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萎缩胃炎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建立规范统一的IM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4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并符合IM诊断的180例病例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IM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IM临床上常见8个中医证型,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类肝(胆)胃郁热证>类脾胃湿热证>类虚实夹杂证>类胃阴不足证>类脾胃虚弱证>类胃络瘀血证>类肝胃不和证>类肝郁脾虚证。结论通过因子分析法初步揭示了IM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可为中医规范化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肠上皮化生 因子分析 证候分布特点
  • 简介:目的观察郁金颗粒及三七粉对慢性萎缩胃炎的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的研究方法,纳入201例慢性萎缩胃炎(或有肠化)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服用郁金颗粒(1g,2次/d)+叶酸(5mg,3次/d),三七粉(1.5g,3次/d)+叶酸(5mg,3次/d),叶酸(5mg,3次/d)。郁金颗粒和三七粉为冲服;叶酸口服。入组时Hp阳性者予四联(阿莫西林1000mg,2次/d+呋喃唑酮100mg,2次/d+果胶铋200mg,2次/d+埃索美拉唑20mg,2次/d)抗Hp治疗后再按分组治疗。所有受试者服药6个月后再次行胃镜检查并比较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结果变化,包括萎缩、肠化、异型增生及炎症程度。结果A组治疗后异型增生的改善率明显高于C组(P〈0.05),而B组与C组的异型增生改善率相近(P〉0.05);A组胃黏膜萎缩的改善率明显高于C组(P〈0.05);而B、C2组胃黏膜萎缩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萎缩进展率高于A组(P〈0.05);3组之间肠化、急慢性炎症的改善率、稳定率及进展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单味中药郁金可一定程度上逆转胃黏膜萎缩。

  • 标签: 郁金 三七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化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主观头晕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主观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症状发作频率、心理状态等。结果:比较疗效(95%vs80%),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作时间更短,频率更低,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更低(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接诊治疗的2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选择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调查,有160例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做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血清白蛋白水平、焦虑、抑郁、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病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过60岁、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焦虑、抑郁及病情超过三年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为病程较长、焦虑、抑郁情绪、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年龄较大。针对上述因素,医护人员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国外流行学调查显示约有25%的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足。关小宏等对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1993年至2010年门诊接诊糖尿病患者的统计显示,糖尿足下肢截肢(趾)的患者占同期接诊糖尿足患者总数的1.08%。感染是导致糖尿足恶化、截肢、致死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糖尿病足 感染 中医内治法
  • 简介:糖尿溃疡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截肢率的10-15倍[1]。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有9240万,糖尿足的发病率为0.9%-14.5%,意味着我国约有糖尿足患者1300万[2]。感染是导致糖尿足恶化、截肢、致死的重要原因。在运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内服辨证施治,有助于感染的控制及创面的愈合。

  • 标签: 糖尿病足 感染 中医内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