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膀胱癌占美国新诊断癌症的第五位,而当中约有75%的病人是非肌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1];于2012年澳门癌症登记年报中,膀胱癌是70岁以上男性的第五位癌症,占该年龄约5.4%~[2]。目前对于中度以及高度风险的非肌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BacillusCalmette-Guérin(BCG)是较为常用的治疗;而对于使用BCG后失败的病人,一般都会进行膀胱切除术治疗其NMIBC。然而,当病人不愿意或其病情不适合进行手术时,可

  • 标签: BCG治疗 膀胱灌注 膀胱切除术 Calmette BLADDER 高度风险
  • 简介:目的探讨16螺旋CT对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B超及多层螺旋CT资料,并将二者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结果B超检查术前有6例漏诊并发肾盂癌,检查漏诊率42.8%(6/14);而多层螺旋CT术前13例诊断明确,仅有1例漏诊,检查准确率达92.8%(13/14)。结论与超声相比,16多层螺旋CT能显著提高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故可作为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术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肾结石 肾盂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6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AVM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先行16螺旋CT扫描,在行CT血管成像(CTA),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三维重建成像(3D)与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组40例AVM患者,经16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诊断出AVM38例,未见血管异常患者1例,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诊断符合率为95.00%(38/40)。经16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出的38例AVM患者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6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AVM患者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且能准确判断AVM疾病分级,可为临床治疗AVM患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16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脑动静脉畸形 诊断效能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256极速CT在胸痛三联征扫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突发急性胸痛疑似胸痛三联征的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接受256螺旋极速CT血管成像扫描。另选180例突发急性胸痛疑似胸痛三联征患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其中包括单纯行256螺旋CT(MS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80例患者,肺动脉CTA检查的60例患者,主动脉CTA检查的40例患者。评价两组的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造影图像质量,计算两组辐射有效剂量(E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冠状动脉扫描分段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肺动脉中央段及周围段扫描分段等级比较无差异,两组患者主动脉图像升、弓、降分段等级比较无差异。两组患者扫描长度(SL)和E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21,F=3.339;P<0.05);两组患者剂量长度乘积(D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478,P>0.05)。结论:256极速CT能够快速有效诊断胸痛三联征患者病情状况,对冠状动脉、主动脉和肺动脉成像质量优秀,且扫描剂量较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256层极速CT 胸痛三联征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探讨64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绝经后妇女中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性能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接受64SCTCA检查、并于4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绝经1年以上妇女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绝经10年以内(n=50)及绝经10年以上(n=39)两组,以CAG为“金标准”判断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64SCTCA在绝经后妇女中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指数分别为86.46%、89.58%、66.94%、96.44%和76.04%。其在绝经10年以内的妇女中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更高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论64SCTCA适合于绝经后妇女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尤其适用于绝经10年内的妇女。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绝经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6年4月临床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56例,均采用64螺旋CT行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P)、CT仿真内窥镜(CTVE)、容积再现(VR)、表面阴影显示(SSD)。以内窥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估64螺旋CT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56例患者中,男41例,女15例,CT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44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1例。64螺旋CT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准确度为94.6%,敏感度97.7%,特异度84.6%,阳性预测值95.5%,阴性预测值91.7%。结论64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较高,并能清晰显示异物的位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 异物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
  • 简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非肌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同时也是对膀胱尿路上皮癌分期、分级的重要手段。TURBT有两个目的:一是切除肉眼可见的全部肿瘤,达到手术治疗作用;二是对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期和分级,以明确患者术后的治疗方法并评估其预后。近年来,有不少文献提出二次TUR的概念,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TURBT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二次 治疗方法 尿路上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切口保护器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113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床号的奇偶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6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临床护理,观察组应用手术切口保护器进行护理。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阑尾炎手术治疗过程中,为阑尾炎患者应用了手术切口保护器后,不仅提升了整体的护理效果,还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切口层保护器 阑尾炎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成人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采取64螺旋CT检查,并与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哪个方法的准确性更高一些。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成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群体,对所有患者都先采取64螺旋CT检查,并进行B超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最终诊断准确率,评价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情况。结果 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发现,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9例,剩余17例均为单纯性阑尾炎。进行两种检查诊断结果情况对比则发现,64螺旋CT最终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要更高一些(P<0.05),证明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结论 临床成人群体的急性阑尾炎诊断过程中,选取64螺旋CT检查的效果明显要更好一些,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最终准确率更高,可以更好的辅助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选用有关方法对于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影响积极。

  • 标签: 成人 急性阑尾炎 B超 64层螺旋CT 诊断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非肌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1—2020.11收治的62例非肌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分别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90%)低于对照组(35.48%),组间对比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相比于开放手术治疗非肌浸润性膀胱癌更具优势,更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开放手术
  • 简介:目的评估16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7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16螺旋CT诊断和常规超声诊断,并对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系数、不同病理类型对应CT征象等指标进行统计记录。结果实验组的诊断结果中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主要以管壁增厚、阑尾结石和阑尾周围脓肿为主,而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主要以管壁增厚、阑尾结石和炎性肿块为主。结论16螺旋CT诊断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而且单纯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主要以管壁增厚、阑尾结石和阑尾周围脓肿为主,而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主要以管壁增厚、阑尾结石和炎性肿块为主。

  • 标签: 16层螺旋CT 急性阑尾炎 术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在脑分水岭梗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9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58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为皮质脑分水岭梗死,对照组为皮质下脑分水岭梗死,均采用64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的方法,以DSA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颈内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和发生率,影像学特点。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100%,对照组为1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和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形态、颅内血管异常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4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在脑分水岭梗死中诊断率高,是一种安全、简便、可行的诊断技术,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64层螺旋CT 头颈血管造影 脑分水岭梗死
  • 简介:  46例病例中10例CTU检查肾盂输尿管肿瘤者,8例肾盂输尿管结石和6例肾盂输尿管肿瘤,4例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中3例诊断正确

  • 标签: 尿路造影 泌尿系统疾病 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与动态心电图监测联合应用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33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64螺旋CT和动态心电图结果。结果64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3.6%,特异度为98.4%,阳性预测值为82.6%,阴性预测值为99.5%;64螺旋CT与动态心电图监测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1.1%,特异度为99.3%,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为99.3%。两者联合应用与64螺旋CT单独应用诊断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螺旋CT与动态心电图监测是简便、易行及无创的冠心病诊断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 标签: 64 层螺旋CT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6螺旋CT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7例经DR检查非阳性,但临床方面高度怀疑存在骨折情况的患者经16螺旋CT进行确诊。结果67例隐匿性骨折的患者中,肱骨大结节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有7例,锁骨骨折有2例,髌骨骨折2例,掌骨骨折3例,三角骨骨折3例,舟骨骨折4例,桡骨远端骨折3例,跖骨骨折4例,跟骨骨折2例,距骨骨折3例,胫腓骨远端骨折4例,鼻骨骨折3例,骨盆骨折6例,肘关节骨折7例,肋骨骨折2例,腰椎骨骨折5例,胫骨平台骨折5例。结论16排螺旋CT在诊断隐匿性骨折的过程中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16排螺旋CT 隐匿性 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估16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颅脑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4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作16螺旋CT颅脑扫描,对原始轴位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分析急性颅脑创伤的CT影像表现、计算颅脑创伤病变的数量,分别就原始轴位图像、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原始轴位图像难以显示隐匿性的颅脑创伤病灶,回顾性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数量要多于原始轴位图像,但回顾性薄层重建与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的数量无明显差别。结论:就16螺旋CT检查急性颅脑创伤而言.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能够明显提高隐匿性病灶的检出率。

  • 标签: 颅脑创伤 16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