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在回肠造口术后裂开并发伤口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回肠造口术后裂开并发伤口感染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性换药及抗感染治疗,B组联合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并进行干预效果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结果B组较A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换药次数及疼痛评分均更少,护理满意度更高 ,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快回肠造口术后裂开并发伤口感染患者的康复速度,并有效缓解疼痛表现,亦可以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 标签: 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 回肠造口 伤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超声技术分析颈部血管内膜厚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本次共调查XX地区798名颈部血管超声受检人群的检查结果,按照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组,其中,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627例,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71例,分析颈部血管内膜厚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结果:798名受检查者中,有627例存在颈部血管斑块,171例无颈部血管斑块。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比,有斑块的患者颈部血管内膜厚度大于无斑块;同时血管内膜厚度较高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较高(P<0.05)。冠心病和脑卒中虽有差异但不明显(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在检查颈部血管内膜厚度时,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早期表现为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经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膜中层厚度,脑部疾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技术 颈部血管内膜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中医护理技术对其早期快速康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3至2022.2我院收治且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探析,并用盲选法分成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技术),比较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统计,研究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将中医护理技术运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加快其术后机体相关指标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结直肠癌 术后早期快速康复 中医护理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危重症患者对其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共计40例,研究时间是2020年1月-2022年1月,分为参照组20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20例(中医护理),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更优(P

  • 标签: 危重症 中医护理 胃肠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肝总动脉变异中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特点。方法:30例研究对象全部为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接治的疑似肝总动脉变异患者,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检查(CTA)、数字检验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数据、影响资料全部由处理软件处理,完成VR(容积再现)、MIP(最大投影密度)、MPR(多平面重组)等重建,将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同CT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图像质量。结果:30例患者DAS肝总动脉变异检出14例(46.67%),CTA肝总动脉变异检出13例(43.33%),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检查准确率92.86%,两种检验方法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CTA检查敏感度85.71%,特异性93.75%,阳性预测值85.71%,阴性预测值93.75%,DAS、CTA在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等方面检出率对比明显差异(P>0.05);CTA肝总动脉变异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DSA检查 (P

  • 标签: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 肝总动脉变异 诊断效能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应用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当作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诊断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诊断,结果和病理学诊断进行比较,对比诊断准确率。结果: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诊断准确率、敏感度与特异度均高于放射免疫测定法,P

  • 标签: 生化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甲状腺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Hi-FIVE技术对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中眼球运动控制的疗效。方法 纳入存在眼球运动控制问题的6-12岁DD儿童44例,采用Hi-FIVE技术对存在眼球运动控制问题的DD儿童进行干预治疗,通过Heinsen-Schrock眼球运动计分系统、脑视觉检测系统中注视性眼球运动/注视质量评估、Hi-FIVE测试中视觉流畅-转移-停留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儿童眼球运动控制及阅读的流畅性的有效性。结果 治疗后Heinsen-Schrock眼球运动计分系统脑视觉检测系统中注视性眼球运动/注视质量评估、Hi-FIVE测试中视觉流畅-转移-停留检测结果均显效(P<0.05)。结论Hi-FIVE技术能提高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中眼球运动能力及阅读流畅性,减少视觉停留时间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 标签: 发展性阅读障碍 儿童 Hi-FIVE技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结核病防治“十三五”规划实施期间结核病实验室能力建设,了解分析淄博市各级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技术结果,为下一步开展全市结核病实验室建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向全市各级实验室发放实验室信息调查表,内容包括实验室分布、检测能力、人员分布和工作量情况等,回收后对调查表进行审核及统计分析。结果:“十三五”规划期间,淄博市结核病实验室能力提升明显,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力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如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太大,分子设备使用率偏低等。 结论:继续加强结核病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各级结核病实验室的综合能力,提高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使用率,稳定人员队伍,以满足结核病防控需求。

  • 标签: 结核病 实验室 能力建设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泌尿外科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多科室联合治疗,手术难度大。而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泌尿外科相关疾病的手术技能培训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泌尿外科疾病种类繁多、病种复杂、手术操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给传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来了一定难度。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三维重建技术等科技手段的发展,为泌尿外科住培医师提供了新的学习和训练手段。三维重建技术能够为泌尿外科疾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更加直观、形象、动态的学习体验,提高其学习效果,本文探讨了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外科住培中的应用。

  • 标签: 三维重建技术 泌尿外科 住院医师 培训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于我院就诊的7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中医护理,将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2组护理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小于护理前,观察组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中医护理技术运用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护理上无论是对于改善病症亦或是提高病患满意度,均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中医护理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患者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的可行性。方法应用Nano-PlotterTM-压电式微量喷墨点阵制备系统制备GPC-3抗体蛋白芯片,用伯乐成像仪检测成像信号。结果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血清46份,健康人群血清18分。其中35份肝癌血清检测到GPC-3阳性表达信号,阴性对照及健康人群血清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肝癌患者血清GPC-3的蛋白芯片方法,可用于肝癌患者GPC-3的检测,是一种切实可行,经济、便捷、省时、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蛋白芯片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价值。方法:设定的研究起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6月和2022年5月,研究设定的疾病为肋骨隐匿性骨折,设定的研究样本量为50例,对患者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MPR、CPR和VR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MIP的总检出率(P<0.05),MPR和CPR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VR的总检出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肋骨隐匿性骨折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中MPR、CPR和VR的价值更高。

  • 标签: 肋骨隐匿性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不同验证模式对头颈部肿瘤强调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头颈部肿瘤患者70例,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例)采用二维KV-KV位置验证,观察组(n=35例)采取三维椎体束CT位置验证。分析两组验证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左右、头脚及前后摆位误差平均值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摆放误差最大值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影像采集获取时间和验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维KV-KV及三维椎体束CT模式均能够减少摆位误差,差异较小。

  • 标签: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心内科高血压病患者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参考武汉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在 2018年间治疗的 70例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来研究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的应用效果,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研究,那么我们就需要将这 7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不同的组别来进行研究,其中被设置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技术,而另一部分则进行本文中所说的中医护理技术。结果:就结果而言,我们发现作为实验组的高血压患者在经过中医护理技术之后,大部分的患者对于整个医疗的过程以及最后病情的解决程度都十分满意,所以可以直接的看出在高血压患者之中,中医护理技术更受欢迎,并且相对于中医护理的这一组来看,传统护理技术的患者与实验组有着明显差距。结论:通过近些年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来看,在心内科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工作中,中医护理技术的加入能够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优化治疗效果,极大程度上缩短了患者康复的时间,因此,在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工作中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心内科 高血压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头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行皮肤多重扩张技术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40例在2019年2月至2023年6月期间行头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皮肤多重扩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治疗头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行皮肤多重扩张技术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头面颈部烧伤 瘢痕整形 皮肤多重扩张技术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鉴别诊断肺内占位良恶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90例肺内占位病变患者,所有患者都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Pro Speed AI 螺旋 CT 机,从颅顶到股上段进行全身扫描,观察图像常规指征,在多平面重建后根据图像临界情况、边缘以及肺动脉走行情况进行评分,与患者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诊断效能。结果:在多平面重建处理后,两种重建方法图像评分均较高,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90例患者经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正确81例 ,错误9例,包括5例良性被误诊为恶性,4例恶性被误诊为良性。该方法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90%、90%、91.84%、87.80%)。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处理技术 鉴别诊断 肺内占位 良恶性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检验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微生物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取60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快速检验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式,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检出率83.33%、敏感度和特异性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