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盆底康复护理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结果:通过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盆底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漏尿量、压力性尿失禁症状评分、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优,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盆底康复护理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漏尿症状有明显减轻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张力,提升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 盆底康复护理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压力波治疗仪联合功能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及康复的影响。 方法 我院甲乳外科在2022年 2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挑选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摸黄绿球法进行分组,黄绿球各30颗,摸到黄球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功能康复锻炼;摸到绿球的患者为结合组,使用压力波治疗仪联合功能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状况。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后,结合组患者上肢出现淋巴水肿的机率较低(P

  • 标签: 压力波治疗仪 功能康复锻炼 乳腺癌术后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护士接受规范化护理培训联合个体化支持对护士的自我认同感以及职业压力影响。方法: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院内接受培训的新护士内随机选择40例,依据培训方式进行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内人数均为20例。对照组内整体均接受规范化护理培训,实验组内整体实施规范化护理培训联合个体化支持,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职业认同感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职业压力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时采取规范化护理培训联合个体化支持,可以提高护士的职业自我认同感,降低职业压力

  • 标签: 规范化护理培训 个体化支持 新护士 职业自我认同感 职业压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在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领域广泛使用,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其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CRBSI是指安置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后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伴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虽然CRBSI发生时会出现上述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其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能单以此确诊,需结合血液培养进行确诊。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结果直接影响了CRBSI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是抗生素治疗用药准确强有力的证据,其药敏结果能有效避免临床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所导致的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疾病负担增加,死亡上升(死亡率14%~16%)等风险。本文主要分析疑似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总结。

  • 标签: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血培养标本 最佳证据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咬骨钳清洗限位支撑限位装置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80件骨科术后的咬骨钳作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40件使用双关节咬骨钳,观察组140件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自制的咬骨钳清洗支撑限位装置,分别采用目测法、ATP生物荧光测定法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并计算器械关节闭合发生率、放置撑开器耗费时间等清洗指标。结果: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咬骨钳清洗支撑限位装置不仅可以节省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而且能有效地撑开双关节咬骨钳的钳端和轴节,显著提高了咬骨钳的清洗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咬骨钳 清洗质量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在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领域广泛使用,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其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CRBSI是指安置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后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伴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虽然CRBSI发生时会出现上述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其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能单以此确诊,需结合血液培养进行确诊。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结果直接影响了CRBSI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是抗生素治疗用药准确强有力的证据,其药敏结果能有效避免临床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所导致的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疾病负担增加,死亡上升(死亡率14%~16%)等风险。本文主要分析疑似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总结。

  • 标签: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血培养标本 最佳证据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碘伏擦拭装置在腹腔镜手术中擦拭镜头时间及人力消耗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碘伏擦拭装置装碘伏纱球,置于术野切口一侧下方,对照组采用麻药杯装碘伏纱布,置于器械台;对比两组相同手术时间(1h内):单次擦拭镜头所需时间、人力消耗;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单次擦拭镜头所需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擦拭装置 腹腔镜 擦拭镜头时间 人力消耗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癌痛-压力性损伤-免疫营养联合规范化管理对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整体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便利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缓和医学中心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患者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安宁疗护的癌痛患者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安宁疗护模式下癌痛-压力性损伤-免疫营养联合规范化管理。干预后,对比患者癌痛评分(NRS)、医学应对方式自评(MCMQ)和及生命质量测定(QLQ-C30)。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NRS、MCMQ及QLQ-C30各项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NRS、回避和屈服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面对因子及QLQ-C30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癌痛-压力性损伤-免疫营养联合规范化管理应用在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中,能够提高其整体生存质量的影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癌痛 压力性损伤 免疫营养 规范化管理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工作量、工作满意度及人力资源配置的认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所三级医院各科室所有在编正式护士252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满意度,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认知及影响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3.7%的护理人员认为工作量大,平均工作满意度为30.0%;90.5%的护理人员认为医院护士配置数量不足,75.4%的护理人员认为职称结构不合理。结论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满意度不高,护士数量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是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配备与使用护理人员,可减轻其工作负担与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

  • 标签: 护理人员 工作量 压力 满意度 人力资源配置
  • 简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healthemergencies)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其中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theinfectiouspublichygieneemergencies)的可预见性不强、程度复杂、影响规模大,具有疾病的传染性、不明确性、病员数量的不确定性、医疗救护的强制性和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等特性[2].伴随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人们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而作为奋战在救治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一线的护理人员,照护的对象是普通人群望而却步的疑似病患、确诊病患,即使她们进行了适当的防范,可是依然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现将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 传染性 不明原因疾病 心理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自我超越理论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压力感知、希望水平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我院风湿科收治的8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超越理论护理。比较两组压力感知、希望水平及病耻感。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CPSS-14、希望水平、SI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希望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PSS-14、SI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自我超越理论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压力感知及病耻感,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我超越理论 希望水平 压力感知 病耻感
  • 作者: 孙锐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10-09
  • 出处:《护理前沿》 2023年第8期
  • 机构: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装置在甲状腺手术后伤口引流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8月到2022年7月接受的46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治疗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术后实施传统的引流管一次性引流袋进行引流。观察组给予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装置进行引流。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引流量、创伤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结果:经过比较,对照组在术后0~24小时、24~48小时内引流量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采用负压引流技术明显优于传统引流方法,能加快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和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的设计与应用;方法: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是在传统一次性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的基础上,在静脉壶及动脉壶的上方均设有第二静脉壶和第三静脉壶,且在第二和第三静脉壶前段设有止血夹,增设的两个静脉壶均有滤网,便于发生凝血时,紧急回血,当病人使用无肝素透析时,使用此管路,透析过程中,当病人发生体外循环凝血,首先判断凝血的部位,根据凝血的部位,进行开夹和夹紧活动,完成整个血液净化过程。结果:临床通过应用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30例,无1例发生管路凝血现象。结论: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方便简单,安全有效,该血路主要用于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静脉壶血块突然松动脱落堵塞静脉壶、

  • 标签: 无肝素透析 血液透析管路 设计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在预防骨伤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方法]骨科术后100例病人使用空气压力循环仪治疗,观察治疗前、中、后病人生命体征.[结果]术后使用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前、中、后病人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使用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安全性.

  • 标签: 骨伤 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安全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泌尿科术后患者对静脉血栓栓塞(VTE)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在我院泌尿科应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与常规患者的资料,比较分析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作用。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结果:观察组VAS、SAS、SDS、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 泌尿科 VTE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精神科护理人员中实施森塔尔效应干预对其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的改善价值。方法:选择精神科护理人员纳入小组进行研究,共计选取90名,通过双盲模式分组,两组均为45名,分析组实施森塔尔效应干预、参照组应用常规心理辅导,对比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及工作压力评分。结果:分析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评分与参照组对比更低,(P<0.05),分析组工作压力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采取森塔尔效应干预能够积极改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

  • 标签: 森塔尔效应 精神科 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延续护理3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PI)病人中应用基于伤口评估三角的干预方案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22.01~2023.03为期限,受试者为50例3期及以上PI病例,经双盲法分为25例/组,以甲乙为组名。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实施基于伤口评估三角的干预方案。比较疗效水平。结果:乙组的总有效率较甲组更高(P<0.05)。结论:在延续护理3期及以上PI病人中应用基于伤口评估三角的干预方案后可提升整体疗效,利于病情恢复,可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压力性损伤 3期及以上 伤口评估三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丘里装置联合加温湿化器在人工气道脱机患者中气道湿化的使用效果。方法:本文共计84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人工气道脱机患者,根据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微量泵经人工气道持续泵入灭菌注射用水加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气道湿化,n=42)与实验组(文丘里装置联合加温湿化器治疗,n=42)。对比分析两组气道湿化效果。结果:在痰痂发生率与痰液黏稠度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丘里装置联合加温湿化器用于人工气道脱机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湿化气道,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人工气道脱机 文丘里装置 加温湿化器 气道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