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级临床专业学科学生240名,按照教学模式的不同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临床专业A班(观察A组)、B班(观察B组)、C班(观察C组)每班60名,均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生物化学试验教学,另将临床专业D班6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全部学生均在期末行考核对比.结果采用案例教学模式的观察ABC组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t=14.7624,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其充分增加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为学生的知识掌握提供了良好的方式,该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医学院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暴光荏苒,转眼2006年已近岁末。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也许只是短短的,寻常的又一年。然而,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2006年则是至关重要的时期,它必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作为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今年颁发了社会主义市经济条件下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标签: 技术世界 创刊 生物 科学发展 科技发展史 经济条件
  • 简介:目的:SARA/SBD是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负性调节因子。原核表达、纯化含反式激活蛋白(TAT)蛋白转导域(PTD)的TATPTD-SARA/SBD融合蛋白,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TATPTD-SARA/SBD基因克隆入带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44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目的蛋白;用人腹膜间皮细胞系(HPMC),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穿膜能力,及与TGF-β1信号通路中Smad2因子的共定位情况。结果: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和纯化了TATPTD-SARA/SBD融合蛋白,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左右,且以可溶形式表达,经Ni2+-NTA纯化后,所获蛋白纯度高于95%(HPLC归一法);功能学实验结果显示该蛋白能穿过胞膜,主要定位于胞核,且与Smad2因子具有核内共定位。结论:表达了TATPTD-SARA/SBD融合蛋白,该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 标签: 蛋白转导域 SARA/SBD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生物学活性
  • 简介:目的:对2006年广州流行登革热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性质研究。方法:采用传代蚊细胞微量培养方法对2006年广州登革热病原进行分离,并通过脑内途径观察其对乳鼠的致病性;经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技术,对患者血清标本中的病毒特异抗体及新分离的病原体进行检测和鉴定;将此次分离的病原体与1980年分离的同型毒株进行生物学性质比较。结果:从57份患者血清标本中分离出10株病毒,在传代蚊细胞中可产生稳定的细胞病变并对乳鼠致病;其基因组为登革1型病毒特异的RNA分子,经鉴定为登革1型病毒;此次分离的登革1型病毒与1980年分离的同型毒株在致细胞产生病变的时间和严重程度,蚀斑的大小、形态以及致乳鼠发病的时间等生物学性质上有所不同。结论:2006年广州流行登革热病原为登革1型病毒,且与1980年分离的同型毒株在生物学性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登革1型病毒 病毒株 病毒分离 生物学性质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的发展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一直不容忽视,要想使农业稳步发展,农作物的种子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种子质量的衡量标准,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对农作物的品质及产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全国各地因为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问题而减产的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全国经营种子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而监管种子的技术相对落后,就这种现状,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种子纯度和真实性的因素,并研究了怎样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鉴定,最后根据研究数据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 标签: 检测 品种真实性 品种纯度 转基因品种
  • 简介:慕课(MOOC)热带来了在线课程的新体验,学生就此有了提高学术英语能力的迫切要求,同时给高等教育大力倡导的专用英语(ESP)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本文简述了慕课和ESP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影响,以军医大学的生物化学英语教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目前生物化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生物化学英语ESP课程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选择贴近学习者需求的慕课课程、分阶段有侧重进行专业学术英语技能培训,此举将有助于慕课课程模式下ESP教学改革的开展,促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 标签: 慕课 军医大学 生物化学 专用英语 教学改革 学习需求
  • 简介:基于工作过程的学科课程体系开发与优化,是与现如今新课改教学理念相融合,以行动体系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促进学生实践探究为目标,结合工作过程中不同任务的相关性来进行知识、实践技能的整合,形成'串行'的学科体系。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目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以往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为更加贴近于实践,更加符合与接近工作过程的需要。工作过程与行动导向、目标导向、实践能力导向、工作需要导向等贴近生产生活需要的能力导向相符合,是现阶段对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重新审视与革新。本文分析了优化基于工作过程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策略的方案。

  • 标签: 电气自动化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优化方案
  • 简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应用水平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很多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与蛋白质的生产过程中,例如,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基因工程等,但是在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方面,技术水平发展仍较为缓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蛋白质的工业化建设,致使其所具备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无法得以全面发展.

  • 标签: 蛋白质 分离与纯化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柱 再生
  • 简介: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是以旱育稀植、大棚育秧为主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了稻株自身的生长能力,提高个体质量,使水稻优质、高产,同时该技术还具有省种、省水、节本、增产等优点,特别适合寒地水稻高产栽培。在栽培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

  • 标签: 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 优势 注意事项
  • 简介:绿脓杆菌是烧伤及外科手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而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是该菌的最主要的毒力因子之一,极微量的PEA便可引起肝、肾等组织细胞死亡,进而导致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这是临床上绿脓杆菌感染后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同时,PEA还严重影响创口的愈合。目前临床上对于绿脓杆菌感染的控制以及对PEA毒血症的防治尚无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本实验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克隆表

  • 标签: 受体结合区蛋白 绿脓杆菌感染 外毒素A 生物学活性 包含体 外科手术
  • 简介:染色体制备是遗传学研究最经典的实验,也是遗传学教学中最基本的实验,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及学生对染色体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有更透彻的理解,本文借助细胞膜的知识对其制备过程中几个关键步骤,如低渗、预固定及固定,从作用机制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染色体制备 低渗 预固定 固定
  • 简介:将不同剂量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与脱钙骨基质(DBM)分别复合后,植入小鼠股部内侧肌间隙,三周后取材,通过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ALP)及钙含量的测定比较各组的骨诱导活性.结果显示,三组复合物均有骨组织生成,中、高剂量组可见骨小梁、板层骨和原始骨髓腔,血管和骨髓丰富;低剂量组的成骨量明显少于中、高剂量组,且新骨的成熟度低于其他两组,DBM少部分吸收;单独植入rhBMP-7组有编织骨形成;而DBM组可见成骨细胞的聚集.rhBMP-7/DBM复合组在ALP和Ca含量水平上与同等剂量的两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rhBMP-7三种剂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充分说明DBM作为rhBMP-7的合适载体,具有缓释作用,且二者复合可起到双重骨诱导活性;而且rhBMP-7的骨诱导活性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 标签: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RHBMP-7 脱钙骨基质 DBM 骨诱导 剂量依赖性
  • 简介:本文作者已有的研究结果证明,完整的人干细胞生长因子(hSCGF)没有种属特异性,即可以作用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这一点与在Ca2+依赖糖识别结构域(CRD)缺失了78个氨基酸残基的截短分子(hSCGFβ)有所不同.本研究从hSCGF全长cDNA中完全删除了CRD结构域编码序列,进一步探讨CRD结构域的生物学功能.由于该突变体序列GC含量较高,因此将该缺失突变体序列克隆在GST融合表达载体中进行融合表达.通过低温(28℃)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以可溶蛋白的形式存在.利用亲和层析纯化CRD结构域完全缺失的hSCGF突变体融合蛋白,通过检测重组突变分子的协同刺激造血活性有无改变来初步探讨CRD结构域在hSCGF分子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去掉完整CRD结构域的突变分子仍然具有造血刺激活性.据此推断CRD结构域在hSCGF分子中可能对于受体配体结合起辅助作用.

  • 标签: 细胞生长因子 缺失突变体 Ca^2+ 结构域 糖识别 生物学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