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急诊患者实施抢救协助,提升抢救成功率。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前来本院进行急救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 60例患者进行分组及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预见性护理支持,分析急诊抢救成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 73.3%( 22/30),对照组为 56.7%( 17/3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医患纠纷发生率也存在差异,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最后,在抢救时间上,观察组用时为( 17.2±6.8) min,对照组则为( 30.3±8.7) min,由此,可以说明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高。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急诊患者的抢救治疗,能够缩短病情诊断、治疗的时间,防止医患纠纷,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急诊患者 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新型口腔护理方法在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 8 年 1 月 -201 9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 66 例 为研究对象 ,随机 数字法 分为两组, 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3 例, 对照组应用 常规护理 ,研究组应用新型口腔护理。 结果: 研究组的口咽细菌、牙菌斑的平均个数少于对照组,口腔气味评分优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 的临床护理中 ,应用 新型口腔护理方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口腔病菌的出现,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应当在临床试验推广 应用 。

  • 标签: 新型口腔护理方法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实行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心理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躯体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内科 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危重症患者在运转途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医院收治的 82例急危重症并需要转运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41例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设为研究组,另外的 41例患者进行常规转运护理,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接受科室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接受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运转途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常规转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且接受科室的满意度更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急危重症 转运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优质化护理流程在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 108 例进行研究分析,将 108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语言表达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语言表达改善情况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P 〈 0.05 )。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对比具有差异则 P 〈 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 为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语言表达、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促进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预后。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梗死 静脉溶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这一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 2017年 1月份到 2019年 1月 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例数分别为 45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内科常规治疗的方式,而治疗组的患者采用的是微创穿刺清除术的治疗方式。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结果: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 91.11%>57.78%),并且整个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减少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全程营养管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时段:2019.12~2020.12,选择本院接收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7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5例(全程营养管理),对比护理满意度、营养指标。结果:分析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80.00%)相比,观察组(97.14%)更高,P<0.05。分析营养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实施全程营养管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具有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 标签: 全程营养护理 食管癌 营养状况 护理满意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实行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心理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躯体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内科 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蜂蛰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收治的1例蜂蛰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症状、急救方法进行阐述。结果:该患者因就诊不及时而抢救无效,最终死亡。结论:蜂蛰伤致过敏性休克是急重症,其发病较急,务必要抓住最佳时机进行诊治。

  • 标签: 蜂蛰伤 过敏性休克 急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收治9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内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开展重力喂养、体位护理的综合效果。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选入患儿40例,开展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数字表均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喂养,观察组则进行重力喂养、体位护理。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呕吐次数、首次经口喂养天数以及不耐受情况,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力喂养 体位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微钙化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因乳腺癌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我院依次接受手术病理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微钙化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全部80例乳腺癌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共确诊62例患者存在微钙化情况,剩余18例患者则未检出微钙化。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则检出微钙化患者58例、剩余22例患者则未检出微钙化。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度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微钙化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的效果显著,该检查方式具有准确度的特点,能够较为精确的判断乳腺癌患者是否存在微钙化,有助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乳腺癌 微钙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学院学生教学临床营养学过程中使用强化教学方法,观察该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2013级和 2014级临床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教学过程中 2014级学生采用强化临床营养教学, 2013级学生采用常规临床营养教学,观察两个年级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分析两个年级学生采用不同临床营养教学模式后学生考核结果, 2014级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平均分 81.3±14.74,技能操作平均分 77.32±13.31; 2013级理论基础知识平均分 69.34±17.58,技能操作平均分 65.12±16.53。两组数据有差异,( P<0.05)。结论:临床营养教学过程中使用强化教学方法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推荐。

  • 标签: 强化临床营养教学 营养治疗 临床营养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翻转教学”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方法: 将本院大内科 2018 年 7 月 - 2019 年 7 月期间 50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n=25 名 ),护士培训过程,实验组应用翻转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完成培训后,观察护士考核成绩。 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教学模式评价结果较为理想,对照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均低于实验组, 2 组比较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护士培训过程,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在调动护士学习兴趣与解决问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护士理论知识掌握,同时提升其操作技能。

  • 标签: 翻转教学 护士 培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导师制联合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本院消化内科实习的 20名医生进行本次研究,按掷硬币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 10名。参照组用一对一导师制教学,观察组用一对一导师制教学联合 PBL教学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结果 使用后,参照组的考核成绩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导师制联合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有着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实习医生的学习效果,值得在带教中使用。

  • 标签: 导师制 PBL教学法 消化内科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结合思维导图在血液透析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30名血液透析护理专业的实习生,按照随机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n=15)给予常规护理教学,观察组给予分阶段目标教学结合思维导图。对比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本次教学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阶段目标教学结合思维导图的实施,可提高血液透析护理教学的效果,提升实习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

  • 标签: 分阶段目标教学 思维导图 血液透析护理教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高职就读的学生 200名,随机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各 100名。实验 1组学生使用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 2组学生使用常规模式进行教学。对实验 1组学生和实验 2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成绩评分进行统计并做出比较。结果:实验 1组学生满意度高于实验 2组学生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实验 1组成绩评分高于实验 2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蓝墨云班课 混合式教学 药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助阳通便汤 治疗津亏肠燥气滞证便秘患者的 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收治的 90 例 津亏肠燥气滞证便秘患者 作为本次探究 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根据所有参与研究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探究组,每组各有患者 45 例。在治疗方式上,对照组患者采取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探究组采用 助阳通便汤 治疗,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 结果:经探究分析后发现, 探究组 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津亏肠燥气滞证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助阳通便汤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医疗机构剩余药品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减少剩余药品产生及规范管理的相关对策。方法:调研了不同的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药学人员和护士群体,了解医疗机构病区剩余药品的产生原因、管理现状、可能的危害以及处置情况,并查阅了相关文献。结论:规范退药管理,畅通退药流程,减少拼用,减少剩余药品产生。建议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节约资源,促进医院药品有效管理。

  • 标签: 剩余药品 退药 药品管理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位患者,随机分为:27例患者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人性化护理的27例患者为观察组,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结果:观察组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管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有效控制病情,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心血管内科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