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于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 的影响与作用 。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100 例老年内科 患者 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按照是否使用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方法 对于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质控管理 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 质控管理 组则进行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方法, 两组各有患者 50 例。护理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平均时间、 住院时间、 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护理结束后, 质控管理 组患者的急救平均时间、 住院时间、 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 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明显 (P< 0.05) 。 结论:在危重患者收治与护理的过程中, 采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能够有效增加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与 急救时间, 提升患者满意度 并降低患者出现 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效果确切显著。

  • 标签: 危重症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不良反应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胸外科护理质量管理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胸外科接治的住院患者实施研究,以住院时间不同分组,视2018年1~12月为对照阶段(实施前,n=28),视2019年1~12为观察阶段(实施后,n=28),进行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率的评价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各因子评分相比于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实施后护患纠纷率较实施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胸外科护理质量管理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可获令人满意的效果,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 标签: 胸外科 护理质量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面病历质量管理在住院病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将 2017年 1月 -2017年 10月之间的 200份住院病历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病例数为 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病历质量管理办法,观察组 采用全面病历质量管理办法。结果:观察组 的病历质量评分和病历整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病历,观察组 的病历缺陷指数远远低于对照组病历。结论:在管理住院病历的过程中,采用全面病历质量管理办法,能够有效降低病历的缺陷指数,提升病历的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被广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全面病历质量管理 住院病历 质控复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CQI)在胸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6月在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85例患者为实施前组,另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在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94例患者为实施后组,选取胸外科26名护理人员参与CQI,对比分析CQI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及胸外科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状况。结果实施后组护理人员对健康宣教、导管护理、出血处理及胸外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相比于实施前组,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95.74%)相比于实施前组(82.35%),高于后者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胸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可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并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胸外科 护理质量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质量对PET-CT检查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61例行PET-CT检查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检查前准备、药物注射、遵医嘱等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检查成功率及影响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61例患者的检查成功率为98.36%,图片质量以A、B、C、D进行判定,A占70.49%,B占18.03%,C占9.84%,D占1.64%。结论护理质量对PET-CT检查成像质量造成直接性影响,因此,在检查前,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检查中,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避免出现药液外渗的情况。针对配合度差的患者,给予其适量镇静剂以改善PET-CT检查成像质量

  • 标签: 护理质量 PET-CT检查成像质量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在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中,对护理程序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并就护理实际效果与护理标准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泛调查,从中找出差距和问题,研究质量改进措施,最后由护理人员实施质量改进。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当中应用质量控制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间血液净化室未实施质量控制时所接收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间血液净化室实施质量控制后所接收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6.0%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质量控制应用于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当中可促使护理工作更为科学规范,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质量控制 血液净化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影响。方法于本院妇产科2017年1月-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时的护理人员中,随机选取35例作为观察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健康知识得分更高,护理满意度(94.39%)更高,较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妇产科门诊护理管理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健康知识了解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妇产科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因此出现了较多的医药安全问题,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需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不断加强对其的生产的风险管理,有效的避免其造成严重的医疗安全纠纷。同时,加强对于药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对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而言,也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可以对GMP进行有效的补充,从而更好的保证药品质量的安全,更好的促进GMP现场检查中质量风险管理的有效应用。

  • 标签: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现场检查 质量风险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临床体检采血质量的影响,为体检采血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体检采血人员,在2016年1-6月、2016年7-12月期间各选择200份采集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比2组护理满意评分、血液报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液报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以明显提高临床体检采血质量、护理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体检采血 护理质量 不良反应 血液报废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血透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透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治疗。治疗3个月后,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活动(VT)、社会功能评分(S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提高血透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将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改进中质量控制图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58例,按照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常规质量控制应用在参照组的治疗过程中,将采用质量控制图的治疗过程应用到观察组的治疗过程中,将其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进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将质量控制图应用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低血压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医护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加强医院质量管理才能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而持续质量改进是医院管理的关键所在,抓好手术室护理的持续质量改进,促进医护人员改变服务模式、融洽护患关系、降低护理纠纷、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改变医院整体形象,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续续质量改进 服务质量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建立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促进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中抽选17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1例,采用建立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对照组86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记录护理治疗与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护理文书、消毒隔离、专科护理、基础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8.90%,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9.53%,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建立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普遍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 消化内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检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筛选我院体检科接收的体检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体检者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在体检期间两组分别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常规护理管理,详细对比两组最终管理效果。结果:通过最终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体检过程中出现的护理纠纷以及投诉事件均明显减少,最终体检者对体检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两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体检科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改进了护理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从“教”和“学”两个角度对护理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形成了多元素、多层面、多渠道的评教体系,使评教结果更趋于客观、公正、合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并对2007—2010学年临床护理理论课程质量评价结果列表和统计学分析讨论和总结。

  • 标签: 临床护理课程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病患护理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予以分析。方法2018年2月-2019年7月间,至本院行慢性胃炎诊治病患中挑取70例展开研究,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至两组,对两组病患护理总满意度、生存质量行比对。结果经数据分析,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生存质量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至慢性胃炎病患护理中,病患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得以明显提升。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 慢性胃炎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护理质量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到我院诊疗的 70 例 慢性胃炎患者 作 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数字表将其随机等 分为对照组( n=35 ,接受常规护理)和研究组( n=35 ,常规护理结合 循证护理干预 ),以 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 NHP 评分)。 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 94.29% 与对照组 74.29% 相比更高,统计学显示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 NHP 评分(躯体活动、精力、社会生活、睡眠情感)与对照组相比数据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 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优势更明显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护理质量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 慢性胃炎 护理质量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