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理论家之一,卡尔·柯尔施以其对哲学的批判和辩证法的阐释而蜚声中外。立足《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研究,将视野拓展到《卡尔·马克思》一书,可以发现:柯尔施有关唯物辩证法的阐发、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可能性的探索三者内在关联,并且都以其对资产阶级社会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为基础和依据。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中重读柯尔施,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内在统一,并对柯尔施思想中辩证建构与经验具体之间的张力进行科学的批判和说明。

  • 标签: 柯尔施 理论和实践 拜物教批判 从抽象到具体
  • 简介:《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为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而撰写的。重读《哲学的贫困》是对马克思这部著作发表170周年的纪念,也是对这部著作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意义的再探索。《哲学的贫困》第一章'科学的发现'在集中于蒲鲁东构成价值论批判中,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有决定意义的论点作了阐释,实现了从劳动价值论质疑者到赞成者的转变。《哲学的贫困》第二章'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第一节'方法',分七个方面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方法作了总体批判,实际地构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在逻辑;第二节至第五节对蒲鲁东关于'经济进化的系列'的方法和理论作了多方面的批判,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及其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得到广泛阐释。最后,马克思揭示了无产阶级经济斗争和政治革命的关系,阐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立场和核心观点。

  • 标签: 马克思 蒲鲁东 《哲学的贫困》 政治经济学
  • 简介: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分两个阶段的思想,为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奠定了基础。毛泽东主张通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劳动者参加国家管理等举措,逐步建设社会主义。在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远见卓识,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 标签: 毛泽东 “批注和谈话” 科学社会主义 两个阶段
  • 简介: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上,一大批学者从理论上积极探索,为我们的实践道路扫清了障碍。刘诗白作为我国较早提出社会主义所有制多元性的学者之一,是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先驱之一,他还为推进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的改革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 标签: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 简介:一本讲述政治家观点的书,20世纪末世界所发生的最重大变化都离不开他的名字,不能不引起有兴趣的读者的热切关注。米·戈尔巴乔夫与鲍·斯拉文的访谈录第二版增补版探讨了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本国历史的现实问题以及当代政治问题。这是世界级政治家与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间一场生动坦诚、时而也是尖锐的对话,在读者面前展示出苏联第一位总统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侧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开始在苏联实行改革时所遵循的观点和动机。

  • 标签: 戈尔巴乔夫 政治学 21世纪初 马克思主义 重大变化 政治问题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应深入学〉-j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论述,努力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标签: 习近平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
  • 简介: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要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落实思政课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广西民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于2017年12月22日-24日在广西民族大学联合举办“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33次学科论坛”。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 思政课教学创新
  • 简介:一位西方政治学家提出,过去20年里世界上发生了一场全球性的“结社革命”。其主要标志是在世界各国涌现出一大批民间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不仅深刻改变了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民主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中介组织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对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 标签: 社会中介组织 推动改革 世界 发展 发达 非营利
  • 简介:2016年4月16日,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22次学科论坛暨第四届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协同建设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来自全国57所高校及媒体单位约140余位专家与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22次学科论坛的主题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协同建设,与会高校的专家学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专业协同建设 学科建设
  • 简介:中西方在文化、现代性方面有着诸多共同点,但中西方的政治哲学存在着明显不同,西方自由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政治逻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加强有关中西方权利思想的语境问题的理论思考,有助于对中西方政治生活与政治方式的精确理解,从而促进思想交流,缩小分歧。

  • 标签: 认识论大革命 西方自由主义 中国文化 政治逻辑 语境问题
  • 简介:2016年5月21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辑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北京)——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学术研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观研究 高端论坛 北京高校 德育研究 理论研究
  • 简介:文章首先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资本论》的传播史和影响吏,指出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资本论》传播到全世界,成为世界文献;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史实际上是《资本论》1867年发表之后寸真正开始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体系,《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科学论证。文章接着论述了资产阶级对《资本论》的四种主要攻击形式:(1)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2)把马克思的哲学和黑格尔的哲学等量齐观;(3)把现象作为本质来阐述;(4)思格斯被说成简化者,贬低他对《资本论》所作的贡献。文章对这些攻击形式作了批驳,最后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任务是创造性地利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学说。

  • 标签: MEGA《资本论》 编辑史 影响史 攻击
  • 简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 标签: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委员会 顾海良 副主任
  • 简介:2018年7月17日,四川省政治学会“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专家座谈会暨第六届理事会会长会议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政治学会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井安研究员主持,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教授、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裴泽庆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伯海教授、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李俊教授、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黎万和教授以及来自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四川省政治学会副会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政治学会 第六届理事会 专家座谈会 省委党校 会长会议
  • 简介:2016年12月23日至24日,四川省政治学会2016年年会暨“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西昌市隆重召开。四川省凉山州州委常委陈日发、西昌学院院长彭正松致欢迎辞,来自云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政治学会主办,西昌学院承办。

  • 标签: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六中全会精神 学术研讨会 从严治党 研讨会综述 学会
  • 简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均设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但职权差异较大,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含义应立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同时,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可知,代行职权的范围包括立法权、选举权和决定权,代行职权的时间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开幕直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由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本身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因而其不可能成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此时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仍能通过对中央人民政府具有约束力的决议。

  • 标签: 政协全体会议 全国人大 中央人民政府 共同纲领 五四宪法
  • 简介:《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成熟之作,提出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科学论断。这一思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60年后的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梳理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现实依据、科学内涵及原则方法,探讨新中国成立后"建设语境"下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变迁,分析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对我国新时期建设的启示。

  • 标签: 建设语境 人民内部矛盾 国家政治生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简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之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始创之作。这两篇文章阐释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和发展,乃至对当今写就中国特色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新篇章,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科学价值。

  • 标签: 毛泽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 简介:[受访者简介]卫兴华,男,1925年10月生于山西五台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1952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和理论经济学分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总编辑等职;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科规划小组成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学术顾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创建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