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一、瘟疫流行惊世界,防治疾疫须治心2009年4月初.一种被称为甲型H1N1的新型流感在美国和墨西哥等国爆发.在两个多月时间里迅速蔓延到75个国家和地区。截止到6月11日,全球确诊病例达27000多人.死亡140多人,世界卫生组织将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的第六级.继1968年后又一次宣布“全球流感大流行”。截止到7月2日,全球五大洲共有117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病例.确诊总数70893人,死亡311人。

  •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 心病 身病 墨西哥 流感 死亡
  • 简介:在我学佛修行的经历中,曾经有一件事对我的影响颇深,启悟很大。

  • 标签: 学佛 修行 经历
  • 简介:本文对佛教里面的"烧供养"做了历史性的的考察.认为其背景是依据大乘经典的教义,并在公元四至五世纪之后发生于中国本土的.大乘经典说这是一种"菩萨行"的行为,但在中国,各时代对它的看法并不一致.梁代认为这种行为并非一般僧众所为,且有得不偿失,甚至犯戒的嫌疑.唐代认为根据佛典虽有正当的一面,但其实施必须因人而异,对努力修行的一般僧侣而言,不宜贸然行事.宋代支持僧人"烧供养"的行为,对后代影响到至深.唐代法门寺的佛舍利供养,促进了"烧供养"的行为发展,我们惊叹于佛教对民间进行渗透的巨大力量的同时,不得不对佛教世俗化而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有所注目.但是无论是"烧供养"或是"舍利信仰",随着时代的变迁,应如何正确地看待某些脱离佛教经典的原意的变化,值得深思.

  • 标签: 舍利信仰 烧身供养 佛教经典原义 佛教世俗化
  • 简介:人类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态度,是文明发展各个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人类每次思想解放,都首先开始并最终落实于身体的解放。有关身体及其与心灵关系的认知和观念上的突破,贯穿于社会的进化历程。李约瑟指出:“道教的身体不朽并非奇特幻想,而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信念。它再好不过地表明中国思想有机特性的一个侧面,而没有遭受欧洲那种典型的神经分裂症:一方面脱离不了机械唯物论,另一方面又脱离不了神学的唯灵论。”

  • 标签: 道教史 李约瑟 道家文化 思想解放 三元延寿参赞书 中国思想
  • 简介:略论中国佛教的佛观方立天佛教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成佛。佛是怎样的?这是佛教理论的一大问题。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其继承者们在佛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有的肯定佛是无烦恼的,有的则持异议。后来大乘佛教兴起,盛行菩萨成佛之说,相应地更对佛问题进行了多...

  • 标签: 中国佛教 阿弥陀佛 《大乘起信论》 鸠摩罗什 天台宗 三世间
  • 简介:法显法师不仅是我国古代"创辟荒途"、"忘求法"的高僧、旅行家、翻译家、佛学家、史地学家,而且是驰名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学者和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他对中国佛教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佛国记》堪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记》媲美,是闻名的世界四大旅行记。

  • 标签: 法显法师 高贵德行 忘身求法 译著传律 名人效应
  • 简介:李洪志及其“法轮功”追随者,打着佛教的旗号,行使着违背佛教事业的勾当,破坏国家的安定团结。摧残人民的身心健康。是任何一个正直的人都不能容忍的。我们广大佛教徒有义务、有责任站起来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使佛法的正信得以弘传,使李洪志“法轮功”的歪理邪说伪法得以昭示和揭穿。

  • 标签: 李洪志 佛法 佛教徒 佛教事业 邪恶 “法轮功”
  • 简介:本文考察了先秦至唐道家和道教“理(治)理(治)国”思想的发展。道家及道教各派都曾围绕着理(治)与理(治)国的关系进行过不同层次的探讨。从“天人合一”原则出发,道家和道教各派不仅将与国比拟为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有机系统,而且对于理(治)与理(治)国的终极基础和实践原则作了深入地剖析。随着语境的变迁,特别是在唐代,原道家语义被转换或开掘出新的内涵,故“理治国”的实质内涵也在变化。“理理国”观体现了道家和道教各派对个体生命及其生存状态的深度人文关切。

  • 标签: 理身理国 自然 无为
  • 简介:2008年12月10日至11日,花城广州清风怡人,菊花飘香,“道教与养生”研讨会在广州市花都区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道教协会和广东省道教协会共同主办,广东圆玄道观承办,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圆玄学院协办。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道教养生学的理论与实践”,分议题包括:道教养生学的源流;道教养生与饮食起居;道教养生与身心保健功法;道教养生与中医学;道教养生经验交流等。

  • 标签: 中国道教协会 广州市花都区 养生学 修身 理论与实践 饮食起居
  • 简介:本文认为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发挥唐玄宗注疏《道德经》的“圣义”,以身体作为“国同治”的出发点,并设计了一整套“国同治”的规则,如崇道、尚道德、无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等,以此治则长生,以此治国则太平。

  • 标签: 身国同治 生命政治学 身体 无为
  • 简介: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形成的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中,道教山水悟道诗层出不穷。迨至唐代,道教山水悟道诗更臻繁荣,其字里行间或隐或显地绽露出逍遥快乐的审美心态。本文从分析道教徒的诗歌着手,初步探讨了道教徒在特定的道教时空中宗教体验与审美快乐,追踪和探求了这类诗歌的逍遥快乐的审美心态和独特的道教文化意蕴。

  • 标签: 逍遥 唐代 道教山水悟道诗
  • 简介:法显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佛学家,其《高僧法显传》不仅是他西行求法的纪实,也是一部文化意蕴深厚的著述.法显既代表了中国佛教高僧追求真理,不辞命、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反映了崇高的信仰力量,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代表.同时,他的《高僧法显传》还是一部弘法利生、包蕴佛教理趣的文学作品.其中许多内容,寄寓深刻,喻理深邃,不乏生动、完整的比喻故事,表现出叙述中彰显经典教义,议论中蕴含佛教喻理的文采.

  • 标签: 法显 《高僧法显传》 比喻经典 喻理
  • 简介:研究20世纪中国神学发展,吴雷川是一位绝对不能忽略的人物,他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被吴利明誉为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基督教界三本经典著作之一。本文侧重研究吴雷川在耶儒比较方面的贡献,探讨他是如何站在儒家的立场上认识和理解基督教的,并尝试理解他为什么提出耶儒二家可以融合为一的主张。

  • 标签: 吴雷川 中国文化 儒家 基督教
  • 简介:贵州省伊斯兰教协会与黔西南州民宗局联合举办的“黔西南州伊斯兰教界人士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培训班”于6月22日在黔西南州兴仁县开班,省民宗委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应邀到会作专题讲座,来自于全州各县23个清真寺的在职阿訇和民会主任、六盘水市部分地区清真寺特邀人士共50人参加了培训。

  • 标签: 宗教事务 清真寺 培训班 贵州省 兴仁县 阿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