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在南海北部大陆架陆源碎屑沉积占优势背景上,在珊瑚岸礁和堡礁周围,广泛发育着礁源碳酸盐和陆源碎屑组成混合沉积。它们以砂屑、砂砾屑结构为主并含有生物格架结构。混合沉积形成条件是具备碳酸盐和硅质碎屑两类物源,活跃水动力,干湿交替气候,此外,海平面的相对波动,也会造成积极影响。混合沉积方式有随机式、相变式和随机-相变式等种。混合沉积体常是多种混合方式交替、叠加而成沉积复合体。礁源与陆源混合沉积相模式是从岸礁-堡礁相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按沉积相和沉积结构可以分为五种混合沉积:1)礁基混积岩和礁格架混积岩,2)礁坪砂砾屑混积岩,3)礁后海滩-沙堤砾砂屑混合沉积,4)礁后泻湖砂屑混合沉积和5)礁前(翼)浅海砂屑混合沉积。礁源与陆源混合沉积鉴别标志是珊瑚骨屑和岩屑各占10-50%,其它生物碎屑不计。南海大陆架现代混合沉积是典型实例,可为全面研究现代南海沉积学和比较沉积学提供依据。

  • 标签: 南海 北部大陆架 混合沉积作用 混合沉积 沉积相模式
  • 简介: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典型古土壤风成砂剖面的释光(OSL)年代测定和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分析,重建了区域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过程。研究表明,除Co、Rb、Sr和Ba以外12种微量元素所反映气候变化规律较显著,其含量变化曲线上峰值段对应于古土壤层而谷值段对应于风成砂层,这现象可作为气候暖湿、冷干波动标志;区域金新世气候变化可分为以下阶段:11.8—10.0ka气候寒冷干燥,10.0~9.2ka气候逐渐趋于暖湿,9.2~4.6ka气候相对冷干,4.6~0.7ka气候相对暖湿,0.7ka以来气候明显寒冷干燥;区域全新世气候变化中存在8次寒冷事件,与青藏高原和北大西洋揭示寒冷期具有明显对应关系,表明共和盆地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致性。

  • 标签: 共和盆地 风成沉积 微量元素 气候变化 寒冷事件
  • 简介:贵州北部务川正安道真地区下二叠统大竹园组沉积型铝土矿层,在不同区域其下伏底板地层分别为下志留统韩家店组碎屑岩及上石炭统黄龙组灰岩,因此对铝土矿层成矿物质来源直存疑。对韩家店组薄层砂岩夹层及大竹园组铝土矿层样品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表明,两者锆石年龄谱呈现出致性,且该碎屑锆石年龄谱与华夏陆块基底地层具有明显亲缘性。以上结果证明,韩家店组碎屑岩红土化风化产物为铝土矿层成矿母质提供了物质来源。而从铝土矿层与黄龙组灰岩假整合接触关系及钻孔中出现黄龙组灰岩次生岩溶角砾现象可知,黄龙组灰岩同样为该矿层提供了物源。因此,大竹园组铝土矿层具有多重物源,韩家店组碎屑岩可能为主要物源,而黄龙组灰岩在古喀斯特化过程中不仅为红土物质提供了重要储存空间,也为成矿母质积累提供了部分物源。

  • 标签: 铝土矿 物源 碎屑锆石年代学 下二叠统 黔北
  • 简介: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与松辽盆地孤店CO2气田泉头组发育大量含片钠铝石砂岩。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茜素红-S染色、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与INCA能谱分析等,对含片钠铝石砂岩骨架碎屑组分、胶结物与自生矿物、成岩共生序列等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含片钠铝石砂岩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粒度以细粒、细—中粒为主,分选差—中等。砂岩中胶结物主要为次生加大石英、自生石英、片钠铝石、铁白云石和粘土矿物。其中,片钠铝石最高可达砂岩总体积22%,在砂岩中或以放射状、束状、菊花状、杂乱毛发状、毛球状、板状等集合体充填孔隙,或呈束状和板状交代长石和岩屑。电子探针与INCA能谱综合分析表明,片钠铝石主要由Na、AI、O、C等组成。在含片钠铝石砂岩中,成岩共生序列依次为粘土矿物包壳~次生加大石英、自生石英、自生高岭石—油气充注-CO2充注——片钠铝石——铁白云石。其中,CO2注入前形成自生矿物组合主要为次生加大石英、自生石英和自生高岭石,CO:注入后形成自生矿物组合主要为片钠铝石和铁白云石。

  • 标签: 海拉尔盆地 松辽盆地 含片钠铝石砂岩 片钠铝石 岩石学
  • 简介: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环古生界深埋碳酸盐岩潜山天然气获得重大突破,钻井资料揭示该地区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具有很强非均质性。由于沉积相是岩溶储集层发育主控因素之,因此文中根据岩心和薄片资料、测井相、微量元素和古生物特征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沉积相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现存奥陶系纵向上表现为1较为完整海退—海进序列,主要发育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2种沉积亚相,并可进步划分为台内滩、滩间、潮下带和潮间带4种沉积微相。台内滩和潮下带微相横向分布连续稳定,水动力条件强,形成储集层早期溶孔发育,且这2种沉积环境里发育碳酸盐岩较纯净,经后期风化淋滤形成岩溶储集层厚度大、质量好,因此是有利岩溶储集层发育相带。该研究明确了研究区台内滩及潮下带发育特征,对下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渤中凹陷 古生界 碳酸盐岩 沉积微相 岩溶储集层
  • 简介:塔里木盆地北缘奥陶系发育典型古岩溶,笔者在其中发现了种非常特殊沉积物或沉积构造:包壳砾石和包壳砾岩,且这种包壳砾岩之前从未见报道。该包壳砾石和包壳砾岩结构类似鲕粒或核形石,可分为核心和包壳2部分,大部分呈近圆形或扁圆形,少数形态不规则,直径为数厘米到数十厘米。核心可分为4种,分别是:(1)与溶洞围岩相同灰岩砾石;(2)由砂岩形成核心;(3)由砾岩构成复合核心;(4)由古钙华碎块形成核心。包壳也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1)具有圈层包壳;(2)颗粒状包壳;(3)均质包壳;(4)由颗粒状包壳和圈层状包壳组合形成复合包壳。包壳砾石和包壳砾岩是溶洞和岩溶沉积中典型产物,其不仅可以作为识别溶洞和岩溶标志之,而且具有储集能力,是种有效油气储集体。

  • 标签: 包壳砾石 包壳砾岩 溶洞 岩溶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 简介:珠江口黄茅海河口湾表层沉积物100站位样品中共发现有孔虫21属36种、介形虫16属20种。优势种组合分别为Ammoniabeccarii—QuingMefocH尻n口aknerianarotunda—Cavarotaliaannectens-Elphidiumadvenum和Neomonoceratinadelicata—Sinocytherideaimpressa—Bicornucytherebisanensis。有孔虫及介形虫丰度和分异度均表现出“北低南高”,即口门低、向海高特点。样品中有孔虫和介形虫属种去趋势对应分析(DCA)表明,盐度是影响该区有孔虫和介形虫分布最重要因素,其次是水动力条件,水深对有孔虫和介形虫分布也有定影响,但并非主要控制性因素。由于受径流影响较大,河口湾北部水体盐度较低、径流动力较强,不利于有孔虫和介形虫生存,导致其丰度及分异度均较低。河口湾南部水体盐度升高,潮流动力较强,同时受众多岛屿屏障作用,环境较为稳定,有孔虫和介形虫丰度和分异度均迅速上升。

  • 标签: 黄茅海河口湾 表层沉积物 有孔虫 介形虫 去趋势对应分析 环境因素
  • 简介:地质记录表明在早-中寒武世过渡期发生了次重要生物灭绝事件,但对其成因认识仍存在分歧。作者试图通过对华北地台该时段广泛发育核形石微组构和矿化过程研究,揭示微生物群落对灾变事件和海洋环境变化响应。研究发现核形石内富含细菌化石;包壳微组构和有机矿化特征表明其形成于细菌硫酸盐还原(BSR)作用活跃高碱度海水条件,密集莓状黄铁矿微粒和异养细菌残余指示为缺氧环境;而沉积相分析显示核形石发育于浅海陆棚背景。研究认为,同期核形石及其他可对比微生物岩不仅在华北广泛分布,在其他大陆和板块上也有良好记录,表明在这个生物灾变期浅海环境有广泛微生物群爆发,并可能与大火成岩省喷发、全球气温升高以及深部缺氧海水向陆棚侵进引起浅海广泛缺氧相关。早-中寒武世过渡期广泛发育微生物岩可能记录了底栖动物大量灭绝后,微生物群在缺氧水体中快速繁盛与生态扩张过程。

  • 标签: 早-中寒武世过渡期 核形石 有机矿化 草莓状黄铁矿 缺氧环境 华北地台
  • 简介:在天津蓟县剖面古元古界串岭沟组下部环潮坪相粉砂质泥页岩细粒沉积中,发育许多粉砂岩岩墙。由于该粉砂岩岩墙在层面上和层内具有特别的形态,因而对其成因具有多种解释:在层面上呈纺锤状粉砂岩裂缝以及在层内呈砂质充填管形态,从而被认为是最古老生动物遗迹化石;在层内呈弯弯曲曲粉砂岩岩墙以及明显流体化作用特点,所以又被解释为地震振荡作用形成液化砂岩脉。显微镜下,这种岩墙具有明显富残余有机质构成边界,以及由粉砂颗粒相对聚集所显示出明显流体化作用特征;再加上与这种粉砂岩岩墙共生沉积构造主要是皱饰构造,局部还发育变余波痕,由此表明沉积面上曾经发育过微生物席。因此,这种粉砂岩岩墙应该解释为沉积面在曾经被微生物席封闭情况下,相对富含有机质细粒沉积物在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所发生脱气作用和脱水作用产物,最终可以归为由微生物形成沉积构造种类型。

  • 标签: 天津蓟县 古元古界 串岭沟组 粉砂岩岩墙 微生物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
  • 简介:通过多种仪器分析,测定了胶州湾李村河河口区4沉积物柱状样品有机碳(TOC)、酸可挥发硫化物(AVS)及重金属元素活性部分(活性金属)含量,并系统讨论了其环境响应特征。研究发现,胶州湾李村河河口区角洲沉积物中有机碳、AVS和活性金属元素分布受与河口距离及沉积相带分布影响。近河口细粒物质沉积区域有机质受陆源控制,有机碳含量较高,AVS和活性金属元素含量高,活性铁含量是AVS形成主控因素,同时AVS也是多数活性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主要赋存形态。而离河口较远区域,有机碳含量受海、陆双向物源控制,AVS含量主要受控于有机质含量,两者含量均相对较低,活性金属元素含量也较低,多数金属元素(Cd、Cr、Cu、Mn、Pb、Zn等)主要以依附于铁形态存在。根据上述沉积特点,将胶州湾李村河河口区沉积环境划分为3类区域5种类型,分别是类区域中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二类区域中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问湾及类区域中前缘席状砂。

  • 标签: 胶州湾 有机碳 酸可挥发硫化物 重金属元素 环境响应
  • 简介: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E2-3xg2)为例,基于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测录井、X衍射及物性分析,探讨湖平面升降对混积型碳酸盐储集层形成及其分布控制。英西地区E2-3xg2整体为咸化背景下湖相混合沉积,内部由多种结构类型湖平面升降沉积旋回在纵向叠置而成,并伴随岩石结构产状及矿物组分周期性变化。区内储集层类型多样,以混积型碳酸盐岩为主,各类储集层纵向演化及物性分布与单个湖平面升降旋回具有良好耦合关系,自下而上构成原生晶间微孔—溶扩晶间微孔—充填残余溶孔孔隙组合,储集层物性具有向上变好趋势。各类储集层形成机理与空间分布受湖平面升降旋回控制,白云石晶间微孔型储集层形成于湖退早—中期,与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相关,物性般,分布广泛;溶扩晶间微孔型和溶孔型储集层形成于湖退晚期,与地貌高部位短暂暴露溶蚀相关,储渗性能优异,局部发育。

  • 标签: 湖平面升降 混积碳酸盐岩 咸化湖盆 储集层成因 下干柴沟组 英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