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心泰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PRA)及血管紧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益心泰,每次10g口服,3次/d,以6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一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心电图的改善、心脏彩超的变化、酶学检查,对比治疗前、后PRA、AngⅡ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RA、AngⅡ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而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心泰可有效的降低PRA、AngⅡ的水平,防止RAAS激活,阻止心室重构,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有效率。

  • 标签: 益心泰 PRA,AngⅡ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甘精胰岛加瑞格列奈与预混胰岛两种降糖治疗方案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应用甘精胰岛加瑞格列奈与22例预混胰岛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统计用药2年后中断治疗人数、发生低血糖次数、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两者治疗后发生低血糖次数、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存在差异,预混胰岛组体重指数相对变化小,有效性相对好,但是易发生低血糖,安全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两者利弊,应对糖尿病病人选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重组甘精胰岛素 胰岛素促泌剂 预混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血浆内皮(ET)及内皮受体B(EDNRB)含量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并且讨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0年4月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择健康体检者25例为A组,选择27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为B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期为C组,采用ELISA法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血浆ET-1、EDNRB含量,并行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结果ET-1和EDNRB含量经统计学处理成正相关(r=0.284,P<0.05).COPD组血浆ET和EDNR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且这两项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和EDNRB含量与PO2成负相关(r=-0.76),与PCO2成正相关(r=0.75)而与VC和FEV/FVC成正相关(r=0.82,0.76),P均<0.01。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知ET-1和EDNRB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过程,其异常表达可加速病情的发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内皮素 内皮素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抗生相关性肠炎(AAC)与抗生使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份到2011年3月份我院收治的70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不伴有腹泻,且无肠道利用禁忌证。结果70例患者在抗生治疗期间或停用抗生后,有23例患者患有AAC,导致AAC的抗生依次为广谱抗生(47.83%)、头胞三代(30.43%)、喹诺酮类(21.7%)。通过应用针对性的抗生治疗后,66例治愈,4例转为重度AAC。结论危重症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广谱抗生容易导致抗生相关性肠炎的发生,AAC一旦确诊后应使用针对性的抗生,以减少AAC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危重患者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广谱抗生素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胰岛强化方案治疗效果评价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变化分析。方法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另取次年同期收治的48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应用胰岛强化方案分别治疗两组患者,以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FIns)、空腹C肽(CP0)、餐后2h血糖(2hPG)、餐后2h胰岛2hIns)、餐后2hC肽(CP2)、糖化血红蛋白(HbAlC)、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作为本次治疗效果评价指标,评定两组患者本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G、HbAlC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两组降幅近似(P>0.05)。治疗后两组FIns、2hIns、CP0、CP2、HOMA-β等指标相比治疗前明显上升,对照组改善幅度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胰岛强化方案对LADA患者血糖水平具有良好控制效果,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胰岛素强化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胰岛&beta 细胞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破骨细胞活性和分化能力的影响,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离纯化并鉴定人原代前列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与体外诱导的人破骨细胞共培养,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能力,MTT法分析破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变化,qRT-PCR检测miR-214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能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增强破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miR-214的表达水平。结论前列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能提高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骨吸收能力,有助于前列腺癌骨转移,因此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具有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潜在应用前景。

  • 标签: 前列腺癌 骨转移 破骨细胞 共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疣汤坐浴联合人干扰α-2b及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6例尖锐湿疣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术后3d外涂人干扰α-2b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疣汤坐浴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71.7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5%),对照组为(3.77%),组间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疣汤坐浴联合人干扰α-2b及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

  • 标签: 消疣汤 二氧化碳激光 人干扰素&alpha -2b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健康人体内餐后胰岛分泌总量中约有60%~70%是肠降血糖所致,在血糖升高时,肠降血糖抑制胰高血糖分泌,减少肝糖生成与输出。GLP-1RAs在治疗T2DM(2型糖尿病)时具有独特的机制增加胰岛分泌;减少胰高血糖释放;降低食欲和延迟胃排空。据有关GLP-1RAs治疗T2DM的报告艾塞那肽可使ALC(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8~1.1%,体重减轻1.6~3.2kg。本文旨在简要介绍GLP-1RAs的药物动力学,药效和安全性。

  • 标签: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艾塞那肽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a-2b喷雾剂局部外用联合黄栀花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干扰a-2b喷雾剂局部外用联合黄栀花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疗程为5d。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热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程、热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过程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干扰a-2b喷雾剂局部外用联合黄栀花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 标签: 干扰素a-2b喷雾剂 局部外用 黄栀花口服液 疱疹性咽峡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胶浆联合维生B2片、西咪替丁液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利多卡因胶浆外用涂抹溃疡面治疗,治疗组采用利多卡因胶浆联合西咪替丁注射液、维生B2片制成粉末的混合物外用涂抹溃疡面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利多卡因胶浆联合维生B2片、西咪替丁液的混合物外用治疗口腔溃疡更有效。

  • 标签: 利多卡因胶浆 维生素B2片 西咪替丁液 口腔溃疡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细胞生物室陈志国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将人源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s)诱导分化成为成熟具有电生理活性的浦肯野细胞,研究论文发表在《ScientificReports》上。该研究成果突破性地为研究浦肯野细胞(Purkinjecell)的功能,揭示小脑共济失调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细胞化学新技术的介入有利于细胞学诊断依据的增加,免疫细胞化学在细胞学上的应用目前还不普及,由于制片的原因,致使多数病例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失败或对判读无助,因此需要高质量的制片来支持。细胞学标本行电镜检查是一个好方法,也因此解决了关键性的证据问题。可以通过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多方位和多视角地解决诊断问题是今后液基细胞学的课题和方向胸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是临床病理学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帮助临床查找病因、了解病情进展的重要方法。目前,胸腔积液良、恶性的诊断仅依靠细胞形态学诊断,由于受到标本性状、制片水平、阅片经验的限制,尤其是反应性间皮细胞呈现非典型性时与腺癌细胞在形态上存在交叉,鉴别时会很困难。我院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查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为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标签: 免疫细胞化学新技术 液基细胞病理学检查 提高细胞学癌症分型中的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难治性贫血(MDS-RA)与巨幼细胞贫血(MA)骨髓细胞形态,总结其临床诊断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难治性贫血的患者,设为A组,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设为B组,均对两组进行血象、外周血涂片检查,并给予骨髓穿刺涂片镜下检查,观察两组血象、外周血检查结果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血象检查可见,A组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皆明显比B组要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明显比B组要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外周血涂片检查结果比较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显示,A组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显著活跃有12例,活跃有9例,低下有1例;B组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显著活跃有15例,活跃有13例。结论对MDS-RA和MA的诊断,应充分结合两者的血象、外周血检查结果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进行鉴别诊断,尽可能减少误漏诊,提高确诊率,及早对症治疗,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难治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骨髓形态学特征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缺铁性贫血组42例,地中海贫血组42例,健康对照组42例,测定各组红细胞容积(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结果比较红细胞容积,对照组数值大于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红细胞分布宽度,对照组均小于贫血组,且与缺血性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可有效鉴别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意义
  • 简介:摘要星形胶质细胞的多功能特性表现在脑生理学和神经功能中的重要性。除了定义脑结构外,星形胶质细胞是神经递质稳态的主要调节部分。GS(谷氨酰胺合成酶)是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发现的一种酶,它ATP依赖性的催化氨和谷氨酸缩合形成谷氨酰胺,GS在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稳态,协调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释放和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中起关键作用。本综述星形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以及在谷氨酸/谷氨酰胺代谢中GS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缺血损伤中的重要性。

  • 标签: 星形胶质细胞 GS 谷氨酸/谷氨酰胺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TN基因的沉默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利用特异性siRNA将CTTN基因进行沉默,westernblot检测其沉默效率。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TTN基因沉默后,呈现红色荧光的TRITC-鬼笔环肽标记的F-actin和呈现绿色荧光的Dyligt488标记的cortactin共定位的黄色荧光-侵袭性伪足数量的改变情况。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CTTN基因沉默前后侵袭细胞数量的改变。结果westernblot检测发现,siRNA可以将CTTN基因显著沉默。在此基础上,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发现,CTTN沉默后出现侵袭性伪足的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Transwell侵袭模型同样发现,CTTN沉默显著减少了侵袭细胞数量(P<0.05)。结论CTTN基因在肿瘤细胞的侵袭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的降低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侵袭能力。

  • 标签: CTTN 非小细胞肺癌 侵袭性伪足 荧光共聚焦 Transwel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血常规红细胞改变特点及对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手足口病患儿87例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各血细胞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7例手足口病样本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均显著降低。同时统计血清铁水平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参数表现为小细胞形态的低色素性贫血,与缺铁无相关性。证实手足口病对红细胞形态、变性功能、免疫功能产生严重损害,这与病情恶化互为因果。故关注红细胞参数对预警手足口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临床意义,而保护红细胞的治疗对手足口病患儿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血常规 红细胞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对其平均分组,给予观察组患者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联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以及内皮细胞功能好转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内皮细胞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推荐使用。

  • 标签: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老年2型糖尿病 内皮细胞功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