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依据天津碳交易试点制度要素设置情景,模拟其对全市经济环境影响,并深入分析行业以及行业之间相互影响。结果显示:2014年天津碳交易试点将推动碳排放下降0.62%(103万t),均衡碳价格为14.2元/t;全市GDP将轻微下滑0.04%(6.2亿元),GDP对碳减排量弹性系数为0.07,平均GDP损失为599元/t;42行业中有41行业受到负面影响,平均影响为-0.068%。因此,总体而言,天津市碳交易试点减排效果较明显,而且负面经济影响有限。

  • 标签: 天津 碳交易 CGE模型 经济环境影响
  • 简介:通过对四川盆地西部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半理想数值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过程影响。研究表明,高原热力作用对于下游地区有着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1)关闭高原地面感热和潜热后,高原地区和四川盆地西部降水明显减弱,而盆地中东部降水却有所加强,且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特征稍有减弱;(2)500hPa青藏高原上短波槽减弱,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背风槽强度、范围有所减弱,但低层盆地东部气旋性涡旋加强;(3)涡度收支定量分析发现,关闭高原热力作用后,盆地东部对流层低层垂直风切变增强使得夜间倾斜项正贡献增强,从而使该区域涡旋发展加强,盆地东部降水增强。

  • 标签: 四川盆地 持续性暴雨 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
  • 简介:利用1961—2013年4—5月辽宁省52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春播期第场透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对辽宁省春播期第场透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961—2013年辽宁省春播期第场透雨出现日期为4月17日至5月3日,平均出现日期为4月22日,辽宁省春播期第场透雨出现平均日期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推后。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是影响辽宁省春播期第场透雨出现日期主要环流系统,受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阻挡,冷空气在贝加尔湖附近堆积,在对流层低层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激发了辽宁省北部地区气旋式环流,水汽从孟加拉湾地区经中国中东部地区输送至辽宁地区,为辽宁地区春播期第场透雨出现提供了有利必要条件。

  • 标签: 透雨 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 贝加尔湖 气旋
  • 简介:介绍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概念和相互关系,按照整体性学习理论建立了气象领域深度学习知识体系框架,简要介绍了当前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工具Caffe和TensorFlow,以及深度学习在气象领域几个前沿应用,最后提出了推进深度学习技术在气象领域研究应用应当重视关键环节.

  • 标签: 数据挖掘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知识体系框架
  • 简介:采用1961-2010年松花江流域60气象站逐日资料,基于平流-干旱模型(AA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实际蒸散发变化主要气象要素.结果表明,1961-2010年,松花江流域年均实际蒸散发为420.8mm,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4.9mm/10a,呈“减-增-减-增”年代际波动变化.季节上,春、冬两季实际蒸散发增加趋势较明显,夏、秋两季则呈现与年实际蒸散发类似的年代际波动.春、夏、秋季和年实际蒸散发空间分布特征基本致,高值主要出现在流域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冬季绝大部分区域实际蒸散发呈现微弱上升趋势.1961-2010年,松花江流域年和四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上升显著,日照时数和风速大都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是各气象要素共同影响结果,而且各气象要素在不同时期对实际蒸散发影响是有差异.总体上看,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增加主要是由平均气温,特别是最低气温增加引起,特别在春、冬季体现得较为明显.夏、秋季节,影响实际蒸散发要素包括气温日较差、实际水汽压、平均风速及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但夏、秋季节这些要素多年变化趋势不明显,导致夏、秋实际蒸散发总体变化趋势并不明显.

  • 标签: 实际蒸散发 平流-干旱模型(AA模型) 松花江流域 影响要素
  • 简介:为了贯彻十一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落实十一届中全会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各项任务,使气象工作更好地为四化服务,经国务院批准,中央气象局于1979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气象局长会议。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气象部门贯彻落实调整、改革、

  • 标签: 气象工作 调整 气象部门 国务院 气象局
  • 简介:利用毛乌素沙漠腹地乌审旗气象局1961-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雷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审旗地区50a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4.12d,雷暴日数变化气候趋势系数为-0.06.乌审旗3月开始出现雷暴,7月达到最高值,11月至翌年2月之间无雷暴发生,雷暴平均初日为4月29日,平均终日为9月25日.在80%保证率下雷暴初日为4月9日,终日为10月8日.乌审旗雷暴多出现在下午,夜间次之,上午最少.雷暴出现最多方位是西北和正西方向.

  • 标签: 毛乌素 乌审旗 雷暴 活动特征
  • 简介:据美国研究人员11月13日发表项报告,随着地球变得更热,闪电活动也更加频繁。全球气温每上升1oC,仅仅美国闪电事件就将增加约12%。众所周知,夏天雷电活动比冬天更频繁,但气温对闪电影响却直难以量化。

  • 标签: 闪电活动 全球变暖 全球气温 研究人员 雷电活动 美国
  • 简介:利用200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对北京市API节气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在节气尺度上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北京市春季和冬季分别以清明和小雪节气API最高,空气质量最差;立秋节气API最低,空气质量最好。春分—霜降节气空气首要污染物为PM10,SO2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在立冬—大寒和立春—惊蛰节气,小寒达到最大。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北京空气质量主要气象因子,立春—谷雨节气空气质量主要受气压影响,立冬—大寒节气空气质量受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影响较大,立夏—霜降节气API与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显著相关,风速主要影响春秋节气空气质量。

  • 标签: 空气污染指数 二十四节气 气象要素
  • 简介:目前大多台站使用暗筒式日照计进行日照观测,由于日照纸涂药方法不当,常造成记录不够完善。表现为:日照迹线模糊不清,底色发蓝,迹线颜色不正常或漂洗后迹纹消失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多次进行了分析讨论,结合实际操作体会,在此对四较突出问题作以分析。1混合...

  • 标签: 日照纸 问题浅析 柠檬酸铁铵 涂药 日照记录 赤血盐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对2011年8月14-15日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性暴雨过程影响系统、水汽输送、对流有效位能、云图演变特征等方面,对此次区域性暴雨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低空系统合理配置,副高西北侧β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是造成暴雨主要原因;暴雨区出现在低对流有效位能区。

  • 标签: 暴雨 高空急流 水汽输送 对流有效位能 中尺度对流云团
  • 简介:十八大在谋划“五位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提出,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这些高瞻远瞩精辟论断为我国气象服务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气象防灾减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 标签: 气象服务工作 防灾减灾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气象防灾减灾 服务体系 社会管理
  • 简介:利用雷达、卫星、地面自动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16日皖江东部地区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暴雨过程是在贝加尔湖高压脊稳定维持,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500hPa高空槽东移、低层低涡切变维持和新生、高低空急流耦合、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稳定维持等十分有利环流背景形势下产生。2)中低层西南急流旺盛对暴雨过程有重要作用;K指数大值区、800—900hPa高度内水汽辐合中心与强降水发生区域、时间都有很好对应关系。高层强辐散中心有利于抽吸机制增强,平均散度辐合层越厚,强降水越易发生。3)暴雨产生于梅雨锋南侧湿中性层结。降水增强时,θse锋区增强,低层垂直涡度显著发展,600hPa高度层以下正涡度增长倍,垂直涡度耦合强迫是湿中性层结下中尺度强暴雨系统发展动力机制。梅雨锋南侧存在经向垂直反环流,北侧为经向垂直正环流,两支次级环流上升支在暴雨区汇合加强,为大暴雨创造了有利动力条件。4)此次暴雨受沿江地区活跃梅雨锋云带影响,TBB中心值小于-52℃对流云团位于地面辐合线两侧,中尺度雨团位于TBB低值中心梯度区和地面辐合线上及其右侧东南气流中,冷空气南下后雨团位于辐合线北侧东北气流中。5)发展旺盛、降水效率较高多个对流单体依次向东移动经过皖江东部地区,形成"列车效应",造成局地大暴雨。降水强度和西南暖湿气流强度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 标签: 暴雨 梅雨锋 湿中性层结 次级环流 垂直涡度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资料,对2013年7月1—2日辽宁地区次大暴雨过程,从大暴雨发生区附近低空急流、干侵入活动和卫星云图演变角度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发生前低空急流迅速向低层扩展加强,超低空东南急流迅速加强,为大暴雨发生输送了充足水汽;对流中层干层加强了暴雨过程对流性不稳定;湿度梯度锋区形成和维持重要原因为干冷空气侵入。此次大暴雨形成过程中卫星云图演变为:暴雨发生前有低湿、高位涡冷空气向低纬度移动、并不断加强;在雨带维持阶段,强降水区在红外和水汽图像,主要特征有向北、向东北、向东、向东南、向南及向西南疏散外流丝缕状卷云,同时西北侧不断有小尺度暗区补充;强降水结束前,从南亚高压脊北侧动力干带东移,反气旋脊快速扩大,反气旋结构更加松散,强降水区附近副热带西风急流逐渐减弱消失;同时可知强降水发生在强对流云团梯度最大值时段,因此卫星云图特征对强降水发生过程有较好指示意义。此次辽宁地区大暴雨过程两强降水中心位于背风坡附近,说明地形抬升对此次对流性强降水对流加强起推动作用。

  • 标签: 大暴雨 干侵入 云图演变 地形影响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逐6h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2月15—17日江西冬季最强连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暴雨过程是由于南支槽位于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之间,西风气流强度弱和副热带高压阻挡作用导致槽移动缓慢,长时间滞留导致槽前西南气流沿低层锋区爬坡而形成。2)冬季暴雨产生与充沛水汽输送、较强辐合上升运动、较长持续时间密切相关,且与700hPa高度层上水汽、动力等条件联系更紧密。3)相比般汛期暴雨过程,冬季暴雨过程中比湿、K指数等明显偏小,大气层结比汛期暴雨要稳定得多,但该次暴雨过程在垂直速度、散度、水汽输送条件非常接近汛期暴雨相关指标。

  • 标签: 冬季暴雨 天气系统 南支槽 水汽输送
  • 简介:、引言范卡曼常数(K)是湍流结构中基本参数。它在50多年前就出现了,当时流体力学家试图用它建立流体力学中墙壁定侓(Hinze,1975)。然而,Sheppard(1947)以后40多年来边界层大气中K估算值(大都在0.35—0.42之间)是直有争议,并认为其精度不高(Businger,

  • 标签: 近地层大气 湍流结构 边界层 估算值 下垫面 奥布霍夫
  • 简介:2008年1月7~11日期间,华东地区自北向南出现了次持续大雾过程,分别影响到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并伴随有轻至中度空气污染,对当地生活、生产、运输造成严重影响。利用地面探测和探空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MM5数值模拟结果等资料,分别从天气形势分析、水汽条件、动力因子、温度层结、空气质量变化等多方面入手,对此次大雾过程成雾条件及空气污染对持续大雾贡献进行诊断分析。分析指出,近地面层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以及500hPa与1000hPa散度差与能见度无显著相关,近地面相对湿度(Rh)与能见度呈明显反相关,近地面温度递减率(γ)与能见度呈明显正相关,可以把Rh≥85%、γ〈0.2℃.(100m)^-1作为大雾形成必要条件。另外,选取与空气污染指数(API)相同时间段(前日04时至当日03时,协调世界时)上海虹桥机场航空能见度最低值与API对比发现,航空能见度最低值与API呈强烈反相关,空气污染对大雾形成或维持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可以把"API上升达到150"作为上海虹桥机场出现大雾重要判断条件。

  • 标签: 能见度 空气污染指数 诊断分析
  • 简介:文章介绍了CINRAD/CD型新代天气雷达伺服系统组成,分析总结了典型故障排除方法,并指出了系统使用维护过程中注意事项.

  • 标签: 伺服系统 故障 排除
  • 简介:省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王观涛在3月24日全省地面气象测报技术选拔赛开幕式上代表省局党组宣布:辽宁选手如果在全国测报大赛中获得名次,将会得到晋升级工资奖励.这次全省地面气象测报技术选拔赛是由

  • 标签: 一级工资 地面气象 测报技术 气象测报 气象系统 比赛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