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袋鼠护理对促进新生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袋鼠护理。护理干预30d后,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体格、神经行为发育状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头围、体重和身长增长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给予袋鼠护理干预措施,有效促进了其体格和神经功能的发育,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 体格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连续锁边加褥缝合在会阴缝合中的效果及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自然足月产妇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缝合术,观察组使用连续锁边加褥缝合术。记录缝合时间、伤口红肿、硬结等情况,并结合疼痛感和伤口愈合情况,评价2种缝合术的优劣。结果观察组缝合时间为10.2±1.9min,局部硬结例数1例,伤口红肿例数4例;无痛、轻微痛、中度痛和很痛例数分别有2、64、4和0例;伤后愈合甲级68例,乙级1例,丙级1例,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会阴缝合术,连续锁边加褥缝合术可以更好的缩短缝合时间,减少分娩产妇的疼痛感,利于产妇的伤后愈合。

  • 标签: 连续锁边 褥式缝合 会阴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到我院进行再次剖宫产的患者120例进行分析,观察其术中、术后的情况,120例中行新式剖宫产的51例患者为对照组,行改良新式剖宫产的患者有69例,为治疗组。将两组患者再次行剖宫产的各项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对患者进行再次剖宫产的时侯显示,治疗组于对照组患者在切开腹壁到暴露子宫下段部分的出血量以及盆腹腔粘连、原手术疤痕缺损发生率、切开腹壁暴露子宫下段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有操作时间短、减轻产妇的疼痛、加快术后肛门排气、恢复迅速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新式剖宫产 改良新式剖宫产 再次剖宫产
  • 简介:摘要对Bevan睾丸固定术的术褒贬不一。但目前在我国许多医院仍是较常见的手术1。笔者设计改良Bevan睾丸固定术,我院于1999-2011年采用该术进行睾丸固定术198例,术中用四点定位,两条不同位置,作用于不同方向双线适度牵引的方法,杜绝了术后睾丸回缩,睾丸萎缩,睾丸扭转的发生,减少了局部组织(如睾丸等)的损伤程度,亦有防止牵引线离断的发生。

  • 标签: 隐睾 睾丸固定术
  • 简介:摘要心肺复苏术是高职护理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急救技术。为了使学生更全面掌握这项技能,结合《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提出的同步实训的新理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开放体验教学方法,从理论学习、开放互动提问及实训教学三个方面展开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达到全面掌握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及技能。

  • 标签: 开放体验式教学 心肺复苏 高职护理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喉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63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63例声带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给予观察组32例患者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的治疗方式除掉息肉,给予对照组31例患者支撑喉镜下非显微的治疗方式除掉息肉。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32例患者治愈27例,5例患者呈明显好转状态,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1例患者治愈22例,5例患者呈好转状态,4例患者未愈,治疗总有效率为87.10%,数据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采取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疗效显著,优于支撑喉镜下非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存在可运用性。

  • 标签: 支撑喉镜 显微手术 非显微 疗效 声带息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0例阴全子宫切除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保证手术的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达到康复出院的目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从心理、生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制定出详细的护理计划,积极的采取护理措施,使患者康复出院。结果3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围手术期的的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阴式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激励护理干预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在2014年9月-2016年7月到我院分娩的产妇中选择10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按照等分原则将其分成相等例数的对照组和干预组,即各50例,两组产妇都按照传统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而干预组除了予以常规护理以外还施予激励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和新生儿情况,并对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比较短,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产妇分娩后护理满意度、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要低,P<0.05。结论激励鼓励干预用于临床分娩中,可促进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和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激励式护理干预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师服务模式。方法建立全科团队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组织框架,开展以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儿童、贫困居民、慢性疾病患者等为服务对象的家庭医师服务模式,规范了工作内容和方法的同时评估工作效果绩效。结果截止到本文研究的2015年10月完成签约近2373余户,新发现糖尿病和高血压302余人,完成转诊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165余人次,预约上门服务20余次。针对服务质量、签约情况中心组建家庭医生评估小组开展电话抽查及百姓座谈会形式,结果显示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百姓对家庭医师服务知晓率达到94%以上。结论实施全科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师服务模式能从有效提高群众满意度,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社区居民健康的全程管理,进一步增强公众对家庭医师服务认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

  • 标签: 家庭医师 服务模式 全科团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大子宫全切手术临床手术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因子宫肌瘤住院并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98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行传统开腹大子宫全切除术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而剩余选择行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即设为观察组。针对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所有两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在手术成功率方面,结果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术中情况及术后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排气早等优点,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设立肿瘤科门诊三段健康宣教使就诊者在短时间内给予相应及时的健康宣教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候诊时,就诊后及辅助检查后或取药后三个时间段的随时见机宣教,提升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减少诊治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结论再就诊时的回访反馈实施三段宣教后病者及家属满意,生存质量改善。

  • 标签: 肿瘤科门诊 健康宣教 三段式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用传统康复治疗与传统康复配合引导教育~脑瘫康复韵律操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确诊的脑瘫患儿64例,分为传统康复治疗组(对照组)和传统康复配合引导教育~脑瘫康复韵律操(引导组)通过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88)、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评分(ADL)、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分(WISC)进行评定。结果引导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能力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能力评定、智力水平测试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引导教育~脑瘫康复韵律操结合传统康复手段治疗脑性瘫痪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患儿身心的发展,提高综合能力以及智力水平的进步,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康复治疗 脑瘫 引导式教育 韵律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包缝合子宫配合胎盘附着面间断全层缝合子宫法处理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背包缝合技术是一种将垂直缝合技术和环形缝扎技术巧妙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子宫压迫缝合技术。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后,子宫较软,有出血多倾向时,立即把子宫拿出体外,立即行背包式子宫缝合,缝合毕,仍有少量鲜红血时,可以在胎盘剥离面间断全层八字缝合子宫,可以明显减少子宫出血,自2010.12—2012.09将30例子宫单纯收缩乏力及部分前置胎盘病人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和安全性。结果28例止血有效,有效率达93.3%,2例失败改用双侧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栓塞术。随访30例病人恢复正常,B超复查子宫双附件未见异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此手术操作简单、安全,能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在血源困难地区值得推广的止血方法。

  • 标签: 剖宫产 背包式缝合 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引流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引流术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可明显降低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引流术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自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门诊应用“六自助”一站服务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5万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我院门诊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10万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未应用六自助一站服务,2018年1月-2018年12月应用六自助一站服务,对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2018年患者总就诊时间较2017年明显降低,满意度较2017年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六自助一站服务能提高门诊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采用。

  • 标签: 六自助一站式服务 门诊 就诊情况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llrothⅠ吻合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86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BillrothⅠ吻合术,对照组患者采用BillrothⅡ吻合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llrothⅠ吻合术在胃癌根治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有效保存正常的生理消化通道,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BillrothⅠ式吻合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桥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患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夹板固定组和外固定支架组,每组各有1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夹板固定组中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单纯的夹板固定处理,而对外固定支架组中的患者进行非桥外固定支架治。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外固定支架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而夹板固定组中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67%,即相对于夹板固定组,外固定支架组中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采取非桥外固定支架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对患者的损伤,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桥式外固定支架夹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改良静脉穿刺方法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静脉穿刺的方法,对照组仅按常规的静脉穿刺方法。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疼痛情况、穿刺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个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而在穿刺成功率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静脉穿刺方法可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临床路径 静脉穿刺 成功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