好相关检查,并且对手术操作予以规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牢记各种注意事项,从而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门诊外科 伤口感染 影响因素 处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讨论患者入院情况、治疗情况、全身情况、基础疾病、预后等影响因素。结果112例颅脑外伤患者中,预后良好者71例,占63.4%,后遗症严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者35例,占31.3%;死亡6例,占5.4%。其中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因素包含严重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术后并发症、基础疾病、以及受伤后就医时间长短以及处置措施等。结论影响颅脑外伤预后因素为多方面的,应就各个影响因素均给予积极以及正确的干预措施,以充分改善颅脑外伤患者预后,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

  • 标签: 颅脑外伤 基础疾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共有71例老年患者发生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诸多不良反应中,尤以窦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早搏最为常见,其次则为心衰、心绞痛、高血压、低血压以及心肌梗死。经过多因素分析可知,导致患者发生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有心血管疾病、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史。结论为保证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必须要依照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为其选择合适的临床用药,并尽量减少联合用药。

  • 标签: 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 静脉给药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样测试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高校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心理压力正在不断增大。心理疾患已远远高出社会一般人群。结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已令人担忧,强迫症、焦虑和不安是当前高校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障碍。

  • 标签: 高校教师 主要因素 心理健康 结论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降低门诊手术切口感染率,保证手术患者安全。方法选择门诊外科手术室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2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将发生切口感染的30例归入感染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1190例归入为未感染组,分析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影响门诊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因素包括与患者自身因素、切口的清洁度、备皮方法与时间、手术室环境、术安排不合理、器械物品及医疗废物管理、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等因素(P<0.05)。结论影响门诊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保障门诊手术患者安全。

  • 标签: 门诊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我院住院治疗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80例为并发糖尿病足患者,纳入观察组;80例无糖尿病足患者纳入对照组。搜集患者社会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SF-36中文量表调查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HRQOL总分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可能影响糖尿病足患者HRQOL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血糖控制、Wagner分级、文化程度、居住状态等因素可能与其生活质量水平下降有关(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足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血糖控制水平、Wagner分级程度等,应对其病情进行定期监测,采取合理化干预措施,以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糖尿病足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过敏因素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诊的102例过敏所致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抽取其中的51例设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余下51例设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特异性免疫疗法,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另外,记录两组患儿咽痛、咳嗽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2.3%,P<0.05;治疗组咽痛及咳嗽消失时间明显比常规组短,P<0.05。结论过敏因素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不仅疗效显著,并且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 标签: 过敏因素 小儿呼吸道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2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急性期彩超结果以及冠状动脉诊断标准分为两组。其中冠状动脉扩张1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无冠状动脉扩张44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白蛋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8例患儿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白蛋白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白蛋白可以作为预测儿童川崎病发生儿童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扩张以及动脉瘤形成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儿童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白蛋白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9月间到我院就诊治疗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41名(共268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散瞳验光结果等给予不同的治疗,跟踪其治疗效果,评价其影响因素。结果141例患儿(268眼)经一年的治疗后,基本痊愈105例(207眼),进步22例(36眼),无效14例(25眼),治疗有效率为90.07%(按眼数计算为90.67%)。年龄越小、采用综合疗法、依从性好、近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类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弱视早期即采用综合疗法对近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家长等应该耐心指导患儿完成训练,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文章综述了精神科及妇产科医生在评估、诊断产后抑郁的不同之处,并介绍了近几年产后抑郁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产后抑郁 诊断 社会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