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手术室患者转运中应用PDCA护理管理程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6月-12月200例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流程转运)及实验组(PDCA护理管理程序转运),各100例,比较转运过程中等待时间及护理缺陷情况。结果 实验组转运过程中各环节等待时间均较短且护理缺陷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在手术室患者转运中应用PDCA护理管理程序可显著缩短转运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且能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 标签: PDCA 护理管理 手术室护理 护理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程序化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0.2-2021.8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偏头痛性眩晕 个性化程序化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广泛性焦虑症开展程序化心理护理,评估护理干预对患者抑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60例开展对比,给予其中例30例患者常规心理护理,视为对照组,给予其他30例患者程序化心理护理,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HAMA评分、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HAMA评分偏低,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偏高,(P

  • 标签: 程序化心理护理 广泛性焦虑症 HAMA SF-36评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程序化护理模式的作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1年期间在院就诊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选出5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究,将这些患者分配到两个小组中,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所采取的护理方式有所差异,其中对照组在实验探究期间,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所采取的是程序化护理方法,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示。结果  组间对比手术用时、手术期间的出血量,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指标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住院时,测评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结果显示无较大的差异性,在经过相应的医护之后,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都出现了好转的情况,但是好转程度存在差别,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高(P<0.05)。且从护理质量评分的角度对比,实验组的表现也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医治的过程中,选用程序化护理模式,可以取得较为不错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 重症颅脑外伤 程序化护理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与程序化工作对防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失访的效果比较。方法3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6例、艾滋病人14例。结果心理干预与程序化工作对防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失访的效果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对防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失访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工作方法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 失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结合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60例,均为乳腺癌化疗患者,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予以程序化健康教育结合预见性护理(观察组,n=30),一组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患者PICC导管置管期间导管脱出、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3.22%(1/30)低于对照组20.00%(6/30),(p<0.05);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结合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程序化健康教育 预见性护理 乳腺癌 化疗 PICC 并发症 自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