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外科32名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令其中18名患者接受传统治疗(传统组),剩下18名患者(观察组)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调查显示,观察组疗效、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骨折 微创经皮 加压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应用开放手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骨外科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 64例为研究对象, 32例行开放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 32例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05);②随访 6个月,实验组伤椎后凸 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予以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恢复时间,促进骨折复位,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外科32名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令其中18名患者接受传统治疗(传统组),剩下18名患者(观察组)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调查显示,观察组疗效、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骨折 微创经皮 加压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5A”护理模式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KP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在本院接受PKP治疗的40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00例),观察组应用“5A”护理模式(200例),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初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术后DVT发生率相比,观察组1.50%比对照组7.00%更低,P<0.05。结论:对接受PKP治疗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5A”护理模式效果突出,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降低DVT发生风险。

  • 标签: “5A”护理模式 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 下肢DV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本院收治的共计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对半分为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人工置换股骨头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肢体肿胀情况以及预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利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情况明显更好,且疼痛感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下等离子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接受的8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案例作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别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的40例实施的是鼻内镜下等离子消融治疗,另外的40例患者进行的是鼻内镜下等离子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数据结果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术后出血量、术后鼻腔疼痛时间、下鼻甲肿胀时间等,治疗组的优势突出。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5%和70%,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肥厚性鼻炎案例实施鼻内镜下等离子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整体上有突出的作用,值得实施和应用。

  • 标签: 鼻内镜下等离子消融术 下鼻甲鼻骨折外移 慢性肥厚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10月期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见性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治疗中接受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所入选的研究对象为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均于2015年4月-2021年4月期收入本院治疗,共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为治疗A组及治疗B组, 其中治疗A组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治疗B组接受加压钢板治疗,每组各15例。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由手术情况数据方面上可见,治疗A组相比较治疗B组较优(P<0.05)。结论:在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治疗中施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提升治疗有效率。由此可以见得,此种治疗方法在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 加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开展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PKP)联合体位复位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分为参照组(采用经皮穿刺成形术治疗)与干预组(采用PKP治疗),均组40例,所有患者均于2021.5-2023.4.30收治我院,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椎体高度与Cobb角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椎体高度比参照组高,Cobb角比参照组大,P<0.05。结论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开展体位复位联合PKP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疼痛,促进椎体高度与Cobb角恢复正常,值得借鉴与应用。

  • 标签: 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型术 椎体高度 Cobb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率。方法:以2019年3月-2020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而实验组则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患者的麻醉生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VAS评分(3.5±1.2)比对照组患者(4.5±1.8)要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麻醉生效时间(7.3±1.1)比对照组患者(12.2±1.2)要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26.6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麻醉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加快患者的麻醉生效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麻醉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为基础性护理,观察组41例为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比患者疼痛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更低,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为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时可有效降低疼痛,提升Barthel指数,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 术后疼痛 Barthel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对老年性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行微创手术与补肾活血汤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12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患者 60例。实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微创手术与补肾活血汤联合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 VAS评分的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老年性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行微创手术与补肾活血汤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骨密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老年性脊柱骨质疏松骨折 微创手术 补肾活血汤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2种麻醉方案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自2017年7月-2020年2月接诊9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实验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术后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股骨颈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Wiltse入路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后正中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Wiltse入路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方式。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前后缘高度、椎体Cobb角、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椎体前后缘高度、椎体Cobb角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但治疗前后两组椎体前后缘高度、椎体Cobb角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经典入路相比,Wiltse入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且对于需要减压融合的骨折,同样可以采用Wiltse入路。因此,建议临床工作中,推广实施Wiltse入路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

  • 标签: Wiltse入路 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 胸腰椎骨折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膝关节骨性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配合玻璃酸钠与等离子消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损伤患者3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接受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观察组辅以等离子消融与玻璃酸钠治疗,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等离子消融 玻璃酸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软骨损伤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在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VAS评分影响。方法:在本院就诊并行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患者中抽取研究样本,共84例,样本纳入时间为2021年9月-2022年10月,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剩余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3d,5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治疗安全性。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 踝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在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椎体病理性骨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椎体病理性骨折的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心率等生命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的人数远多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 椎体成形术 脊柱转移瘤椎体病理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取样68例(2019.09-2020.09)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就诊病人),分组后(34例/组),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并发症、Harris 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率依次为2.94%,23.53%,观察组并发症率最低,(χ2=6.2750,P=0.0122)。同时,两组患者Harris 评分在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半年,1年后,两组评分皆有提升,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结论:针对髋臼骨折继发股骨头坏死、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并发症率相对较低,且Harris 评分改善效果优于保守疗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创伤性髋关节炎 髋臼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远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