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脑梗塞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溶片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某院 66例神经内科疾病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3例,分别实施阿司匹林溶片和常规治疗法,观察两组满意度等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为( 12.78±5.57)天,总满意率为 93.9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15.88±6.74)天和 66.6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78.79%高于对照组的 57.58%,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神经内科疾病 应用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息肉内镜下射频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近两年在门诊检查发现的56例息肉患者,均为单发小息肉,在手术室采用内镜下射频治疗,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手术过程中患者均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一次治愈,没有发生出血、穿孔等情况。结论息肉在内镜下射频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护理,整个手术过程创伤轻微、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标签: 内镜 射频 肠息肉 护理
  • 简介:摘要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功能性胃肠紊乱(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diseases,FGIDs)的一种,其特点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和(或)伴随有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的改变的症侯群。FGIDs患者都有生活质量的下降,而且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特别是IBS患者。过去的几十年间,对于IBS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比较集中。但是直到现在,IBS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提出了很多种假说,包括动力紊乱因素,性别因素,感染因素,脑轴,内脏高敏感性,饮食因素,心理因素等等。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学说可以解释IBS所有的表现,因此,现在认为IBS是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拟就IBS病因研究各个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胃肠紊乱 病因 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老年胃癌患者分为早期内营养组(EEN)和传统内营养组(TEN),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全部患者在研究期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明显肝肾功能改变,患者均能耐受术后内营养.术后第9d同第1d相比,EEN组、TEN组患者PA、外周血TLC明显升高,EEN组TF、CD4+、CD4+/CD8+明显升高(P<0.05).同期相比,术后第9天EEN组PA、TF、外周血TLC、CD3+、CD4+、CD4+/CD8+明显高于TEN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较TEN组早(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内营养安全可行,能更好地改善老年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标签: 胃癌 早期肠内营养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扭转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24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结果所有患儿的首发症状均为胆汁性呕吐,23例患儿伴有血便,8例患儿中坏死,5例患儿伴有黄疸、6例患儿伴有腹泻,11例伴有影响营养不良,8例患儿伴有发育性障碍。结论小儿扭转病理机制比较复杂,多与周围韧带先天发育异常有关,旋转不良多并扭转,主要临床表现为经常性的胆汁性呕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便秘、黄疸、发育不良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中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便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 标签: 肠扭转 患儿 临床表现 病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做永久结肠造口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反应及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对80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出其心理反应,采取专科护理和相关知识宣教。结果80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术前情绪稳定,无不良心理反应;术后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能正确面对现实,改变知识观念,并能掌握人工肛门的自我护理方法。结论通过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及宣教有效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肠造口患者 心理反应 护理对策
  • 作者: 陈晚成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癌和医源性胆道损伤引起胆管狭窄,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肝总管以上阻塞和感染,且手术处理颇为棘手。我院l998年8月~2008年10月共收治肝总管以上梗阻的患者50例,均采用左肝管显露胆肠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膀胱全切原位肠道代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行膀胱全切原位肠道代膀胱术17例患者术后护理。结果通过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患者在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通过代膀胱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恢复快效果满意。

  • 标签: 膀胱全切 肠代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胃肠道手术后早期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探索其有效的护理方法,防止营养过程中的护理并发症。方法对36例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行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早期行内营养治疗护理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一例因堵管而终止营养治疗,3例出现胃肠道不适。结论经空肠造瘘管行内营养,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经济负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 标签: 空肠造瘘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指导帮助患者正视并参与结肠造口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06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观察,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结肠造口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人工肛门袋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指导。结果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掌握正确的使用人工肛门袋的方法。结论术后正确的结肠造口护理及护理指导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肠造口技术 治疗 直肠癌 护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炎症性病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总称。溃疡性结肠炎是指发生于结肠的一种弥漫性、连续性、表浅性、且局限于粘膜层的炎症,常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克罗恩病是指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从口腔到肛门)的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跨膜性炎症,常见于回肠和结肠,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以腹痛和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有很多外表现如发热、营养障碍等。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做完胃肠癌手术以后,对内营养治疗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296例胃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根据患者在手术以后,采用营养支持的方法,将他们分组为内营养支持组148例和外营养支持组148例。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和手术后的9天进行有效的观察,对患者的血红蛋白(g/L)和总蛋白(g/L)以及白蛋白(g/L)的变化进对比并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行有效的比较。结果对这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发现有显著差异性,P<0.05。还有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血红蛋白(g/L)、总蛋白(g/L)以及白蛋白(g/L)变化进行比较,发现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完手术以后,对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内营养支持和外营养来进行比较,发现内营养更具有合理的生理状态,更利于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并且可操作性强、方便,费用也少。

  • 标签: 胃肠癌术后 肠内外营养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