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神经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性142例,健康对照组98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三组人群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性组血浆D-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病理性凝血和纤溶状态,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的诊断及其程度监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神经病变 D-二聚体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血脂水平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尿酸、血脂各项指标及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脂各项指标及血糖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更为异常容易引发并发症状出现,加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血脂水平检测利于对患者的病情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预后。

  • 标签: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检测意义 血尿酸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绵阳地区汉族人群Graves病(GD)临床特征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2010年5月-2012年11月在绵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初诊的92例G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并记录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亚组分析显示男性患者的FT3、FT4水平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女性患者的FT3、FT4水平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无相关关系。结论GD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性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 标签: 格雷夫斯病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心脑血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防治策略。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20例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对其10年内发病的危险性进行评估。结果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流行分析中老年组以年龄>45岁(100%)、高血压(54.8%)、血糖升高(27.9.0%)3项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老年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集聚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10年危险水平评估中,老年组在低危和高危水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危险因素分析和危险水平评估,可采取相应防治策略,对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与血脂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脂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2017年11月就诊的183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眼底照相及眼底镜检查分为两组,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91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92例,分别测定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分析血脂水平与DR的关系。结果NDR组与DR组的各项指标比较,LDL-C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R组的TG平均水平高于NDR组。结论DR患者血脂中TG与LDL-C两项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LDL-C有显著差异。联合检测DR患者的血脂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观察、病情诊断和控制以及预防并发症的产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儿童营养门诊收治的185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测量并计算患儿体质量,将其分为正常组(63例)、超重组(61例)、肥胖组(61例),对比分析3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结果肥胖组、超重组儿童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儿童,其中重度肥胖儿童25-(OH)D3水平显著低于中度、轻度肥胖儿童,儿童BMI与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儿童肥胖相关,原因可能为维生素D滞留肥胖儿童脂肪细胞中,导致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降低,提示肥胖儿童需要补充维生素D以恢复成长的25-(OH)D3水平

  • 标签: 血清25羟 维生素D3水平 儿童肥胖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检验科危急值管理水平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于2017年05月至10月(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共3627例次危急值,2017年11月至2018年04月(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共3491例次危急值,比较本科室在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对危急值上报率,报告及时率,登记合格率及知晓率情况。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与管理运用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检验科危急值,改善显著的效果,能够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 标签: 检验科 危急值管理 PDCA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10月40岁以上体检者111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脉搏波传导速度、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IFG诊断标准分为理想血糖组、IFG组、和糖尿病组。比较三组人群各项指标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理想血糖组比较,IFG组及糖尿病组ba-pwv异常的检出率明显偏高,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a-pwv与空腹血糖水平正相关。它在健康体检中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是否有效控制做出评估。

  • 标签: 体检人群 空腹血糖水平 脉搏波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指标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9月本院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50例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常规体检提示健康儿童群体50例为对照组。对所纳入研究对象小儿均进行血清维生素A检测并统计学对比后归纳该指标的临床指导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混合感染类型患儿血清维生素A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内各感染类型患儿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维生素A缺乏检出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进行血清维生素A检测对于病情掌握有着重要指导价值,值得重视。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清维生素A 指导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法和酶联免疫法对36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LDH水平和TGF-β1、VEGF水平呈正相关(r=0.5811,0.6014,P<0.01)。结论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对于了解和认识其发病机理及病情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乳酸脱氢酶 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纯高血压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变化。方法纳入我院2013~2014年收治入院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6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75例与正常对照组60例对比。应用循环酶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叶酸水平,比较单纯高血压病与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及单纯高血压组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叶酸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及与单纯高血压组对比,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对高血压、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疾病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肺汤对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抑菌、止咳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肺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呼吸功能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2个月,对照组IL-10指标高于观察组,IL-2、INF-γ、FEV1及FEV1%指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益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可大幅度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提高肺功能,补肺益气,利于预后。

  • 标签: 慢性支气管肺炎 益肺汤 炎症因子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后焦虑抑郁共患病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方法收集在我科住院的38例脑梗塞后焦虑抑郁共患病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住院45例脑梗塞后无焦虑抑郁病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病人入院时及出院后1月时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后焦虑抑郁共患病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脑梗塞后无焦虑抑郁病人显著升高,提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参与了脑梗塞后焦虑抑郁的发生。

  • 标签: 脑梗塞 焦虑抑郁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与其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片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样,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1254例老年人。将其中的男性体检者与女性体检者分开,并分别分成4组,并对其腰围、舒张压、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值、胰岛素值及血尿酸值进行测量。结果通过测量可知,体检者的腰围、舒张压、收缩压、血糖值以及胰岛素值都会随着其血尿酸水平的增长而增长。而其HDL-C会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增高而降低。P<0.05。结论老年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与其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对老年患者进行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时,要将其血尿酸水平考虑在内。

  • 标签: 老年人群 血尿酸水平 代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70例妊娠阶段的待产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血糖情况将这些孕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实验组孕妇皆为妊娠期间患有糖尿病孕妇,对照组孕妇皆为血糖值正常的孕妇,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清同型半胧氨酸指标水平与孕妇的妊娠情况及不良结局。结果实验组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平均的指标水平为≥12µmol/L,实验组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组间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间患有糖尿病的孕妇的发病程度和血清(HCY)水平与妊娠结果极具不可脱离的联系,对于该群体孕妇血清(HCY)水平的监测对妊娠结局的判断很有意义。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酸 实践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偏头痛发作期和间歇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的水平及对脑神经元的损伤。方法采用ELISA法对偏头痛发作期56例、间歇期56例及正常人56例进行s-NSE测定。结果偏头痛发作期组s-NSE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间歇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偏头痛发作期s-NSE水平升高,提示有脑神经元损伤。

  • 标签: 偏头痛 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探讨不同原因导致的新生儿高胆血症时炎性细胞因子IL-6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共116例,根据黄疸原因分为感染性黄疸组、母乳性黄疸组、早产低体重组、ABO血型不符组、G6PD缺乏症组、原因不明组,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感染性黄疸组IL-6水平最高为(156.79±33.28)ng/ml,其次为早产低体重组(85.68±13.18)ng/ml,多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四组IL-6水平都较低,两两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感染和早产低体重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两者的炎性细胞因子IL-6水平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做好抗感染工作。胆红素中毒性脑病不单与血胆红素浓度有关,也与感染和早产低体重等因素密切相关。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IL-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白介素-37表达水平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方法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60例初发HSP为病例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L-37的水平,并分析HSP与IL-37的相关性。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L-37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7的表达水平在HSP发病初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减弱,推测IL-37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了一定的抗炎作用,是一种保护性因子。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白细胞介素3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干预在对社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老年轻度认知障碍者各45例为试验组(采用为期6个月的系统干预,剔除失访者,实际纳入39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剔除失访者,实际纳入44例);分别在干预后第1、3、6个月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15)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价。结果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两组GDS-15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各时间点两组GDS-15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QOL-AD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各时间点两组QOL-AD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试验组QOL-A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应用系统干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老年 社区干预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SA、OPN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生化法和酶联法对32例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SA、OPN和VEGF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EA、SA、OPN和VEG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手术治疗3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SA、OPN和VEGF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肺癌 癌胚抗原 唾液酸 骨桥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