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国际标准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ECDIS)中,信息的表达模型是独立于数据存储的。根据空间数据处理的特点和可视化的基本技术,矢量数据的几何图形表示方法通常包括点数据表示、线数据表示和面数据表示等三种。介绍了关于点、线、面基本图元的符号化问题。

  • 标签: 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 可视化 图元 符号化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良好的护理,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及尽快的功能的恢复。方法在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给予心理、生活及治疗操作各方面的认真护理。结果颌面部骨折的护理对骨折的愈合和患者功能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其护理的好坏严重的影响患者功能的恢复和治疗的效果。

  • 标签: 颌骨骨折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外伤性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病例,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使得治疗外伤性胰腺损伤有资料可以参考,提高治愈率。方法从我院外伤性胰腺损伤患者中选取了52例病例,检测方法为使用血常规、B超、CT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治疗中所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将52例病患进行分组,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组,分析观察结果发现手术治疗组有40例,治愈38例,2人死亡;非手术治疗组12例,虽然痊愈,但是存在复发的可能性较手术治疗更大。

  • 标签: 外伤性 胰腺损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吻合器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52例重度混合痔行PPH手术的诊治资料。结果术中吻合均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3min,平均住院3.8d,无严重并发症,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大出血等手术意外情况。结论PPH治疗症状性环状痔具有疗效显著、手术简单、术后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正常生活早、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 混合痔 诊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恙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普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2016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52例恙虫病并血小板减少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52名恙虫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比对照组减低,易并发肝损害,经1-2周治疗后51名恙虫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恢复到正常参考范围。保肝治疗后均痊愈。其中1例死于肾衰竭。结论恙虫病患者易并发外周血血小板减少,属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输血小板治疗。经过积极的原发病治疗,血小板基本可以恢复正常。同时,恙虫病并发肝损害,多为一过性病变,病变较轻,预后好。并发肾功能损害较少见,但病情较重。

  • 标签: 恙虫病 血小板减少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各种临床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疗效,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案。一般情况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对同时出现头晕、乏力以及黑便患者给予输液支持,并进行对症治疗。记录患者消化性溃疡变化情况并严密检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结果胃溃疡组患者与十二指肠溃疡组患者经相同治疗方法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内科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普通外科2009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的52例经过病理证实原发性空回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临床特征多为腹痛、腹部包块、贫血等,多为恶性。肿瘤分布空肠少于回肠。检查方法多样,但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为57.69%。结论原发性空回肠肿瘤发病率低,起病隐匿,临床特征无特异性,常规内镜无法到达,临床诊断十分困难,早期难以发现,导致延误病情,预后较差。诊断常需多种手段联合确诊。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对高度怀疑小肠肿瘤的患者及早进行腹腔镜或剖腹探查。

  • 标签: 原发性空回肠肿瘤 诊断 治疗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振波碎石治疗的方法来治疗输尿管结石。方法,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劝阻病例在碎石术后随访一个星期,经过B超或者线检查结石全部排出,没有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结论,在输尿管结石病例的治疗中选择碎石术方法非常得当,不仅效果明显,同时没有出现不良的并发症。

  • 标签: 体外震波碎石 输尿管结石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52例进展性脑梗死、6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病例,比较两组在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有无感染发热、是否合并颈动脉斑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方面的差异。结果进展组有糖尿病史、存在颈动脉斑块、合并感染发热者比例高于对照组,进展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测定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史、合并颈动脉斑块、合并感染发热、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升高可能是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可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进展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为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先天性脊柱畸形诊断价值。方法:52例先天性脊柱畸形病例进行x线平片拍摄、CT扫描、MRI等检查。结果:X线平片、CT检出的52例中:①椎体异常、包括多节颈椎体融合7例;半椎体25例;蝴蝶椎14例;椎体序列旋转畸形14例;②椎体附件椎弓、棘突缺如2例;③椎管内异常、脊髓纵裂畸形21例;④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MPR及椎畸形处,脊髓受压、变细、成角;⑤MRI检出脊髓纵裂畸形7例、脊髓栓系6例、脊髓空洞症3例、脊髓脊膜膨出症2例、伴脂肪瘤6例。11例进行了手术矫治。结论:影像学检查在先天性脊柱畸形的诊断中很有价值,X线平片作为初查;CT作为椎体、椎管内畸形检出首选;MRI检出脊髓原发性、继发性各种合并症必不可少。

  • 标签: 先天性 脊柱畸形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 MRI
  • 简介:摘要目的避免胆漏的发生以及提高胆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52例肝胆外科术后胆漏患者,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1.3±1.2岁,影像学检查、穿刺以及手术符合胆漏诊断标准。首先针对患者进行胆漏原因检查,然后针对患者的症状采取治疗方法。结果肝胆外科手术导致胆漏的原因有肝叶切除手术(28.84%)、胆囊切除手术(25.00%)、胆肠吻合手术(13.46%)、肝胆结石取石手术(26.92%)、肝门胆管肿瘤根治手术(5.77%)。对症治疗后52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患者痊愈时间14d内痊愈30例(57.69%),21d内痊愈12例(23.07%),28d内痊愈10例(19.23%)。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治疗首选保守治疗。

  • 标签: 肝胆外科术 胆漏 临床治疗
  • 简介:对我科从1996-12~2002-12共收治痉挛性灭鼠药中毒52例分析如下.

  • 标签: 杀啮齿动物药/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癌的X线表现,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结果52例乳腺癌患者的&线征象,肿块45例,占86.54%;钙化27例,占51.92%;导管扩张6例,占11.52%。乳晕增厚16例,占30.77%;乳头凹陷8例,占15.38%;异常血管13例,占25.00%,乳后间隙改变4例,占7.69%;腋下淋巴结肿大12例,占23.08%。结论钼靶X线机是乳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 放射摄影术